我的位置: 观点 > 上观学习 > 文章详情
文史 | 腊月与虎年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梁勇 2022-01-16 06:31
摘要:腊月说“腊”。

腊月与腊日

农历虎年将到,腊月是新的一年的序曲。

腊月是华夏文化中自古延续几千年的最重要的一个月。

农历十二月,为一岁的最后一个月份,处在新旧交替的时段。它的别称诸如除月、末冬、腊冬、嘉平、季冬、严冬、腊冬、残冬、穷冬、冰月、余月、极月、清祀、冬素、大吕等,大约有30多种称呼。其中,人们最熟知的当属“腊月”。因为是除月,它的最后一夜故称除夕。

腊月得名于中国最古老的节日“腊日”,腊日至少夏时就有了,明《物原》甚至说:“神农初置腊节”,可见其传承之悠久。

腊日是古代最受重视的节日,从天子到诸侯乃至整个社会都对这个节日恭敬有加,并在历法中郑重加以确定——在汉代明确为冬至后第三个戌日,由于冬至日是不固定的,所以“腊日” 也没有确切的时间。到了南北朝,《荆楚岁时记》中才有“十二月八日为腊日”的记载,以后每年农历腊月初八作为“腊日”就被逐渐确定下来了。由于腊日定在十二月,所以十二月因为腊日也逐渐被称为“腊月”。

腊日是古代最热闹的节日,以致孔子问子贡观看腊日节的观感时,子贡居然说:“一国之人皆若狂”。

腊日虽然日期在腊八,然而“腊八粥”却与腊八无关。

“腊”的三个含义

华夏古代有专门的食赤豆粥习俗——沈约的《宋书》曰:魏晋冬至日“作赤豆粥”,《荆楚岁时记》曰:“十一月冬至日,作赤豆粥,以禳疫。”南宋则腊月二十五食粥,范成大《村田乐府》序云:“二十五日煮赤豆作糜”,名为“数口粥”,在浙江永康东阳等地,这种赤豆和米煮的粥称之为“蚕花粥”,均带有辟瘟禳疫的吉祥含义。

此后,南宋吴自牧《梦粱录》有了腊八粥的记载,但那是佛家法宝节敬佛内容,与华夏“腊日”的腊八节无关。

既然腊八粥不是腊日的食物,那么腊八的经典食物究竟是什么呢?腊八这个令一国之人皆若狂的“腊日”又是怎样的节日,这就需要考察“腊”字。

首先,古代的“腊”,是干肉的意思,腊祭即用腊制的肉等祭祀。

古“腊”字没有“月”旁, 原本读作xī,象形为动物的肉放在日头上晒烤。后来,人们把成块的干肉称为“腊”。在周代,掌管“腊”的人称为“腊人”,《周礼·天官》称:“腊人,掌干肉。”

腊月之“腊”这个字,迄今在中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甲骨文中尚未发现,已发现最早的“腊”字见于春秋早期的徐王鼎的铭文中:“徐王用其良金,铸其鼎,用菜腊,用飨宾客,子子孙孙,世世是若。”这里的“腊”与“菜”并列,说明腊是食物,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释之为“干肉也”。

腊的繁体字为“臘”,从肉,“巤”从音猎,巤象征带着毛发的动物的头颅与颈,也是动物的肉的含义——只不过这是腌制的肉。

后来“腊”与“臘”这两个字也被互用了,汉字简化时“臘”则直接简化为“腊”。

所以,腊月制作腊肉的风俗才是远古“腊日”的遗存,“腊味”才是正宗的腊八食物。

西风肃杀天干物燥,人们将各种肉类以盐或酱腌渍后日晒风干制为年肴,此即腊味——因为风干的,所以有些腊味如腊鸡又称风鸡。

其次,腊是“猎”的通假字,“腊祭”亦为“猎祭”,“腊祭”是指猎取禽兽祭祀先祖的意思。

《风俗通义·祀典》曰:“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张守节《史记正义》云:腊日“猎禽兽以岁终祭先祖,因立此日也”。

从“猎”的繁体字“獵”,我们可以看出,祭祀用的肉是通过狩猎获取的。

第三,“腊”还有新旧更替、辞旧迎新的意思。

《隋书·礼仪表》说:“古称腊者,接也,取新故交替之意。”《风俗通义·祀典》说;“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这里的“大祭”,殷商时的腊祭“清祀”为“大蜡”“大蜡”又称“蜡”——故“腊”又与“蜡”通。

以上“腊”、“猎”与 “蜡”三个和祭祀有关的字,随着岁月的流逝,概念上逐渐由混用而融合通用,读音也都为là了。于是,“腊”就表达为新故交接之际,腊日也就成了用打猎而来风干的肉来进行一年最重要的年终大祭的日子。

传统十二月八日的“腊日”在于祭祀百神与祖先,又附加了辟邪驱疫避灾的含义。而腊日的食品是作为祭品的腊味——至今风鸡在金门县烈屿乡依然属于民间的厌胜、避邪之物,具有镇风煞、驱邪避灾、护宅、保平安的意义。

然而,有学者认为“腊”字还有一个含义——腊者,虎也。

腊祭与虎祖祭祀

腊日也曾经是上古汉民族的新年,《史记·天官书》有 “腊明日”的说法,《吕氏春秋》也有“腊岁”的说法,“腊岁”即腊月的新年。

这种以“腊”为新年的习俗,不由得使人想起彝族至今还传承的以祭祀“腊(虎)”为主要内容的新年。

腊祭最初是祭祀自然神,后来是自然神与祖先的结合——在华夏,最广泛、最典型并传承至今的是以虎为祖。

虎图腾曾经是华夏最广泛、最悠久的存在。商代“虎方”是极其普遍的存在。唐代《蛮书》记载滇东北有“卢鹿蛮”,还有“罗部”“罗兰部”,意为“虎之部落”。

华夏文化中,西王母与三皇五帝几乎都与“虎图腾”相关。《礼记·郊特牲》有言:“天子大蜡八”,其中祭祀的诸神中就有“迎虎”,但其解释为“为其食田豕也。迎而祭之也”,实际上,这应该是远古“虎祖”祭祀的遗存。文化史学者对至今彝族保留的年俗进行研究也认为:“腊祭”本为祭虎(祖)之典,这二者之间应该有历史的文化的联系。

彝族、白族、土家族等诸多民族,不但认为自己的祖先及领袖是虎,还有不少民族至今仍以虎命名或自称互称为虎。这其中对虎的称呼多与“腊”音相近,汉字也有写作“拉”“喇”“罗”等。彝族祭祖至今叫祭“腊”,祭祀之日便称为“腊日”,新年的祭虎节又叫“跳虎节”。

《荆楚岁时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语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这也与现今彝族虎月(农历正月)的“腊(虎)日”举行的大祭极为相似,西南少数民族遗俗中普遍使用细腰鼓应该也与此有关。

凡此种种,说明腊日之祭中的祖与虎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说明图腾信仰在华夏文化中的根深蒂固,否则又何以“一国之人皆若狂”呢?!

栏目主编:王多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苏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