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艺清单 > 文章详情
填补综合性数据指标空白,《上海市文物保护工程行业发展报告2021》发布
分享至:
 (13)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君娜 2021-12-12 19:27
摘要:上海第一本文物保护工程行业蓝皮书重磅发布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文物保护问题也是超大城市基于文脉溯源与未来发展的双重挑战,更是发展机遇。

12月12日,上海市文物保护工程行业第一部反映行业发展历程、从业现状、前景展望的《上海市文物保护工程行业发展报告2021》出版发行。

填补上海文物保护工程领域综合性数据指标空白

自1986年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上海依据自身遗产特色,在国内率先进行地方保护立法,逐步建立了“城镇村”“点线面”相结合的保护对象和管理体系。按照“应保尽保”原则,确定各级各类保护建筑、划定历史文化风貌区。

近年来,在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和关心指导下,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物局)的改革创新和全力推进下,上海市文物保护事业蓬勃发展,基础工作得到夯实,保护技术水平得到提升,活化利用方式得到拓展,保护对象逐年增加,宣传展示深入人心。

本书截止到2019年底的统计,全市共有不可移动文物3437处,其中国保单位4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27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23处,区文物保护点2747处,呈现为合理的“金字塔型”结构。与此同时,全市的历史文化资源,也逐渐形成了 “点线面”的保护体系。

《上海市文物保护工程行业发展报告2021》筹备历时两年,由全国第一家成立的该领域社会团体组织“上海市文物保护工程行业协会”组织编撰。它的出版,开创了文物保护工程领域的先河,填补了上海文物保护工程领域综合性数据指标的空白,具有里程碑意义。

全领域、全景式梳理研究上海市文物保护工程行业

《上海市文物保护工程行业发展报告2021》对上海市文物保护工程行业做了全领域、全景式梳理研究。蓝皮书由权威专业团队编写,囊括文物保护工程各领域优秀单位以及协会学术顾问、相关高校、科研单位从业人员,理论研究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均在业内得到广泛认可。

编写团队经过两年的问卷调查、一线走访,反复修改,几易其稿。一方面,从宏观社会经济形势到行业发展环境,以及近年来影响行业发展趋势的重要政策,系统整理了影响行业发展的外在影响力和自身内驱力。另一方面,第一次公布了上海文物保护工程行业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领域发展现状的关键大数据,分别从资质与技术力量、经营状况、从行业的总体情况、从业内容、技术力量、经营状况、人员结构等多方面进行了数据统计和分析,数据来源于行业单位的问卷调查,具有样本的广泛性和数据的客观真实性。

蓝皮书也汇聚了标杆引领的实践案例。本书设置了专门的章节介绍近年来上海建筑遗产保护方面的优秀案例,对文物如何保护利用有一定参考价值,对文物周边环境风貌保护,新旧建筑协调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与此同时,在分析具体工艺技术时也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阐释文物保护技艺在现实工程中的运用范围和呈现效果。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本蓝皮书不仅揭秘了修文物背后的工匠技艺、探究了行业存在的瓶颈问题,也结合国家和上海的未来发展规划,倡议行业从业单位和人员将来的工作重点和方向。

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城市的记忆传承更有温度

出版当天,上生新所的茑屋书店内,迎来《上海市文物保护工程行业发展报告2021》新书分享会。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历史保护与传承委员会副主任、同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伍江带来《遗产保护·文化传承·城市更新》的主旨演讲。他指出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人类文明是一点点积淀起来的,历史文化是城市软实力的一部分,可以带来发展的动力。”上海留存至今的建筑遗产多数为近现代建筑,这些建筑主要由1843年开埠以后进入中国的外籍建筑师和留学归国的中国建筑师完成。在伍江看来,上海的这些建筑遗产是由一群“邬达克”共同完成,而不是一个网红邬达克。

“历史建筑的价值不能简单地以外观的美观与否来判定,更重要的是其沉淀下来的不可替代的特殊历史意义。”伍江强调,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应该是让它成为真正融入生活的现实场景,而不是装点门面的舞台布景。

对此,作家陈丹燕深有同感。“不能只是单纯地进行建筑保护,还要进行街区保护。我们在保护一幢有故事的历史建筑的同时,还应该保护这片街区的整体风貌。街区和生活在其间的人真正联系在一起。如果没有街区,孤零零的建筑就只是城市的布景。”

2019年,上海深化“建筑可阅读”文化品牌,至当年年底老建筑开放总量达到1160处,完成2180处建筑的二维码设置工作,参观老建筑人数履达1358万人次。为丰富中外游客的参观体验,不仅建立了志愿者和专业讲解团队,还在二维码中增设英文导览、语音、视频播放、VR等功能,使建筑“能读”“能听”“能看”“能游”。

“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这才是更有温度的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也是每个市民真正的记忆传承。”陈丹燕说。


图片编辑:徐佳敏
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