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朝花时文 > 文章详情
这位站在散文诗创作高峰上的作家长眠包头,墓地遥对上海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简平 2021-11-18 18:37
摘要:“贴着草尖,向孤独的无限延伸,请埋葬我在这大草原……”

“上包人”,上海—包头人也,说的是站在散文诗创作高峰上的许淇先生。许淇是上海人,1956年离开上海去内蒙古包头支援边疆建设,从此在那里扎下根来,但他始终眷恋故乡,乡音不改。他跟我说:“我既是上海人,也是包头人,两边都不能放下的。”所以,我就称他“上包人”,他每次听了都哈哈大笑,欣然接受。

许淇去包头时,才19岁,他是带着一个文艺青年的全部理想和赤诚挥别上海这座繁华都市,来到塞北阴山脚下的。他的行李不多,可把自己所有的绘画用具都带上了。那时,许淇做着画家梦,他在苏州美专就读时,曾师从刘海粟、林风眠、关良三位大师,有着扎实的西洋画和中国画功底,他想在包头一展身手。


1956年,离开上海去包头支边时的许淇

许淇被分配到石拐沟煤矿筹备处,那里一片荒芜。他住的是泥屋,睡的是土炕,工作也相当劳累,天天都在野外作业,根本没有想象中的绘画条件。面对着巍峨的大青山和朴素的当地百姓,许淇的心头有许多情怀想释放。于是,他开始在笔记本上写点东西,就这样,将自己的创作由美术转向了文学。又由于缺乏写作时间,他无法铺展文字,必须找到一个既抒情又精炼的文体,“我很幸运,能与散文诗相遇,我觉得,一个作家和一种文体有着神秘莫测的天然关系”,这是他后来多次跟我说的话。1958年2月号《人民文学》上,他发表了处女作——散文诗《大青山赞》,之后便一发不可收。

我和许淇很早就通过电话,有一年,我们一起获得了一个文学奖,于是盼着开颁奖会,这样就可以相见了,我们还在电话里说好一起去逛逛他在上海生活时的那些地方。结果,那个颁奖会没有举行,一直到2013年我去包头参加由《鹿鸣》文学杂志举办的笔会,才第一次与他见了面,用今天的话说,是从线上到了线下。当然,即便是初次见面,我们也没有丝毫的陌生感。从那之后,我们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且,我们约定和过去一样只打电话,他说这样他就有机会讲讲“上海闲话”了。一次,我在电话里问许淇,你去包头近六十年了,在最艰难的时候是否想过“打道回府”。他说:“我是抱着做文艺志愿者的态度去服务包头的,如果遇到困境就打退堂鼓,那会让上海人坍台的。”

大青山的山风、昆都仑的牧歌、草原深处的呦呦鹿鸣,渐渐加粗了许淇脸上的轮廓,但那清秀的底色是抹不去的,他儒雅、谦和、洒脱依然,还是喝咖啡、抽斗烟、戴呢帽,凡是见过许淇的人,都说他是江南和塞北的奇妙合体,包括相貌,包括性格。许淇的确是幸运的,他不仅遇到了散文诗,还遇到了爱情。27岁那年,许淇在包头成了家,娶了一个出生于科尔沁草原的女孩。这女孩崇拜他,她对他的仰慕和敬意滋润了许淇之后的生命。许淇告诉我,即使有了一双儿女之后,他们一家很长时间还是住在东河区的小泥房里,他因此给只有一张课桌、一把破木椅子的“书房”题名为“泥居斋”。妻子不让他碰那些锅碗瓢盆的事,他对她说,上海男人可是参与“买汏烧”的,所以,他常常料理家中的晚餐,据说最拿手的菜是肉末粉丝、滑熘里脊、拔丝土豆。妻子后来回忆说:“他的本事很大,随时随地都可写,有了孩子后,他做饭时,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把本子搁在腿上写作。”

从浦江岸边到包头钢城,空间的跨度对许淇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得知我家离鲁迅公园不远,他很动情地说:“其实,我写散文诗是追随鲁迅先生的,他是中国散文诗的开拓者,他写的《野草》至今都难以超越。说到底,文学是有感而发,是对生活和社会的认识,如果我没从上海去包头,那我写的散文诗会是怎样的呢?”我没有回答他的问话,但我想起了他的名作《北方森林曲》:“河流,遍布群山和亚细亚草原,膏腴了我们的贫瘠的北方的河流呵!河流,是森林的血脉和筋络,森林的每一朵绿色呼吸,都能吹皱你们心中螺钿般的涟漪。”在我看来,如此豪放、粗犷的北方的森林曲中,谁说就没有江南的温婉和细腻?上海氤氲了许淇的平和、敏感、细致和钟灵毓秀,而内蒙古的草原、森林、大漠、湖泊则赋予了他雄浑、苍茫、开阔和大气磅礴。许淇独创的“词牌散文诗”,是他兼容南北气质的文学创作的最好证明。


散文诗集《北方森林曲》

许淇从包头市文联主席任上退休后,除了继续写作,还重新拿起了画笔,追溯他的绘画梦想。和散文诗一样,许淇的现代彩墨画风格独具,浓墨重彩,意趣横生,既传统又现代,写实与抽象共生,有着容纳万种气象后的格外的瑰丽和丰富。人们都说这属“海派”一脉,不过,海上风遁处便是渐显的大漠,驼峰重重。许淇喜画骆驼,单匹的,双驼的,列阵的,在湖边休憩的,在风雪中前行的,昂首的,沉凝的……我觉得这是许淇为自己注入的另一脉血性,刚毅而坚韧。

许淇从来没有跟我说过他罹患了晚期癌症,也从来没有向我提及过治疗中的痛苦,我看到的总是他的笑容,听到的总是他的创作。2013年入秋后的一天,他跟我说,他想开自己的巡回画展,从包头到北京,最后一站将是上海。听出他平静的语气里有着别样的一层意思,我心领神会——这或许是他人生的最后一趟旅程了。虽然他写下过“贴着草尖,向孤独的无限延伸,请埋葬我在这大草原”的散文诗,但我知道他内心割舍不了对故乡上海的深挚感情。


许淇作品《从窗口下看》

《色与墨之和弦:许淇现代彩墨》展是在上海朱屺瞻艺术馆举行的。那天,他默默地、恬然地独坐一隅,看着前来观展的人们,我从他微笑着的脸上看出了一份惬意和满足。画展中有一幅《从窗口下看》,以超现实主义手法,用强烈的红色、黄色、黑色的色块,组成了俯瞰的屋顶和巷弄,我猜这应该就是许淇记忆中的上海石库门弄堂了。随后,我驻足于《云与倒影》前,那是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况味,将内蒙古的苍遒远茫表现得淋漓尽致。我想,这是多么神奇的人生,一介上海书生在包头获得了精神的高扬、灵魂的丰饶,用许淇自己的话说,便是“完满的生命”。画展的成功举办,给许淇增添了很多的欢欣和力量,他说:“只要走得动,我还要来上海。”果然,第二年夏天,他再一次回来了。他给我开了一张名单,让我代他邀请上海的朋友们相聚。晚宴上,许淇非常开心,端着葡萄酒杯向大家致意。这次,他用了我的说辞,称自己是“上包人”,上海—包头人也。趁他不注意,我悄悄溜出去付了账单,我为自己能帮他做些事而感到心满意足。

2016年4月,许淇获得“包头文学艺术终身成就奖”,他在给我的电话中说:“我今朝发了个言,我讲,假使问我这一辈子写了点啥,画了点啥,那就是歌颂大地和人民。”我说:“侬真了不起,侬是包头的光荣,也是上海的光荣。”当年7月9日,许淇将该奖十万元奖金捐献出来,设立许淇文学奖,以奖掖年轻的文学创作者。

三个多月后的重阳那天,我本来是打电话去问候许淇的,怎料竟获知他在上午九点离世的噩耗,让我唏嘘不已。79岁的许淇走了,去往高天白云深处。如其所愿,许淇葬在了包头的大青山下,但他的墓地面向南方,遥对上海。


许淇作品《驼》

栏目主编:黄玮 文字编辑:栾吟之 题图来源:许淇作品《云与倒影》
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