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区势微头条 > 文章详情
嘉定 | 美到透不过气~手绘版嘉定美景绝对惊艳到你!
分享至:
 (30)
 (18)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嘉定报社 2017-01-02 11:33
摘要:他曾挖空心思,把有限的版面做到极致,将51幅法国印象主义作品巧妙排在一个版面发表,只是为了将这些浪漫主义杰作分享给读者。画家,创作招贴画、设计邮票、画速写,是他的业余工作。凡事出其笔墨,必达极致。

嘉定孔庙

汇龙潭公园


秋霞圃

州桥临河

古猗园唐经幢

 

这些画看着是不是很熟悉?

 

有没有惊艳到你?

 

以上所有的画都是一个人画的,他被人称“多面手”。报人,编辑图片和画刊,是他的主业。

 

他曾挖空心思,把有限的版面做到极致,将51幅法国印象主义作品巧妙排在一个版面发表,只是为了将这些浪漫主义杰作分享给读者。

 

画家,创作招贴画、设计邮票、画速写,是他的业余工作。凡事出其笔墨,必达极致。

 

这么厉害,那么他究竟是谁?

他就是嘉定人张安朴,一个拿画笔的报人。

 

张安朴 1947年生,嘉定人,师从著名画家哈定、孟光。出版宣传画百余幅,其中作品《书籍是知识的窗户》、《我们的心永远向着党》分获1983年、1991年全国宣传画展览一等奖;设计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环境保护》、《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20周年》、《第七届全运会》、《上海浦东》等多套邮票。


在孔庙“闻鸡起舞”

 

两百年前的张氏祖先乘着小船出门做生意,途经嘉定外冈望仙桥,洗碗时不小心把碗掉进了水里。祖先一想,“饭碗”选择了嘉定,那就落户在望仙桥吧。

 

张安朴的出生地不在嘉定,祖先的故事,只是让他对故乡有了最初的印象。直到他上学后,遇到“十年动乱”,插队落户的地点,正是嘉定,这才对故乡有了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

 

凭一支画笔,他穿梭于嘉定的街头巷尾,由于美术功底不错,他很快进入县文化馆做美术工作。期间,他为近百位嘉定乡亲画了速写人像,这些画他至今保留在家中。

 

在嘉定,他还结识了同样热爱绘画的夫人赵谷行。“当时的县文化馆就在嘉定孔庙内,我和夫人不仅在孔庙里结婚,还在孔庙的一间平房中住了三年。”张安朴回忆,孔庙内巨柏参天、古风犹存,景致深深吸引了他,“那时常常‘闻鸡起舞’,勤奋画画,为后来打下了基础。”

 

张安朴在嘉定生活了近十年,虽然调入《解放日报》工作后,他又重新回到市中心区生活,但故乡已融入他的骨血。轨交11号线开通后,回嘉定对他来说,变得更为便捷。孔庙、秋霞圃、钱氏宗祠、震川书院、西大街,嘉定图书馆、保利大剧院……在张安朴的画作中,嘉定已是他笔下最美丽的风景。

嘉定法华塔

宫保桥天主堂

嘉定西水关


当湖书院


喝着土烧兑酸梅汤谈艺术

 

张安朴自幼习画,读小学时,经常去画家哈定、孟光的画室学画。上世纪五十年代,常有波兰、捷克的宣传画、海报来上海展出,东欧的宣传画作品简洁明快,幽默有趣,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79年,他正式调入解放日报社,追随当时在报社创作油画“黄河颂”的陈逸飞、夏葆元先生学艺,收获颇丰。“那时画得晚了,就住在报社。”张安朴清楚地记得,夏天的夜晚,他常出门买几个下酒菜,打上半斤土烧兑着酸梅汤喝,大伙儿边喝边谈艺术。

 

就是那时,陈逸飞对他讲:“画画要讲究塑造感和形式感,既要用感情、技巧有机地创造出画面,也要在构思、构图上追求新意。”陈逸飞的话,一直从耳边响到了他的笔下。

安亭菩提禅寺

印家住宅

宾义桥


邮票设计独具海派意味

 

张安朴曾说,他画的宣传画是放大的邮票,而他画的邮票则是缩小的宣传画,两者的设计语言极为近似、互相通融。

 

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张安朴的宣传画作品多次在全国美展中获奖,引起了邮电部邮票总公司的关注。1984年,他受邀参与设计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邮票的第二图“希望的田野”和第三图“光辉的前程”,从此与邮票设计结下了缘分。

 

2013年2月,张安朴接到了《豫园》特种邮票的设计任务,此时距离截稿不足一个月。面对诸多已创作大半年的参评者,他按照豫园的介绍,选择了7个景点作为下笔点,采用自己最拿手的钢笔水彩绘画技法创作,通过现场写生与回家二度创作相结合的方式,仅用20多天就完成了7幅作品。当年7月,国家邮政局传出消息,他的图稿被采用。

 

“我也很意外。”他说。那次,中国邮政对画稿的要求十分严格和苛刻,比如一栋建筑有八扇窗,绝不能少一扇,而且通常会选用四平八稳的画风,以工笔线描的方式表现,然而,或许是钢笔水彩的画法意实结合,恰巧在一众“沉重感”中表现出了“清新感”,使人感受到了海派的意味,让他的作品脱颖而出。有意思的是,他所绘制的豫园邮票图案,还打破了以往经典邮票“有景无人”的规则,在九曲桥的景致中,浅浅几笔就勾勒出了豫园景区颇旺的人气。

 

邮票发行后,张安朴每天都会收到许多集邮爱好者的来信,有要求签名的,有要求盖章的。他都一一回信,满足要求。“通过邮票传递一种人间的文化温暖,我觉得很有趣。”张安朴用“远声的飞鸿”来比喻邮票设计。

 


带着速写本去旅行

 

在相机成为旅行的基本配备的今天,鲜少有人能用一支画笔留下旅途中的所观所感,张安朴就是这少数人之一。

 

由于新闻工作的需要,每次外出,张安朴都要带一本本子,既是记录本,也是速写本。匆匆而去,匆匆而归,用线条编织的即兴式的图像记录,既是新闻的素材,也是生活的体验。“日积月累,倒是有些生动和让人留恋。”张安朴说。后来,他又作了新的尝试,多作钢笔淡彩式的速写,带上一个小水彩盒,在线条之间渲染几笔色彩。“现在的报纸大多是彩色版,线条加淡彩,见报的效果倒也不错。”这种新闻速写的形式,后来逐渐被业界肯定,受到普遍关注。

 

张安朴常说,报纸美编是他的主业,画画是他的业余工作。2007年底,他正式退休,于是将所有精力扑在热爱的绘画艺术上,他带着速写本走遍了东欧各国,游览了老挝、缅甸、泰国等国家。“别人早上还在睡懒觉,我已起来到附近画画。”张安朴说。他一边感受着各个国家不同的文化风俗,一边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将内心最直观的感受画进画中。十多年来,这样的速写本已超过百本。

 

有人说,张安朴的钢笔水彩在中国属首屈一指,开创了新的画种,艺术成就斐然。“这是夸张的说法。”他说,钢笔水彩速写很古老,很多画家用钢笔水彩为画作画草稿。不同的是,自己的画作相对更完整,同时因为坚持用碳素墨水,画上的颜色也更不易化开而已。

 

仔细品赏张安朴的作品,其构图主题周边的留白和虚化,独具韵味和魅力。此外,看似寥寥数笔的画面,也能将任何捕捉的对象作准确反映。如,几株花草,几棵大树,几间瓦房,几幢高楼天际线——特别是江南风情、上海风景、故乡嘉定,更是烂熟于胸,都能“一桥一亭全写真”、“一枝一叶总关情”,让人看了感到真实而亲切。

 

上海001号古银杏

嘉定南门古城墙

西门老街

 

图片来源:嘉定报社 图片编辑:朱瓅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8)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