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视觉 > 在场 > 文章详情
【女人的衣柜】如果你爱她,就送她一盒“胭脂”
分享至:
 (89)
 (16)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江隐龙 2016-11-15 10:00
摘要:还记得之前网上讨论得沸沸扬扬的“斩男色口红”吗?女人的梳妆台里,永远少不了口红的身影。从埃及艳后到伊丽莎白女王都是“口红控”,但对于东方女人来说,比起“口红”,更得她们心的,恐怕还要数“胭脂”。

从“燕支”到“胭脂”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诗名《寒食诗》,帖名《寒食帖》。一千年后,当后人面对这幅“天下第三行书”而感叹苏轼苍凉的境遇与多情的内心时,或许很少有人会留意“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十个字背后的深意。“海棠花”自是不用多说,“燕支雪”其实还是海棠,意指雨打花瓣残红狼籍的凄凉景象。以“雪”喻残红可谓贴切,但为何要以“燕支”喻海棠呢?其实这里的“燕支”正是“胭脂”。

《寒食帖》

 

燕支,又可以写成燕脂、焉支、胭脂、姻脂,臙脂等,字不同而音同。唐末马缟所作的《中华古今注》中有“燕脂起自纣,以红蓝花凝作之”之语,认为胭脂早在商朝末年就已发明,因为“产于燕地”,故名“燕脂”。然而,根据西晋文学家张华在《博物志》中的记载,红蓝花是由张骞从西域引入。

 

张骞与西汉武帝同时代,这么看来胭脂不太可能诞生于商朝。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最迟在西汉初期,中国女性已经开始使用胭脂作为化妆品: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图的梳妆奁中便有胭脂的身影。《韩非子·显学第五十》中有“故善毛啬、西施之美,无益吾面;用脂泽粉黛,则倍其初”以宣扬法制,只是这里的“脂”到底是不是取材于红蓝花就难以考证了。

《张骞出使西域图》

 

胭脂在秦末汉初已经有了不同的分类:涂抹于脸颊的,称为“面脂”;涂抹于唇上的,称为“口脂”;魏晋时期,出现了以丝绵卷成圆条浸染红蓝花汁而成的“绵燕支”,西晋崔豹《古今注》中载“燕支……又为妇人妆色,以绵染之,圆径三寸许,号绵燕支”,其款式与后世的管状口红已有异曲同工之妙。

 

与绵胭脂相对应的是“金花燕支”,绵燕支与金花燕支都可阴干处理成脂膏,故“燕支”二字又被写成更具形象意义的“胭脂”、“臙脂”等。当然,红蓝花并非胭脂唯一的原料,重绛,石榴、山花及苏方木均可制成胭脂。

 

胭脂与金粉

 

胭脂最初流行的“中原”,严格意义上是指黄河中下游,而不是泛指九州的“中原”。魏晋之后,中国第一次面临游牧民族大举入侵,在南北朝语境下,“胭脂”开始用来指代北朝女子,南朝则用“金粉”一词。相比之下,“胭脂”二字中依然能隐隐察觉到“荒蛮”之意。

 

张恨水所著的《金粉世家》以北洋时代的北平为背景,要是换在南北朝时期,得将书名改成《胭脂世家》才贴切了。

 

唐朝以来,涂抹胭脂的风潮发展成“点唇”之法,相比于前朝盛行的朱赤色,唐朝仕女更钟情绛色与檀色,前者近于深红色,后者近于肉色或裸色,词牌中的“点绛唇”,以江淹《咏美人春游》诗中“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句而得名,第一首“点绛唇”的作者冯延巳为南唐诗人,此曲被伶人传唱之时,唐朝已经灭亡多年。

 

中国传统以嘴小为美,点唇法无论在形状上还是色泽上都极具视觉冲击力,故盛极一时并漂洋过海影响了日本的妆容潮流。与之相关的唐宋诗词数不胜数,如岑参《醉戏窦美人诗》中的“朱唇一点桃花殷”、张先《燕归梁》中的“点唇机动秀眉颦,清影外,见微尘”等,从中不难感受到点唇的魅力所在。

 

《红楼梦》与《老残游记》

 

唐宋以降,经历了元朝“豪放气息”的洗礼,胭脂终于又在明清重新发展起来。随着制作技术的成熟,胭脂的种类也更多样,如玫瑰胭脂、山榴花胭脂、山花胭脂,均以其原材料命名,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红楼梦》第四十四回所描述的花露胭脂:

 

“(平儿)看见胭脂,也不是一张,却是一个小小的白玉盒子,里面盛着一盒,如玫瑰膏子一样。宝玉笑道:‘铺子里卖的胭脂不干净,颜色也薄。这是上好的胭脂拧出汁子来,淘澄净了配上花露蒸成的。只要细簪子挑一点抹在唇上,足够了;用一点水化开,抹在手心里,就够拍脸的了。’”

 

花露胭脂的奢侈在曹雪芹华丽的笔法下被展现的淋漓尽致,当然这等妙物也要如平儿这样的“可人儿”才懂如何使用,否则不免有东施效颦之感——清末刘鹗在《老残游记》第九回中也提到过胭脂,不过这段描述可远远称不上美了:

 

“见那女子又换了一件淡绿印花布棉祆,青布大脚裤子,愈显得眉似春山,眼如秋水;两腮浓厚,如帛裹朱,从白里隐隐透出红来,不似时下南北的打扮,用那胭脂涂得同猴子屁股一般……”

胭脂盒

 

这里的胭脂指的是面脂,《老残游记》中描写的这种“满面红光”妆容也相当古老并带有“胡风”——辽宁法库叶茂台辽墓壁画、山西大同十里铺辽墓壁画所绘妇女“双颊全涂红粉”,是契丹人的风尚。辽国虽然后被女真人所灭,但妆容习俗却流传下来一直延续至清末。

中国各朝代的流行唇妆

 

明清时期还有一种“胡胭脂”取材于紫梗,实际上是一名为“紫胶虫”的寄生虫分泌物。历史在此有一个奇妙的偶合:17世纪,在美洲建立起殖民帝国的西班牙人在墨西哥也发现了一种能制成红妆的寄生虫,这种虫子的学名叫“胭脂虫”。

紫胶虫

 

清朝之后,有着浓浓诗意的胭脂在洋妆的大举入侵下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工业味道十足的管状口红。口红,口上之红,简单直白的名字,或许的确比胭脂更适应工业时代的文化氛围吧……

 

然而当吟诵到苏轼“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之句时,却每每忍不住要感叹“燕支”二字的层次感。它可以用来指代美女、宝剑,或是让人想起辽阔酷凛的北方。这样的意象,无论多少支“斩男色”口红也无法企及吧。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栏目主编:章迪思

编辑邮箱:48056615@qq.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6)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