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国内 > 北京来信 > 文章详情
隐居乡村的木匠奇人:醉心“鲁班枕”半世纪,叹息无市场没人学
分享至:
 (18)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肖彤 2021-03-05 06:01
摘要:家住北京乡村的李文涛,是木匠中的翘楚。

三百六十行,行行有状元。家住北京乡村的李文涛,是木匠中的翘楚。

不用螺丝不用胶,他单凭一块木板扣出结构精巧的折叠桌椅。细致的木条层层叠叠,他全凭榫卯搭出稳如磐石的六角亭。会走的木牛、能动的茶盘、木架在他手中栩栩如生。

瞎掰桌。

乡间有奇人

李文涛何许人也?冰河刚开,还未到农忙时节。摩托声突突,好客的村民将记者载至他家院门。院内一座木亭,三间瓦房,一条老狗,几只山鸡,余下便是四处堆放的木条木板。主人一头乱发,一脸淳朴。一支烟,一杯茶,一聊就是一下午。

木牛(未完成)。

村里人都叫他老李,老李今年72岁,在密云十里堡镇靳各寨村干了53年木匠。他最拿手的是瞎掰,此瞎掰非彼瞎掰,也叫“鲁班枕”,是过去木匠的看家本事。“一块木板破三瓣,又有腿来又有面。掰开四脚坐板凳,拢成枕头睡梦甜。”传说过去的木匠学徒,必须学会鲁班枕才能出师。

老李从前拜过师傅,做瞎掰却是自学成才,这项手艺在当地已经失传了许久。那时他还没拜师,只是在姥姥家见过这个稀奇玩意儿,一见就迷上了。没有凿子,就用家里的铁勺。没有锯子,就从废品站淘来半截锯条。木工活讲究心无旁骛,做起来就不知昼夜。研究了一天一夜,他照着姥姥家留下的瞎掰凳,凭着一腔热情反向复原了瞎掰的制作手艺。

瞎掰椅。

后来,他精心改良,又开发出了“瞎掰桌”“瞎掰球”等系列产品。到2007年,“瞎掰”传统技艺被列入市级非遗,作为这项技艺的传承人,他申请通过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老李搭建六角亭的榫卯技法还是来自红螺寺。1972年,他曾参与拆除红螺寺大雄宝殿。尽管心里不是滋味,但拆除过程中,复杂的木架结构在他脑中慢慢成型,每一处结构他都牢记在心。凭借那时边拆边学的积累,他能全凭榫卯木架,搭出结构精巧又稳如磐石的六角亭。

六角亭。

没落的手艺

木匠是项正在没落的手艺。今日不同往昔,老李还记得,自己那时候拜师,在全村都是大事。

大队里唯一的木匠姓王,在第二生产队,李文涛所在的第三生产队犯了难。钉个猪栏、修个木板车,年轻的李文涛还能应付,可搭房梁、做家具、修农具,稍显复杂的活计每次都得从二队请木匠。三队队长寻思着:小李聪明肯干,每次请王木匠来都在一旁帮忙,要不就让他拜个师吧。

拜师可不是小事。小李给您当学徒行不行?队长先问王木匠。王木匠同意了,再回生产队开个全体会议,举手表决。自己生产队里通过了,第二生产队还要开会。可人家怎么知道李文涛是谁?好在他父亲是当地有数的几个瓦匠之一,在二队也有些名气,这才表决通过。拜师那天,李家提了一盒糕点,两瓶二锅头,风风光光地办了拜师仪式。

瞎掰椅。

李文涛学得很快,可谓在实践中学到了技能。初时活多得忙不过来,大到家家户户上梁盖房、赶制家具,小到修理农机农具、木板车、木栅栏,都靠着他的一双巧手。可后来,耕地慢慢换上了拖拉机,农机农具不需要他修了。钢筋水泥慢慢取代了木梁,盖房不需要他帮忙了。就连室内家具,不耐用但便宜实惠的人造板材也成了乡亲们的主要选择,木工愈发没落。

这些年他种地务农,农闲时干过修配厂、养过灵芝、当过建筑工人,却始终放不下他热爱的木匠活。

只想听声彩

如今,已过古稀之年的李文涛依旧希望得到更多认可。照理说,他2007年申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后,每年都能接到不少活动邀请,还被授予“民间玩具工艺大师”的称号,本不该这么在意名利。可追问才知,这几年媒体报道有不少,买家却基本不见踪影。

李文涛在家中。

“我每年参加不少展会,人家一看觉得真有意思,可没人买。”可不是,木料加上人工费,一把小椅子就得三四百块,买个塑料板凳不行吗?手艺的价值,李文涛觉得:“人家不认这个。”

这期间,也有几家玩具厂商来找他咨询合作,可一算成本,就都没了下文。

李文涛在工作室。

2016年,有家文化公司找上门来,签了3年协议帮他代理销售。当场拿走了5个瞎掰椅。后来他才知道,这3年总共就卖出了1把椅子,还是在拍卖行无底价拍卖,拍出了2500元的价格,也就是个木料钱。收徒更别提了,做瞎掰自己都养不活,怎么收徒?

“您尝试过拍视频吗?以您的手艺,会有很多人爱看。”记者问他。李文涛似乎没太理解,礼貌地笑了笑。

茶盘。

栏目主编:樊江洪 文字编辑:樊江洪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图片编辑:雍凯
文内图来自作者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