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艺清单 > 文章详情
外国人如何在上海过元宵节?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钟菡 2021-02-27 20:38
摘要:市群艺馆举行元宵节系列民俗活动。

在很多中国人的心目中,过完元宵节,春节才算结束。2月26日晚至27日全天,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张灯结彩,元宵系列传统民俗活动在这里举行。展览、互动体验、音乐戏曲赏析、线上活动、公益电影五大部分,猜灯谜、海派撕纸、学做小白兔中式面点、海派滑稽戏、民族乐及昆曲赏析等近20项传统民俗活动轮番登场,吸引了不少外籍人士参与体验。

走进市群艺馆,迎面而来的就是灯谜亭。高挂在红灯笼上的一个个灯谜引得人翘首思考。“元宵节为什么要猜灯谜?灯谜如何解?”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常委刘茂业介绍,元宵节猜灯谜源于南宋,是看花灯之际的一项游戏娱乐活动。古代中国人的娱乐活动比较少,元宵节是普通老百姓的狂欢节,灯谜游戏也随之而生。从明末开始,灯谜和普通谜语分离开来,灯谜更重“文义”,谜语重“事物”。随着现代游戏的多样化,猜谜语逐渐式微,因为元宵节的存在,谜语这种传统文化才更好地传承下来。

深受欢迎的市民艺术夜校也推出元宵手工体验课程,教市民制作小白兔面点。汉服舞的体验让市民感受到民族古典舞的曼妙韵味,以及中国传统礼仪、武术中的文化及气韵。

“以手代刀,以撕代剪”的撕纸,能撕出十种站、立、跑、斗不同牛的姿态,贴在外方内圆宣卡纸上,犹如月中之牛。海派撕纸非遗传承人华兴富撕出“感恩牛”“酬勤牛”“颂春牛”,让参与互动活动的外国友人惊叹不已。

上海是一个国际性大都市,有成千上万的外籍人士在上海安家。2月27日下午,市群艺馆迎来了一群外国朋友,他们是通过外籍人士中心报名参加活动的,不少人还是全家参与。他们中有在上海工作和生活的外籍人士,也有海归的华裔。他们对撕纸、做小白兔中式点心、倾听中英双语的民族器乐赏析、观赏海上年俗风情展览等兴味浓郁,不少人一边做还一边询问这些东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涵义。

据外籍人士中心外联总监袁艺介绍,“我们今天是在严格遵守政府的防疫政策前提下来到这里。这些外籍人士生活工作在上海,希望通过组织这些活动,让生活在上海的外籍人士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感受到家的温暖,也能更好地融入上海这座城市。”

外籍人士中心(TEC)是上海爱满家家庭服务中心于2014年启动的重点项目。2018年10月,TEC在古北市民中心正式成立,可满足外国人在上海的生活、工作等领域的实际需求。外籍人士中心负责人还表示,希望能加强与市群艺馆合作,通过一些文化项目让外籍人士中的文艺爱好者在这里展示他们的才华,使上海的公共文化场所成为中外民间文化交流的平台。

元宵节也是关于爱情的节日。2月27日晚上,青年艺术家张冉带领观众走进昆曲的曼妙世界,一同感受《长生殿》和《牡丹亭》中的爱情故事。传统保留项目团团圆圆照相馆也为市民免费提供中式传统服饰和志愿者拍摄。海上年俗风情年画展、生肖展、非遗纸艺展以及公益贺岁电影仍免费向市民开放。线上年俗答题竞赛牛闯关、新春诗词大赏、猜灯谜活动以及云展览活动等线上活动,让市民足不出户亦可参与趣味年俗文化体验。

“元宵节是春节过后的第一个节日,象征着万象更新,我们希望借此节日进一步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的人群覆盖面。很高兴迎来了第一批外籍人士的专场年俗活动。我们的物业、防疫、演出、导览等各项服务都做好了双语服务的准备。以后会组织更多面向外籍人士的文化艺术体验项目,欢迎更多外籍人士走进群艺馆,让市群艺馆成为所有工作生活在上海的人的‘家’。”市群艺馆馆长吴鹏宏表示,为了让更多市民可以参与,特地将活动安排在2月26日晚上至2月27日(周六)全天。“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周六依然是个吉日,希望更多的老百姓能在休息的时候走进群艺馆,感受传统文化的氛围及节日的喜庆。”


栏目主编:李君娜 文字编辑:李君娜 图片编辑:徐佳敏
图片来源:群艺馆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