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纵深 > 文章详情
访配音艺术家苏秀:红舞鞋是不会累的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沈轶伦 2021-01-15 11:42
摘要:苏秀说:“我们上译厂的人,都好像是穿上了红舞鞋,停不下来。”

“你知道红舞鞋的故事吗?”

“我听说过。您再和我讲讲。”

“《红菱艳》里的红舞鞋,像一种魔法,哪个舞蹈演员一旦穿上它,就会一直跳到生命终点。我说,我们上译厂的人,都好像是穿上了红舞鞋,停不下来。你知道尚华(上海电影译制片厂著名配音艺术家,1922-2005)也说过这样的话吗?”

“什么话?”

“他说,我要死在话筒前。”

“……”

“他这话,就是和我说的。我记得清楚。有一次,我们俩在厂里聊天,我讲到我童年经历的抗战岁月。那时候,我父亲曾讲,大丈夫当马革裹尸。话赶话说到这儿,尚华就说,我们现在做工作也一样。他接着就说:‘我要死在话筒前。’他说这话,并不是豪言壮语,不是表态,而是……那么谦虚,就好像觉得自己还不够资格、不配说这样的话似的。他觉得他在话筒前才有价值,是工作本身的魅力吸引我们。”

“没有人逼迫我们穿这双红舞鞋,是我们自愿去穿的。”苏秀坐在阳光下,和我一问一答。倒不像采访,而是抒发。

苏秀 董天晔 摄

2020年12月30日,上海入冬后迎来首个寒潮。

申城一天连发寒潮、大风、低温和道路结冰“四黄”预警。迎着刺骨狂风走路,几乎前进一步被风吹着退两步。

但一走入苏秀的房间,室内如春。

这是位于上海郊区松江一家养老院里的单人间。充沛的暖气,隔绝户外寒意,临窗小桌上,主人养的水仙挺拔。如果不去注意窗外树叶狂摇的样子,天气变化几乎是不存在的。

苏秀95岁了。时间也是一种奇妙的屏障。

走到她面前,似乎过去十年或者几十年的变化也是不存在的。她讲述上海电影译制片厂的辉煌经历,和那些已经逝去的老友。配音艺术的高光时刻,便又都在她的屋子里回来了。

“苏老师,您能稍微起来一下吗?摄影记者觉得现在这光线太好了,等下错过了可惜。我们过来在窗下拍张照好吗?不好意思,折腾您了。”

“没事,我不怕折腾,就怕你们不折腾我。”苏秀说。

我走过去,面对她站着,双手拉起她的双手,希望能帮助她往边上挪两步。

她顺从地站起来,双手拉着我的手,走两步,然后扬起脸说:“嘿,我们现在这样,好像在跳舞。”

她说:“跳舞的人,也许会有觉得累的时候。但红舞鞋是不会累的。”

苏秀的这双“红舞鞋”,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穿上的。

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或许很难理解,“上海电影译制片厂”和“译制片”这两个词,对一代人的分量。

新中国成立前,上海没有专门的译制片。当时观众观看外国电影,一般通过故事说明书、幻灯小字幕,或是解说员解说,大致了解影片的内容。有个别影院设有“译意风”人员,可以算是同声翻译。1949年11月,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后,设立了翻译片组,开始了译制片的制作。1957年4月,翻译片组脱离上海电影制片厂,成立上海电影译制片厂。

随着时光流转,上海译制片厂翻译的电影类别,也在发生变化:从1950年至1951年,译制的全是苏联影片;1952年至1953年,增加了东欧各国的影片;从1954年开始,着手译制西方以及亚非拉各国的进步影片和由世界名著改编的西方电影。许多影片堪称世界影坛的佳作与名片:苏联的《乡村女教师》《列宁在1918》《母亲》《一个人的遭遇》《第四十一》;意大利的《偷自行车的人》《警察与小偷》《一个警察局长的自白》;法国的《红与黑》《三剑客》《悲惨世界》;美国的《大独裁者》《魂断蓝桥》《音乐之声》;英国的《孤星血泪》《简·爱》;奥地利的《希茜公主》;朝鲜的《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墨西哥的《叶塞尼娅》《冷酷的心》等。

上译厂为《简·爱》配音准备的手稿 沈轶伦摄

在国门甫开、文化艺术交流刚刚起步的改革开放初期,译制片不仅是一种文化产品,而是搭建了沟通外部世界的一座桥。

人们从译制片里了解外国的风土人情,也与异域的青年共享人世悲欢离合。人们为电影里的人物哭,为电影里的台词笑,甚至跟着电影里的人兴起穿着打扮潮流或改变了生活习惯。因此,与其说当时上译厂的配音艺术家用中文翻译了这些影片,不如说,他们用自己精湛的配音艺术,重新定义了这些影片。

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的工作,也帮助定义了那个时代的文化。

时代造就了译制片的辉煌。当那样一个时代过去,当时的一批译制片也成为超越时间的经典。

像上译厂出品的《追捕》(日本)、《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朝鲜)、《远山的呼唤》(日本)、《苔丝》(英国)、《国家利益》(法国)、《黑郁金香》(法国)、《斯巴达克思》(美国)等,至今被译制片迷们奉为圭臬。

2018年,苏秀更是在92岁高龄荣获“法国文化艺术骑士勋章”。这是法国政府对致力于中法文化交流的译制片工作者的工作成就的肯定,也是对上海几代译制导演、配音演员集体的致敬。这意味着,上译厂用声音搭建的“桥”不仅连接两种文化,“桥”本身也已经成为公认的景点。


苏秀

著名配音艺术家、上海电影译制片厂配音导演、演员。1926年出生于长春。1950年起先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翻译片组、上海电影译制片厂配音演员和译制导演。

栏目主编:龚丹韵 文字编辑:龚丹韵 题图来源:视频: 董天晔摄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