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科教片探索重回大银幕之路,上海出品《叶叔华》迎接建党百年
分享至:
 (8)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钟菡 2021-01-03 06:01
摘要:在新时代,科教片应该以什么样的样态更好存在?

电影《一秒钟》中,正片前加放新闻简报的场景让人印象深刻。新中国成立初期,许多科教片就是作为正片前面的加片而在影院中放映。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创作了大量优秀科教片,不少在国际上获得重要奖项,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教片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然而,观众对科教片依然有需求。

日前市电影局的市场调研报告显示,目前郊区及农村群众对科教片数字公益放映有大量文化需求。在B站,也有不少年轻人翻出老科教片重新品鉴。

大银幕上还能看到科教片吗?上影集团科教电影制片厂(上海东影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佳介绍,目前的创作主要以科普影视为主,包括科普电视栏目、科普短视频,几部科教电影已经申请立项,由上海市科技工作党委牵头的“科技大师”系列大银幕电影也正在进行第二部的摄制工作。这部有关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文学家叶叔华的电影纪录片,将作为迎接建党100周年作品在2021年6月首映。


B站科教片截图

未来将有10到20部科教纪录电影

2010年上影集团恢复科教电影制片厂,并由上海东影传媒有限公司承担科影厂的功能,生产科教片和纪录片。近年来,在上海市科委的指导和支持下,东影传媒每年生产科普影视超过2000分钟。日前,上影集团科教电影制片厂(上海东影传媒有限公司)获得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

“我们也一直尝试着能让科教电影回归大银幕,由于一些客观原因,目前还是有一定难度。但上海有艺术院线联盟,给了电影多元的放映选择。”林佳手上已经积累了几部科教纪录电影,此前科学家吴孟超、严东生的传记电影在小范围试映中取得了不错的反响,近年来《二十二》《我们诞生在中国》等纪录片票房屡创佳绩,也让他有了试水大银幕的念头。“新科影近几年不断产出科教纪录电影,同时还将对老科影的优秀科教片进行整理,挑选一些合适的选题续拍,未来会有10到20部宽银幕科教纪录影片出炉。”


根治水稻虫害三化螟

针对农村市场的定制题材也是科教片的一个发展方向。市电影局调研报告显示,就近年全国范围内的订购情况来看,“院线自制片”中最成功的当属科教片,排名靠前的多为院线结合本区域群众实际需求制作的科技含量高、实用性强的科教片,如《农村安全用电小故事》《现代农村生活环境治理》等。如今,这种“院线自制片”在农村电影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农村观众会把科教片当做一个获取知识的渠道,这类科教片选题要和他们生活贴近,更多偏向知识普及。比如医疗类的科教片可以帮助观众了解周边的医疗体系,得病该去哪里看可以自己提前做一个预判;还有一些展现我国综合国力的重大科研成果的介绍,可以让观众看后增加民族自豪感。”林佳介绍,目前新科影由上海科委委托拍摄的高清科教片系列汇集了2010年至今的科研成果,包括民生、医疗等领域的重大科研项目,这类作品已经是“准电影”级别,未来有望进入农村数字公益放映,满足农村观众对科教片的需求,更好提升上海公共文化服务。


B站科教片截图

《香菇的一生》获中国龙铜奖

上海曾是中国科教片重要的生产基地,上科影摄制的众多影片拿下了多项国际与国内大奖。据叶超《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科教纪录片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介绍,1956年10月的第一届威尼斯国际科教片电影节,上海科影厂创作的《水土保持》《根治水稻害虫三化螟》《淡水养鱼》《培育壮秧》《杉木》等科教影片获得大赛荣誉奖;《桂林山水》接连获得第九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短片纪录奖(1956年7月)和大马士革第三届国际博览会电影短片铜质奖章(1956年9月);《天上飞》则拿下第七届莫斯科国际科学普及片电影节特别奖(1958年)。


桂林山水

科教片也见证了电影拍摄手段的进步。上科影是最早使用国产摄影机,最早使用国产胶片的科教电影制片厂。在1955年的影片《根治水稻害虫三化螟》中,为了迅速捕捉到三化螟咬食稻苗芯的镜头,摄制时在摄影镜头前加置放大镜,这是我国第一部运用放大摄影的科教片。1962年的《金小蜂与红铃虫》则首次尝试倒置镜头,把物像放大20到50倍。

最近,新科影和农科院合作拍摄了短视频《香菇的一生》,获得被誉为“科教影视奥斯卡”的中国龙铜奖。短片采用了新的叙述方式,以诗歌化的语言描绘了香菇从孢子成长为实体的过程。创作团队多年扎根大山寻找野生香菇,采用了大量微观摄影来呈现肉眼所看不见的真菌生长发育的过程,并首次拍摄到了微观下香菇发育中最重要的环节“锁状联合”。未来,短视频和新媒体也将是新科影的探索领域,林佳相信,平均年龄30多岁、有着七八年科普工作经验的创作团队,可以在传统科教片的基础上,创作出更多新的、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


吴孟超传记电影

科教片在新时代应该以什么样的样态更好地存在,是“新科影人”思考的重点。包括吴孟超、严东生、叶叔华在内的上海科学家传记电影系列,将为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服务。科教片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历史,并吸引当下年轻人的关注。科研中最枯燥的是基础研究,但把它们影像化记录下来,十年后就会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在新科影的资料库里,有许多珍贵的老资料,如牛胰岛素发明、上海一号线开通、万吨水压机造成等,当下科教片中真实而严谨的记录,也在为科学保存着影像历史。“也许科教片不会有太多市场,但希望我们的创作能让更多人看到,传递正能量的科学知识。”林佳说。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张熠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
本文内文图:豆瓣,b站截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