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长三角 > 华东局 > 文章详情
年轻人,去遵义重走一段长征路吧
分享至:
 (175)
 (15)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孔令君 俞陶然 雷册渊 2020-12-18 13:39
摘要:还有好多长征故事,说不完,听了还想问……

长征,距离我们已80多年了。记者出发之前,心下惶恐: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可该选哪一个点,才能体现长征精神?

摊开地图,从江西看到贵州,从四川连到甘肃,选了遵义。

遵义是长征中浓墨重彩的一笔,遵义会议彪炳史册。1935年,红军在这里转战3个多月,演绎了四渡赤水的传奇。这里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始形成的地方,是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的地方,是党独立自主解决自身重大问题开始的地方。

赴遵义,寻访关于长征的故事,采访对象从耄耋老人到“90后”女生,我们发现,在他们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长征;从“强渡乌江”到“四渡赤水”,我们也重走了一小段长征路……


解放日报·上观记者在遵义会议纪念馆,出生于1996年的讲解员童丹讲起长征故事,声情并茂。 孟雨涵 摄



继承长征精神正当时



记者想先去看看在遵义的老红军李光,可一打听,老人家去年过世了。

老人家的过世,在遵义城里是一件大事。前段时间,记者与当地公务员、教师、司机都聊起过李光。从2001年起,李光先后被确诊患直肠癌、重症胰腺炎、皮肤癌,但这些年来他一直在奔忙,到学校、部队、工厂里讲课,并陆续资助了遵义1000多名学生,捐款总额达30万元。李光曾告诉记者,他觉得当下的年轻人未必能明白,红军当年为何能受得住那样的苦,信念和信仰的力量究竟有多大。因此,他觉得“教育很重要”。

老人家的心愿,有很多人帮着继续实现。距离遵义会议纪念馆不远,遵义城南小学边上,记者找到84岁的曾祥铣,他是遵义长征学会会长。曾祥铣一见上海的记者来,就说起报纸上的“好消息”:为了迎接建党百年,现在《遵义晚报》每周二刊发“长征地名故事”,接下来《遵义日报》也要开专栏,刊发长征故事。

反反复复讲长征故事,现在的人真能理解长征精神吗?“这不用操心。”曾祥铣曾任遵义市政协副主席,这些年每隔一段时间,遵义市领导都会向老同志们通报当下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点,他每次都知无不言,绝大多数中肯的意见都会被采纳。“集思广益、实事求是、民主团结、知错能改,这些中国共产党在长征中显现出来的优点与精神,当下,不都继承下来了吗?”


遵义会址纪念馆。 孟雨涵 摄



发掘散落的宝贝和故事



记者再去找73岁的黄先荣。退休前,他曾任遵义市旅游局局长,还当过宣传部副部长,遵义红色景点的一些解说词,都是他自创的。比如,他把“土城战斗”描述为“五任国防部长,七大元帅,三百将军,在一个两平方公里的地方打了这一仗”。

近几年,遵义通了高铁,机场航线更密了。2017年,娄山关景区完成一期建设,景区附近的板桥村,农家乐从最初的十几家发展到现在的三百多家。黄先荣认为,这两年,遵义将迎来红色旅游发展的最好时期。去年,遵义会议纪念馆单日游客量最高达3.2万。22年前他任旅游局局长时,纪念馆全年接待人数不过约10万人次。遵义名气大了,来的人多了,长征精神愈发深入人心。

记者住在遵义宾馆,经常见外地来的中学生,穿着红军服装,大清早集合,口中呼着白气,出发重走长征路。类似的“重走长征路”活动越来越多,也感染了遵义本地人。记者在播州区新民镇,见到了63岁的张正举,他和不少遵义人一样,不等发问,便说起自家跟红军的关系:外公家在某某村,长征期间当过红军某队伍的指挥部……他不太会操作电脑,可这些年努力搜集资料,慢慢打字,插入图片,整理出厚厚一本“书”,用A4纸打印出来。


遵义宾馆门口,常有中小学生队伍“重走长征路”。 孔令君 摄

“娃娃们都来了,我们连这里的历史都讲不清,怎么行?”张正举说,这几年,几位老人自发组织的历史考察队成绩斐然,找到了红军用过的手电筒、行军床、军号、桐油灯、马灯,以及红军战士给村民的银圆等,这些原本藏在村民家里的压箱底宝贝,都重见天日;还有许多散落在老人们的记忆中,村里人口耳相传的红军故事,被发掘出来,整理成文。


张正举给记者讲红军故事。 孔令君 摄



“老船工”是金字招牌



红军与长征,确实给沿途留下了“宝贝”,一直留在当地人的心里。

听人推荐,记者离开新民镇,赴尚稽镇茶山关村。茶山关是红军抢渡乌江战斗的要津。村子很小,站在险要处可见乌江奔流。在“强渡乌江战斗遗址”的石碑附近就有人家。其中一户,把一张模糊的、翻印的老照片挂在外墙上。记者忍不住打听,据说这照片上的,是当年茶山关上冒着生命危险帮红军过江的老船工宋月钊,这户人家,是宋月钊的后人。敲门不应,记者便去附近寻地方吃饭,没走几步,一家“罗义华餐馆”吸引了记者的注意,49岁的罗义华是宋月钊的外孙。他掏出外公的照片给记者看,这是多年前他去遵义会址纪念馆要来底片,花钱在城里的照相馆里放大洗出来的,精心塑封。


老船工们的故事,记者是听《尚稽镇镇志》编纂者吴发明说的。1935年1月,化装成百姓的红军侦察员,向关上的村民询问茶山关的情况,以及如何渡江……后来,他们找到宋月钊、黄德金,问可不可以帮助红军渡江,两位船工同意了,并潜入江中,捞出一艘沉船。此后,红军在茶山关渡江时船桥并用,人从浮桥上经过,船运军事物资。

离罗义华餐馆不远,还有一家“老船工山庄”,一栋老木屋在院子中间,两侧是新建的小楼。一打听,老板是另一位船工黄德金的儿子。茶山关被列为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后,修通了旅游公路,“老船工山庄”的生意越来越好。浙江乌镇投资打造的乌江村古村落景区就在茶山关附近,开业之后,这里的发展会更好。


村口老船工山庄的广告牌。 孔令君 摄




“红色基因”有家传



记者也重走长征路,“强渡乌江”之后,打算“四渡赤水”,去了土城县。

“进来看看吧!这是我祖祖家(方言:曾祖父家)。”在土城县老街的一家沿街民居门前,一个扎两条小辫、戴着红领巾的小女孩站在门槛上,热情地招呼来往游人进屋。吸引人们驻足的,不是这间看似普通、甚至有些破旧的木屋,而是门口那块述说历史的牌子,上面写着“老红军何木林住居”。

“快请进!”何木林的儿媳、69岁的林成英热情地将我们迎进家门,她7岁半的孙女何克英乖巧地跟在后面。

里屋的回风炉烧得正旺,让朴素老旧的家居陈设增添了许多暖意。“公公讲了一辈子长征故事,核心是,不管做什么事情,永远都要为别人着想。”还没等记者开口,林成英就动情地讲起来。1935年,负伤的红军战士何木林是当地百姓救下来、藏下来的。由于腿伤严重,无法继续追赶部队,何木林就在土城安下家来。然而,江西籍的何木林口音浓重,为了保护救助过自己的当地百姓,从进入土城的第一天开始,何木林就假装自己是聋哑人,就连妻儿都不知道他会说话。直到14年后,新中国成立,何木林的红军身份得到确认,他才重新开口说话。

从那时起,只要组织上需要,何木林就会到不同的单位、学校、部队讲述长征故事。因为那次受伤,何木林落下终身残疾,可他直到75岁去世也没领过残疾军人补助,他说,要把国家的钱留给更需要的人;他拒绝当年老战友要帮自己儿子安排工作的好意,坚持把儿子送到南山煤矿做矿工,因为他说,红军的孩子就该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何家人不能倒饭倒菜,即使不新鲜了也要吃完……“那些年,我对公公的做法确实不理解,觉得他固执,太不近人情。”林成英说,后来,公公何木林和丈夫何世州先后去世,讲好红色故事的接力棒交到了自己手中,一遍一遍,反复述说,感动了别人,也说服了自己。

“爷爷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影响了我们一家人,从爷爷到父亲,再到我妈妈。”坐在一旁沉默许久的林成英的女儿何莉一开口就红了眼眶。去年,68岁的林成英带着年仅6岁的孙女何克英徒步70余公里,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从土城走到了赤水。一路上,何克英没有叫过一句苦、喊过一声累,这让何家人很是安慰。今年,45岁的何莉开始像小学生一样重新苦练普通话,她的目标是成为一名“四渡赤水纪念馆”的讲解员,她说:“传承红色基因,讲好新时代的长征故事是我们的责任。”


记者在村里听长征故事。 孟雨涵 摄



即将离开遵义,寻访中还有些只言片语,记者反复在心底回味:

一是遵义市委党史研究室宣教科负责人刘畅说的,她是“80后”,小的时候家就住在遵义会址纪念馆附近,父亲对她说,全国各地的人都来我们这里参观,家门口人山人海。一栋老房子,凭什么引来这么多人?

二是遵义会址纪念馆解说员童丹说的,她是“90后”,给人们讲解了这么多次,她总会在纪念馆里的一面照片墙旁停留,照片中的红军战士,走长征路时,都比童丹的年纪还小,20岁不到。没有留下照片的大多数,把青春永远留在了长征路上。她说,想想现在年轻人,想想我们的生活,就该把这面照片墙讲解得再仔细些,再认真些。

三是80多岁的曾祥铣说的,那是约50年前的旧事,他当时在茅台镇当老师,曾见过大批外地来的学生和寻访者,他们离开时不带茅台酒,个个都捡那赤水河边的鹅卵石。曾祥铣听说之后开了次班会,主题就是“茅台酒与鹅卵石”,他问学生:这些人是不是傻?

学生们答:当然不傻,因为这是红军渡口的鹅卵石。

视频孟雨涵摄,装聋作哑14年,老红军曾孙重唱红军歌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5)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