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教育在线 > 文章详情
摸高原鱼、养林下鸡,稳稳致富!这帮扶贫“合伙人”上山下水,到西部生态养殖
分享至:
 (10)
 (3)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徐瑞哲 2020-11-20 06:31
摘要:养林下鸡、摸高原鱼,稳稳致富!上海扶贫“合伙人”助力西部生态养殖

“我们这一代人也有这个情结,一定要把我们的老百姓,特别是我们的农民扶一把”,带着这份浓浓的扶贫情结,总书记无时无刻不牵挂着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

牵挂,是这个时代最深刻的关切。回应这份牵挂,近期正在上海教育电视台播出的《周末开大课》第四季用脚步丈量丰收的田野,近距离体验脱贫的喜悦。来自上海的扶贫工作者们因地制宜,找到了适合当地百姓、生态、产业的扶贫策略,从林下生态鸡、乌骨鸡养殖到高原鲑鱼繁育,有效带动当地群众脱贫增收和产业走向兴旺。

【一群鸡,每月能卖2万多块】

在革命老区贵州省遵义市的正安县,农业人口接近全县总人口的91%,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困难。县里谢坝乡村民谢良红一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生态鸡的养殖,老谢和家人彻底改变了家庭贫困的状态。

翻天覆地的变化,源于东海之滨的援手。老谢从来没有接触过养鸡这个工作,是上海的专家手把手教他的,在当地被称为“以养代培”。

《周末开大课》第四季评论员,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党建学科负责人周凯表示,“以养代培”这一方式,改变了当地过去以家庭为单位的传统养殖模式和养殖观念,极大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

林下鸡的养殖,不仅有上海专家倾囊相授,更有来自上海的企业解决产品销路问题,“上海龙头企业+本地合作社+贫困农户”的养殖模式,同时保证了“产得出”“运得出”“卖得出”,真正实现了全产业链打造,可持续发展。

上海市杨浦区援黔干部、正安县委常委、副县长李国文表示,这样的扶贫项目,既鼓了老百姓的钱袋子,也丰富了上海市民的菜篮子,更吸引了当地很多农户加入生态鸡的养殖项目中,其中就有年轻90后的身影。

向超和许多在农村长大的同龄人一样,之前他一直在外务工。今年,向超回到家乡自主创业养起了“林下鸡”。养鸡棚建好后,仅过了三个月,向超就收获了5万多元的利润,效益之好让他喜出望外。现在,向超全心投入在生态鸡的养殖项目中,每个月能获得2万多元的收入 。

《周末开大课》课代表露嘉说:“从向超身上能够感受到一股年轻人的朝气和干劲,农村中不再只是老人和儿童,年轻人也在家乡创业,而且打理得非常好,每个鸡舍都有摄像头,时刻可以观察到鸡的状态等等......”

特派记者在云南盐津介绍当地农特产品

无独有偶,云南省盐津县也把乌骨鸡的养殖加工列入了“生态+农副产品”的产业发展规划。

而在盐津县定点扶贫的东华大学老师,围绕乌骨鸡及其他产业项目,利用高校人才优势,专门为盐津县开展了产品包装设计、品牌策划、市场推广、企业家培训等多项定制服务。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仅在2020年,多个关于乌骨鸡的产业项目正式启动。为了更好地与盐津人的脱贫攻坚事业“休戚与共”,东华老师给自己起了一个特别的称呼“盐津合伙人”。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曾任云南省盐津县黄草社区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张强介绍,一方面乌骨鸡是有机绿色食品,其本身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企业到盐津投资兴业,为乌骨鸡打造全产业链服务能力,再加上近年来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乌骨鸡产业在盐津县的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一条鱼,游出高原脱贫之路】

从黄土高坡到雪域高原,从革命老区到民族地区,不管路途多遥远,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始终是祖国母亲最深的牵挂。而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有一个地方极高极寒,是全国贫困发生率最高、贫困程度最深、扶贫成本最高、脱贫难度最大的区域,那就是雪域高原——西藏。《周末开大课》第四季一路记者走进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的亚东县,一起探访“一条鱼游出的扶贫路”。

与西藏亚东县鲑鱼养殖合作社社员旦增拉杰捕捞鲑鱼

亚东鲑鱼,是西藏亚东县独有的淡水鱼类。受“受精卵少”“孵化期长”“成活率低”等因素影响,亚东鲑鱼的自然资源已经十分稀少。同时,由于缺乏相关的技术和人才,亚东县人工繁育亚东鲑鱼的尝试成效也十分有限。

事实上,2015年,上海海洋大学就组建了王成辉教授领衔的科技服务团队前往西藏。到达亚东后,团队的首要任务就是开展人工繁育基地的选址工作,王成辉带领着专家团队走遍亚东的山山水水,最终建立了首个亚东鲑鱼繁育基地,有了亚东鲑鱼梦开始的地方。

2015年以来,上海海洋大学共派出4名教授、4名博士、7名硕士深入亚东县生产一线传帮带。多年的艰苦攻关下,2017年12月亚东鲑鱼人工繁育共收获受精卵4100万粒,预计可形成900万尾的商品鱼规模。而在这一过程中,亚东鲑鱼已经建成1个产业园,1个繁育基地,4个合作社的产业结构,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加入合作社工作、学技术,在获得基本收入保障的同时,也享受合作社利润分成,从而脱贫致富。

格桑平措一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家5口人原本只靠格桑平措一人外出打工为生。自从加入了村里的鲑鱼养殖合作社,格桑平措不仅收入提高了,还享受到了久违的天伦之乐。和格桑平措一样,同村的格桑达瓦夫妻俩的小日子也因为亚东鲑鱼变得更加红火。为了欢庆鲑鱼丰产,格桑达瓦一家摆上宴席,穿上藏装,邀请亲朋好友共享一杯喜庆的青稞酒。

在节目中,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教授冷向军介绍,在2017年,亚东县就已经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根据数据统计,建立贫困档案的150多户全部实现了脱贫致富,如今,鲑鱼养殖在当地已经形成从苗种孵化到养殖、运输和销售“一条龙”式的完整产业链,由此直接或间接带动亚东县849户,共2343人增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响应国家号召,投身西部建设。2017年,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的毕业生赵留杰就来到西藏亚东帮助当地人养殖鲑鱼,并选择留在当地就业,作为县公务员更好地帮助亚东发展鲑鱼特色产业。与赵留杰一样选择在亚东就业的还有同为上海海洋大学毕业生的刘妮,在亚东县医保局工作的她尽心尽责为老百姓的医保登记、报销等事项服务。

赵留杰和刘妮在西藏亚东县这片热土上相识相知相恋,也拥有了爱情的结晶“赵亚东”。为孩子取名“亚东”正是希望孩子不忘西藏、不忘亚东,好好地为祖国做贡献。

题图来源:上海教育电视台
题图说明:在贵州遵义,主持人采访上海市杨浦区援黔干部、正安县委常委、副县长李国文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3)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