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任我行 > 文章详情
建筑可阅读宣传大使周力:老城厢的建筑告诉我们,上海开埠前已“文昌物华”
分享至:
 (45)
 (8)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宝花 2020-09-19 13:26
摘要:城市建筑变迁的背后,藏着许多和人有关的有温度的故事。

从喧嚣的中华路拐进文庙路,向前走两三百米,就来到了一处挂着写有“市民学习基地”、“海派文化实践体验点”、“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等7块牌子的地方。这里是文庙路215号,上海文庙所在地。与“建筑可阅读”黄浦区宣传大使周力的见面地点,就定在了这一上海的文化标志前。

在许多上海人的记忆中,上海文庙持续了近30年的旧书交易市场是淘书“圣地”,也是儿时欢乐记忆的一部分。 “文庙不仅是一座建筑,也是上海这座城市文化的根。”周力说。

【建筑之美,后来才意识到】

上世纪70年代在黄浦区出生、长大的周力,其成长经历几乎与改革开放同步,也因此见证了上海这座城市、尤其是自己生活区域的巨大变迁。但对城市里的老建筑和街巷开始感兴趣,却是年近不惑时的事。

出身书香之家的周力,小时候曾跟着父母住过不错的老房子。但当时的他,并没有意识到这些老房子的美:“那时大多数人物质条件并不宽裕,每天都要面临柴米油盐的琐碎问题,很少有心思去想这些建筑美不美。”

上世纪90年代,周力父亲就职的单位福利分房,他们可以选一套位于淮海路、雁荡路的法式公寓,而且是一个颇有名气的小区。一家人都觉得很高兴,兴冲冲地赶过去看房,一看却颇为失望:公寓为几家人合住,原有的壁炉早已被封住,厨房、洗手间都要合用。淋浴区的老式铸铁浴缸上方,安装着五六只水龙头,有的水龙头上还上了锁……

看上去很美、实则体验欠佳的老洋房居住经历,让周力对这些历史建筑,有了和更多人不一样的眼光。在他看来,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精神层面的需求,是以物质文明的发展为基础的。当老建筑里挤满72家房客时,即使是人们眼中的名人,也会为了争夺阳台上一点可以晒到太阳的空间而狗苟蝇营,谈不上所谓风度。今天,当人们的居住条件极大改善后,才能回过头去发现这些老建筑的美丽。建筑还是那座建筑,人们的眼光和理解变得不一样,这种变化本身就是时代的烙印。

有了自己的小家后,周力曾在浦东短暂住过几年。2008年,他举家搬回黄浦区,发现从小长大的地方有些破、有些老旧,但也有着很深的文化底蕴。由此,他开始了工作之余走街串巷看上海的爱好,并成为一名历史建筑记录者。

【上海开埠前已“文昌物华”】

在周力看来,尽管上海的历史有6000年之久,但上海真正可触摸的历史,是从老城厢开始的。中华路和人民路,是原来上海老城厢县城的城墙拆除后造出来的环路。从中华路拐进文庙路,瞬间就从喧嚣的大都市进入到了老城厢,文庙正是老城厢重要的历史建筑之一。

对于60后、70后至80后的上海人来说,上海文庙从无到有、直到盛极一时的旧书交易市场,是爱书人心中难以磨灭的记忆。周力说,书市红火时,每到周日还未开门,爱书人已经等候在此,希望早些淘到心仪的旧书,甚至的孤本、珍本。并且,文庙外的小路上,周日凌晨12时左右就聚集起一批私人交易者,成为另一个书市。

文庙内的藏书楼曾是上海第一家市立图书馆    董天晔 摄

密密麻麻的学业祈愿贴    董天晔 摄

但很多人并不知道,文庙在解放后还曾被用作文化宫、开过工厂,上海的市立图书馆曾经设在这里,这里甚至一度被辟作动物园……经历种种变化后,文庙在上世纪90年代回归到原来的功能,以祭祀孔子为主,周围的传统建筑也有翻修或重建。由此,才逐渐兴起了历时近30年的旧书交易市场,也成为上海文化的一种象征。

周力说,建筑本身是客观的存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人使用它,同样的建筑就会承载不同的功能。无论是当年住过诸多名家、后来住进72家房客、再后来又变身为一些高级会所的花园洋房,还是功能几经变迁的文庙,都是如此。

安静的文庙路   董天晔 摄

“上海的繁华,是从老城向外延伸的。我们经常说上海海纳百川、中西合璧,但百川归海,它总有一个源头。这个源头,是从老城厢开始的。”周力说,在一些人的印象里,上海是从小渔村发展起来的,但董家渡、城隍庙留下的一些历史建筑的遗迹,比如始建于300多年前的商船会馆等告诉我们,上海在1843年开埠前的历史也很丰富,可以用文庙前牌楼上写的“文昌物华”来形容。“从规模和文化体量上来说,当时的上海县和嘉定、松江、川沙等老城相比,并不逊色。”

【建筑背后人的故事更有温度】

今天,当人们提到老建筑,脑海里首先浮现的是淮海路、思南路上的花园洋房,以及气派的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等。但周力的着眼点,并不仅止于此。闲暇之余,他背着相机走街串巷拍照,与人交谈,寻访更多老建筑背后的故事。

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中,古老而气势不凡的海关大楼颇为醒目,海关大楼的钟声更被许多人所熟悉。2012年,有媒体报道了海关大楼护钟人魏云寺二十余年如一日准时“敲钟”,误差不超过2秒的事迹,很多人都在赞赏他的敬业。通过朋友介绍找到魏云寺后,周力和他聊了更多。交谈中周力发现,魏云寺的敬业并非凭空而来。

“他原来是别的单位的一名员工,好不容易进了海关,捧上了‘铁饭碗’,所以非常珍惜这份工作,几十年如一日从未有疏漏。”周力说,魏云寺身上,体现出普通上海人身上的一种特性:生活不容易,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也不容易,要珍惜自己得到的东西。这一点,在魏云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更令周力感动的是,当时他进入海关大楼见到魏云寺时,已是下班时间,但魏云寺仍整整齐齐地穿着一身海关制服。他说:“只要我走上海关大楼,就一定会穿上这身制服。”这样的仪式感,也成为他敬业精神的一部分。

因为从小在黄浦区长大,周力的很多邻居或朋友,都曾经或依然住在老房子里。这让他觉得,很多老建筑离自己的生活很近。中共一大会址内代表们开会的房间里,家具摆设和茶杯等生活用品、后面仍保存着的厨房间,就是当时老百姓的生活场景,老上海人都很熟悉;马当路上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周力的很多朋友就住在附近,房子结构也相差无几,如果不是这座建筑上挂着特别的牌子,感觉就像到了邻居家里……

城市日新月异,城市里的建筑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今天的黄浦区蒙自路169号,有一个名为“智造局”的创意园区。这个由工业厂房改造而成的创意园区,如今遍布着特色小店和网红餐厅。在周力的记忆里,这里原本有一处马路菜场,铺的是弹格路,街道两旁的平房大多是工厂,总体相当破旧。

如今,当年的工业厂房都已旧貌换新颜,焕发出新的生机。而在上个世纪至少50-60年的时间里,黄浦区内曾遍地都是工厂,很多60岁以上的黄浦人几乎都在这些工厂工作过。今天的“智造局”所在地,原来是机械厂和刃具厂;鲁班路上曾名噪一时的国光口琴厂大楼,如今成了宾馆和餐厅……城市功能的转换,令建筑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一代人的记忆也随之远去、封存。

老城区的小店   董天晔 摄

“当年很多在这些工厂工作过的居民,曾经很为自己的工作自豪。城市转型后,他们是有失落感的,他们的感受也值得我们去了解。这一块的内容,我也写过不少。”周力说,之所以做这些记录,是因为只有知道这些建筑当年的样子,才能让后来的人们知道它们是从什么基础上发展而来,今天城市发展取得的成就也就有了更多的参照。

【希望更多人一起做记录者】

2015年开始,周力开出了名为“老周望野眼”的公众号,记录自己走街串巷、查访资料获得的信息和故事,积累了一批忠实粉丝。5年来,他写下了1000多篇与上海城市生活相关的文章,拍下了数以万计的照片,这些内容中1/3与上海的老建筑有关。

周力的本职工作,是五星体育的一名编辑。作为记者,他觉得自己有记录历史的责任;作为黄浦的市民,他欢迎大家多去走走看看。除了书上看到的东西,他对黄浦区的老建筑有着更多感性的认识,也有许多背后的故事都可以讲。

不过,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周力希望有更多人拿起手机,去做当下生活的记录者。“小时候我经常在建国路、思南路走,当时没觉得那些建筑多好看,后来有一些建筑消失了,有一些有记忆、有一些已经忘了,是一种遗憾。”周力说,有些记录不一定马上能体现出价值和用处,但时间会告诉大家它们的价值在哪里。一张当下觉得寻常的照片,未来可能就是一份珍贵的史料。

在上海,像周力这样的老建筑爱好者还有很多。他们中的许多人会不定期地组织一些老建筑行走活动,邀请同好者免费参加,只为向更多人分享其中的故事。今年上海旅游节期间,上海各区都推选出了各自的“建筑可阅读”宣传大使,周力是其中之一。其他15个区的宣传大使中,有纪念馆的宣教负责人,有高级导游,有教授学者,也有城市建筑规划师等。他们就像一枚枚“种子”,用自己对老建筑的热情去影响身边的人,吸引更多人关注建筑背后的温度和厚度。

周力在上海文庙   董天晔 摄

题图为上海文庙内部景观。董天晔 摄  视频摄制:董天晔 本文图片除注明外均周力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8)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