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长三角 > 华东局 > 文章详情
长三角第一个创新委有多创新?
分享至:
 (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江南 2020-08-19 10:31
摘要:作为南京创新名城建设的一支“尖刀连”

8月10日上午,南京市委创新委办公新址正式揭牌。一周后,记者在办公新址看到,揭牌仪式上留下的大红花依然挂在“南京市委创新委员会”的牌子上,鲜艳簇新,它俨然已成为这座城市流动的血液,奔腾不息,创新不止。

筹谋深远,三年筹划将刷新城市气质

今年1月2日,在2020南京创新名城建设推进大会上,市委创新委宣布成立。5月6日下午,南京市委创新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南京市创新委领导班子成员在该委员会的首次例会上亮相,由市委书记、市长挂帅,这在各地的“创新委”中,还是独一个。

成立创新委,可以算是南京市委的一大创新,这一举措极大的优化创新治理体系,提升创新治理能力。

从表面上看,创新委的成立要从今年年初说起。但其实,这一创举却可追溯于三年前。2017年底,南京开始实施121战略,即建设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打造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构建一流创新生态体系。这一战略直接拉开了南京建设创新名城的序幕。从2018年开始,南京连续三年将新年“第一会”和市委“1号文件”同时聚焦于“创新名城”这个主题,期冀让“创新”成为南京最鲜明的城市气质、最显著的城市标识。 

简言之,创新委相当于是科技创新领域的发改委。通过成立创新委,南京市的创新名城建设正从1.0版本向2.0版本深入推进。据了解,目前,南京各个区都设立了区一级的创新委,自上而下持续推动创新名城建设体系的深化和完善。

“新”火相传,创新名城建设成效显著

虽是新生机构,但厚植于南京的创新名城建设,创新委基底动力极具强劲。

目前,创新名城建设主要创新指标企稳向好态势更加明显,企业培育、新研机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成果转化、大学生就业、知识产权、金融创投等七个方面指标已达到或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一是企业培育。1-6月份,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达到6876家,同比增长39.73 %;高企第一批申报1608家,第二批拟申报2100家左右,增长28.52%;新增上市公司8家,新增独角兽企业3家、培育独角兽企业31家、瞪羚企业179家;摸排规上企业重点培育对象1083家。

二是新研机构。1-7月份,新签约新型研发机构95家、累计签约373家,新增孵化引进企业2389家,累计近6000家,同比增幅近90%,设立天使基金规模超过72亿元。

三是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6月份,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额275.8亿元,同比增长34.6%。

四是成果转化。1-7月份,全市共认定登记技术合同11024项,成交额达441.25亿元,成交额同比增长36%,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8%。

五是大学生就业。1-7月份,全市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20.62万人,扶持大学生创业3720人。

六是知识产权。1-6月份,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4.74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63052件,PCT专利申请1455件,同比增长146.2%;有效注册商标301211件,同比增长33.6%。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发明专利授权量、PCT专利申请量等6项指标位居全省第一。

七是金融创投。1-6月份,科技银行累计对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5611笔,金额157亿元;金服平台累计入库企业超2万家,服务企业融资规模近650亿元。

今年以来,创新名城建设工作在南京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认真贯彻创新名城建设推进大会精神,按照“两手抓、两不误、双胜利”的要求,克服疫情影响,增强攻坚韧性,提升工作质效,围绕“谋、调、督”发挥作用,按照“统、抓、推、督、实”工作要求,不断优化工作机制,通过周例会、专题调度会、调研走访、统计监测、考核通报等制度,抓统筹协调、抓督查推进、抓氛围营造,全力推进创新周活动举办、高成长性企业培育、新研机构质量提升、高新园区改革发展、重大平台建设、人才招引集聚、科创金融支撑、创新名城宣传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创新名城建设不断走深走实,有力支撑了全市高质量发展。

破壁无境,创新的工作就要创新干

 采访时,记者听到办公人员反复提到的一句话就是:“眼界宽、压力大”。

这六个字,道出了创新委创新之路的拦路虎与前瞻的创新眼光、魄力。

创新用人机,市委创新委现有工作人员20名左右,大部分是“80后”、“90后”,其中“90后”占到1/3。”在这支队伍中,既有在该系统经验丰富的“老兵”,也有之前负责人才工作的“80”后,其中更不乏一大批“90后”的工作人员。

经批复,创新委办公室设有综合协调处、规划和政策处、督查推进处等3个处室,共有15个行政编制。记者了解到,南京市委创新委办公室挂靠在南京市科技局,创新委不设财务、人事等常规性部门。创新委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一部分是编办批复的进编人员,一部分是各版块部门的抽调人员。这样的用人制度与“两落地一融合”推进办公室的相关制度一脉相承。“两落地一融合”即科技成果项目落地、新型研发机构落地,校地融合发展,是南京创新名城建设的头号工程。2017年10月,南京成立“两落地一融合”推进办公室后,从政府部门、园区、高校抽调精兵强将集中办公。

如此开放式的用人机制相对灵活,轻装上阵,重心就是干业务。一方面创新委办公室要推进创新名城建设,另一方面也要作为干部培养的摇篮,未来创新委办公室的干部将作为南京创新名城建设的一支“尖刀连”。

此外,创新委群策群力打通前行阻碍。三年时间,南京在破除科技成果转化体制障碍方面逐渐走出了一条新路,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经济增长方式。上半年,南京经济总量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进入全国前十,地区生产总值达6612.35亿元,同比增长2.2%,高于全国3.8个百分点。

在今年的南京创新周上,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在紫金山创新大会上提到:“在南京,你能感受随处散发的创新味道。”在创新委这个创新机构里,创新的味道似乎更为浓郁,也必将塑造更有创新气质的名城南京。

栏目主编:孔令君 文字编辑:陈抒怡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