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十二公民 > 文章详情
上海老城厢明代绞圈房乔家路“修仁堂”,能否成为海派文化活化石
分享至:
 (17)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海燕 2020-08-18 13:50
摘要:修仁堂是明代留下的绞圈房,有着500年前上海古代绞圈房院落的完整实例,是上海目前发现保留下来的最早的绞圈房。

一条乔家路半壁老城厢,乔家路273号(近凝和路口)的修仁堂,是明朝乔氏家族搬迁上海后建造的第一间住宅。

上海高级建筑师徐大纬现场调查,并结合无人机近距离拍摄的修仁堂照片判断:修仁堂是明代留下的绞圈房,有着500年前上海古代绞圈房院落的完整实例,是上海目前发现保留下来的最早的绞圈房。如果将之保护修缮,这里将成为展示海派文化的活化石。

无人机航拍图中的修仁堂

上海作家倪祖敏曾出生于修仁堂。他在《乔家路》中曾写道:“这不仅是一座明代时期的大宅院,而且还是乔氏家族落脚邑城最先建造的住宅建筑。”

他对修仁堂作过细致的描写,“前院落的两边都是平房......,修仁堂的后院落有二层楼的厢房。前后两个院落分别有两个高大门斗。门斗上有古代士兵持刀舞枪的泥塑。当两扇厚厚的黑漆木门关闭时,可以从门斗的墙洞里拉出一根四方方的二、三米长,10公分粗的门栓......。”

徐大纬是徐寿玄孙女、上海高级建筑师,多年来一直从事上海绞圈房子的研究,著有《民居钩沉 上海绞圈房探赜》。她对乔家路一带的建筑非常熟悉,也多次到现场探访,根据书中记载和现场调研,徐大纬判断,修仁堂是典型的上海绞圈房。

为了证实这个判断,她还参考了无人机的航拍图。“采用了无人机的航拍技术,从空中俯瞰合院民居屋顶的形态就可以分析出合院民居的类别,究竟是江南民居还是绞圈房,一目了然。”

最近,上海古建筑摄影家寿幼森用无人机近距离拍摄了的修仁堂鸟瞰照片。徐大纬展示了这些航拍照。在照片里,修仁堂呈现出一番古代街巷制的典型场景。沿乔家路是一排店铺,后面是带仪门的第一进宅院,中间为客厅,两侧为厢房,均为一层,是标准的一正两厢院落,再后面是第二进宅院,两侧厢房和中间客厅均为二层,也是标准的一正两厢院落。

修仁堂的平面布局

“修仁堂是两进的明代上海四合院。”徐大纬说,从修仁堂的航拍图中不难看出,它的屋面结构具有三面绞接而且双坡的特点,这完全符合绞圈房的基本特征,据此可以确定地处市中心的修仁堂是一座难得的明代绞圈房。

拥有500年前上海古代绞圈房院落的完整实例

乔家路原名为“乔家浜”,“店铺—住宅—住宅”这种沿河的开店模式是江南水乡最常见的古代城镇街巷制布局。

三林古镇老街街巷式布局

徐大纬拿出天地图(上海V3.2版)1948年历史影像航拍图,“三林古镇老街就是这种‘前店后宅’或者‘前店后工场’的布局。上海龙华镇、法华镇、程家桥镇和虹桥镇等也是同样的布局!”她表示,这种布局在江南城镇已经延续了千百年的历史,而修仁堂正是这种“鱼骨状”和“非字型”的街巷制布局的一个缩影。

这要从上海民居演变史说起。一条自北向南的“古冈身带”把上海一分为二,同时也把上海的主要合院民居类型分成了两个大类。

古冈身带把上海一分为二

冈身以西的地域(今日松江、青浦和金山所在地),成陆早,考古工作者挖掘出大量的文物,例如马桥文化、广富林文化、良渚文化、松泽文化和马家浜文化等,当地人的方言口音与姑苏地区和浙北地区的口音接近。

松江石湖荡落戗屋

松江泗泾镇的江南民居

当地农村的合院民居为落戗屋,有三合院也有四合院,农舍的屋顶样式接近皇式建筑的庑殿顶,高大气派。而城镇则普遍是白墙黛瓦、黑漆大门的典型江南传统院落式合院民居,在金山枫泾古镇的北大街、松江秀南街和泗泾方安塔下至今还保留了一大片古民居聚落,这样的院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两侧厢房的屋顶一律都是单面坡水的,房屋建筑学中称为“单坡屋顶”。

无锡小娄巷古民居聚落

而冈身以东的地域(今日闵行、浦东、嘉定和宝山等所在地),成陆较晚,当地人的方言口音主要是浦东口音。该地域农村和城镇的合院民居相对简单,只有上海绞圈房这一种合院民居形制。

“现今的上海市区坐落在‘古冈身带’以东的唐代海塘线上。”徐大纬说,古代的上海浜河纵横,到处是沼泽淤泥,至今地耐力较差,房屋沉降量大;气候条件也比较恶劣,常年经受台风暴雨的侵袭,加上海盗湖匪的打劫,所以,一种自重轻且抗风排雨功能更好的双坡排水屋顶木结构合院,应运而生,它就是上海绞圈房。

川沙王桥路陶长青宅航拍

而上海绞圈房最大的特点就是屋顶的结构形态,它们是三面或四面绞接而且双坡下水的,也即房屋建筑学所称的“双坡屋顶”。徐大纬说,修仁堂的屋面结构就具有三面绞接而且双坡的特点,这完全符合绞圈房的基本特征。

修仁堂是绞接双坡屋顶

不仅如此,徐大纬通过调查发现,修仁堂第二进的穿斗式木结构建造的两层三合院落,更是业内苦苦寻觅四十年的上海早期石库门的源头。作为明代留下的绞圈房,它传承了中国传统四合院民居和江南传统院落式民居的精髓,是500年前上海古代绞圈房院落的完整实例,弥足珍贵。

但由于年代久远,破烂不堪,卖相不佳,加上目前绞圈房的研究和学术研讨不够深入,修仁堂目前还没有被列入保护建筑名录。记者现场看到,修仁堂的大门已经被封堵,目前正处在拆迁阶段。

徐大纬认为,如果能将修仁堂保护修缮,将来可以成为市中心的一处展示馆,为上海市民提供一个观摩和学习上海民居史、绞圈房史和上海海派文化活化石的场所。

题图来源:徐大纬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