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熊月之:“孙中山”这个名字世人皆知,但你知道它是在上海诞生的吗?
分享至:
 (61)
 (4)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熊月之 2020-08-08 06:31
摘要:上海对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学术生涯、个人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关键的、决定性影响。

【编者按】上海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生命中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作为孙中山的人脉渊薮、革命基地、广阔舞台和安全家园,这座城市留下了他革命、工作、生活的丰富遗存和印痕,是他名副其实的第二故乡。今年是孙中山先生逝世95周年,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所建立的历史功勋,弘扬其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由上海市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海宋庆龄研究会、上海市档案馆联合主办,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承办的“上海城市记忆中的孙中山——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95周年文物文献展”,将于8月11日在上海市档案馆(外滩馆)开幕。“思想汇”栏目与展览主办方合作推出“上海城市记忆中的孙中山”系列文章,邀请三位历史学专家讲述孙中山与上海这座城市的渊源,今日刊发第一篇


孙中山是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上海是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城市。一个人与一座城市内涵的一致性,使得这座城市对这个人容易发生影响力,也使得这个人对于这座城市容易产生适应性。多种因素的复杂影响,使得上海对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学术生涯、个人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关键的、决定性影响。虎啸生风,风助虎威,用风、虎关系形容上海对于孙中山的意义,庶几近之。

“孙中山”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上海是孙中山投身政治活动的起步地。1894年,他在上海辗转联系、结识陆皓东、王韬、郑观应、盛宙怀、宋耀如等人,并通过盛宙怀联系上盛宣怀,由此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尽管没有见到李鸿章,但上书一事,却是孙中山投身政治活动并产生思想演变的重要一环,《上李傅相书》在同年出版的《万国公报》上得以发表。结识宋耀如,更是对孙中山的革命事业、个人生活有着重要意义。其时上海人文荟萃,上述陆(香山人)、王(苏州人)、郑(香山人)、盛(常州人)、宋(文昌人)等,没有一个是上海本地人,亦没有一个是等闲之辈,孙中山能在一个城市联系、结识那么多时彦名流,这便是上海海纳百川城市品格的魅力所在。

上海是最早宣传孙中山领袖地位的城市。1903年,章士钊在上海据宫崎寅藏所著《三十三年落花梦》中有关孙中山事迹的内容,译编出版《孙逸仙》一书。当时还在狱中的章太炎,为此书题词“索虏昌狂泯禹绩,有赤帝子断其嗌。掩迹郑洪为民辟,四百兆人视兹册”,称颂孙是揭竿而起的刘邦式英雄(赤帝),反清功劳胜过郑成功、洪秀全,是四亿人民共同拥戴的领袖(民辟)。那时,中国同盟会还没有成立,孙中山还没有在组织上成为革命领袖,上海革命党人已如此宣传,这对于孙中山日后领袖地位的确立,无疑有着率先树旗的意义。就在这本《孙逸仙》中,章士钊误将“孙文”(中文姓名)和“中山樵”(日文名)嫁接在一起,译为“孙中山”。由此,“孙中山”的名字第一次被创造出来,第一次出现在中文读物中。所以,上海是“孙中山”名字的诞生地。

历史上的“真假孙中山”

孙中山在不知不觉中成了上海反清革命高潮的激发者。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创刊于1896年的《苏报》原是比较温和的报纸,经章士钊接办以后,革命态度一下子激昂起来。苏报馆主陈范非常紧张,担心由此惹祸,决意辞退章士钊。就在这时,一个自称孙中山的人(后来查明,真实姓名叫钱宝仁,是个江湖骗子),悄悄地向陈范表示,坚决支持《苏报》宣传革命。陈范一向崇敬孙中山,信以为真,态度发生一百八十度变化,放手让章士钊去宣传革命。于是,章太炎鼓吹革命的文字,为邹容《革命军》所写的序言,都陆续发布出来,并导致了震惊中外的“苏报案”发生。

不仅如此,这个由钱宝仁假扮的“孙中山”,到张园演说,满口“革命!革命!”引得听众如醉如痴。当时,孙中山虽然名满天下,但张园里那些听众并未见过他本人,不知道孙中山是何模样。所以,听众们都以为确是孙中山来沪演说。当年的听众之一黄炎培,曾有诗咏道:“味莼园里吼狮声,最早词坛识伟人。听取批评清政治,大群革命种深根。”其实,孙中山在1911年以前,是清政府通缉的对象,根本没到张园演说过。上海发生的这些与他有关的事,孙中山本人也压根儿不知道。演说的“孙中山”是假扮的,但孙中山的影响是真的,“苏报案”也确实是在孙中山的影响下发生的——这段历史,比电视剧更生动有趣!

上海是辛亥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城市

孙中山在晚清从事革命活动期间,上海是提供经费最多的城市。除了海外华侨,国内为孙中山提供支援最多的是两个人,分别是宋耀如与张静江,两人的经费基地都在上海。

上海还是辛亥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城市,也是支持新生革命政权的重要城市。武昌起义爆发后,遭到清军残酷镇压,民军一度岌岌可危。是上海的起义成功,以及由上海带动苏州、杭州的独立,南京的光复,才使得全国性反清起义获得最终胜利。上海在反清革命斗争中,起着扭转乾坤的作用。新生的革命政权成立以后,其经费也主要靠上海革命党筹集。

民国时期,孙中山事实上是以上海为革命基地。1912年元旦,他是从上海北站出发,到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行前,上海各界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会。辛亥革命失败后,他是在上海举起了反袁的“二次革命”旗帜。日后,他在广东、西南一带活动不顺或困顿时,也会退居上海。他的重要著作《建国方略》是在上海完成的。他与宋庆龄结婚,在上海度过了一生中最为温馨安定的家庭生活。上海不光是孙中山家庭生活的处所,也是他安顿心灵的处所,不是故乡,胜似故乡。

拥有开放、创新、包容等城市品格的上海,为孙中山革命活动创造了必要的、比较理想的环境,孙中山的活动又从多方面丰富了上海城市品格的内涵。这便是上海这座城市与一代伟人孙中山之间的关系。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孙中山研究会会长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周丹旎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4)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