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上观学习 > 文章详情
学好“四史”,回答好“爱国三问”
分享至:
 (5)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宋黔晖 2020-07-27 06:23
摘要:奋斗是对祖国最长情的告白!担当是对历史最真诚的告慰!

历史这位“最好的老师”可以传授历史知识、总结历史经验与规律、涵养历史思维,最本源的还在于赋予我们精神的力量。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学习历史会产生许多疑问:回顾中华民族的历史,为什么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回顾党的历史,为什么我们党在那么弱小的情况下能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在腥风血雨中能够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回顾新中国带领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为什么能够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答案可以有许多,其中一条就是为民族谋复兴、为国家谋富强、为人民谋幸福的情怀担当。毛泽东曾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李大钊也讲,“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学习“四史”,需要从历史中汲取一种雄健的精神,获得一种超越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兰考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参观时说:“我们要深入思考一个问题:焦裕禄在兰考工作时间并不长,但给我们留下这么多精神财富,我们应该给后人留下什么样的精神财富?”2019年他在长征出发地江西于都一连问了三个问题:“长征中能活下来的有多少人?红军战士靠的是什么?图的是什么呢?”

爱国是第一位的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提到:“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气节也好,人格也好,爱国是第一位的。”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救亡图存、实现民族复兴,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但无论是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技术变革的洋务运动,还是推行制度变革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都失败了。原因可能有很多,其中有一条很关键,如梁启超在《中国积弱溯源论》中所言:“是故吾国民之大患,在于不知国家为何物。”孙中山在《建国方略·社会建设·自序》中也指出:“中国四万万之众,等于一盘散沙。”而正是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的第一次全面觉醒,涌现了一批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积极探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新的先进分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奠定了基础。

99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75年前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曾颇为悲壮地描述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四一二”大屠杀白色恐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绝杀。他们从地上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他号召全体党员:“成千上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6月24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重提这段话与大家重温。

红色政权来之不易。自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10月浴血奋战28年,仅中共党员就约有370万人在革命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平均下来每天约有370名共产党员牺牲。自1934年10月17日中央红军被迫长征至1936年10月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四路红军出发时总人数为20.6万,沿途补充1.7万,到结束时共保留下来5.7万。1931年开始的14年间,数以百万计的日本侵略军大举深入中国国土,“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无数中国人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甚至生命,伤亡人数超过3500万,取得了百年来中国人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巴金写道:“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

新中国来之不易。为了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先后入朝参战的部队达290万人,不少指战员尸骨埋于异国他乡。他们中间有邱少云、黄继光、杨根思、孙正元、毛岸英,而更多的是我们叫不上名字的普通一兵。但这场战争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1949年8月到1955年11月,为了报效祖国,一大批在海外学习、工作的科学家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挠回国,从西方归来的高级知识分子多达1536人。其中有我们熟悉的钱学森、郭永怀、邓稼先等“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们,为使祖国拥有大国震慑,隐姓埋名几十年,身居大漠搞研发。1955年,为了国家发展,6000多名交通大学师生打起背包就出发,从上海来到西安建设西安交通大学。总书记评价说,“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74岁高龄时推动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国内改革的深入,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加上苏东剧变,国际共产主义陷入低潮,中国未来还要不要继续改革开放成为大家争论的议题。88岁的他走访深圳、珠海、广州、上海等地,留下了著名的“南方谈话”:“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给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指明了方向。是什么样的精神动力支持他?他回答:“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新时代回答好“爱国三问”

中华民族历经沧桑100多年,终于迎来了强起来的新时代,这个时代,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而且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至少要伴随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从“四史”学习中感悟到的爱国情怀,将成为重要的精神力量支撑我们做好自己的事情,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首先回答好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的爱国三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用自己的宣誓抒发中华儿女对民族、对祖国、对人民的认同与热爱。总书记说这“三问”“既是历史之问,也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我们就要把这个事情做好。”其次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爱国是具体的,不仅需要情怀,更需要本领。需要我们有战略定力,做到在各种重大斗争考验面前“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有科学预判能力,能够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有斗争艺术,注重策略方法。第三要在平凡中造就伟大的不平凡。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勤勤恳恳为民、脚踏实地工作、兢兢业业做事,在普通中写就伟大。进入新时代,无论是科技领域的黄大年、南仁东、罗阳等科学家,还是坚守两个足球场大的开山岛32年的民兵王继才,还是放弃大城市工作机会,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的黄文秀,还有就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病毒疫情中的“最美逆行者”、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们。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其中负重前行的“人”是谁呢?是每一个心中装着爱国情怀、坚守在平凡岗位的你我他!这世上没有超级英雄,不过是无数人都在发光,然后萤火汇成星河。

奋斗是对祖国最长情的告白!担当是对历史最真诚的告慰!

栏目主编:王多 题图来源:新华社 资料图 图片编辑:项建英
作者单位:中共杨浦区委党校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