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天下 > 时事 > 文章详情
【地评线】坚定不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分享至:
 (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北方网 2020-07-13 19:48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提出了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全书19个专题中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容尤为丰富,除专题九中专门收录了8篇文章外,在其他专题中也有多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的文章。这些文章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对做好经济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和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冲击的形势下,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深入领会精髓要义,对我们坚定不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深刻认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性

  我国经济必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经济发展经验、深刻认识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判断和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就是我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的,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237页)

  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有其必然性,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也是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期,我们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以适应科技新变化、人民新需要,形成优势高效多样化的供给体系,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二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三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经济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上升不是线性的,量积累到一定阶段,必须转向质的提升,我国经济发展也要遵循这一规律。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密切相连。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经济再次来到十字路口。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持续蔓延,贸易和投资争端加剧,全球产业格局和金融稳定受到冲击,世界经济运行风险和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国际投资者信心明显不足。”(《合力打造高质量世界经济》,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473页)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之道在于尊重客观规律,把握发展大势,胸怀共同未来,“合力打造高质量世界经济”。

  二、全面把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内涵

  高质量发展是全新的发展思路,必须深刻理解其内涵。习近平总书记从四个维度系统阐释了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内涵,为我们进一步认识什么样的发展才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从发展理念的维度看高质量发展。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新发展理念是检验我们发展思路、发展政策是否符合高质量要求的“指挥棒”“红绿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238页)

  从供求关系维度看高质量发展。在市场经济中,供给和需求体现市场经济运行层面基本关系,二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高质量发展在供求关系上的表现:“从供给看,高质量发展应该实现产业体系比较完整,生产组织方式网络化智能化,创新力、需求捕捉力、品牌影响力、核心竞争力强,产品和服务质量高。从需求看,高质量发展应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需求,这种需求又引领供给体系和结构的变化,供给变革又不断催生新的需求。”(《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238页)

  从生产和分配关系的维度看高质量发展。生产和分配也是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关系,如果说供给和需求关系是市场经济活动的表层关系,那么生产和分配的关系则是市场经济活动的深层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投入产出看,高质量发展应该不断提高劳动效率、资本效率、土地效率、资源效率、环境效率,不断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分配看,高质量发展应该实现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并且充分反映各自按市场评价的贡献。”(《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238-239页)

  从国民经济整体循环的维度看高质量发展。国民经济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它的循环通常体现在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这几个环节和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高质量发展应该实现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循环畅通,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和空间布局比较合理,经济发展比较平稳,不出现大起大落。更明确地说,高质量发展,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239页)

  三、深入理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

  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其核心要义主要包括: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中国特色的经济体系。我国要建设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是西方国家的经济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如期实现。”因此,“我们建设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借鉴发达国家有益做法,更要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240-241页)

  现代化经济体系有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建设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这些重要内容具有很强时代感和针对性,是我们实际工作的指针。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抓住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必须牢牢把握工作主线,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牢牢把握基本路径,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牢牢把握着力点,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牢牢把握制度保障,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239页)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要“充分认识创新是第一动力,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着力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247页)要发挥制度优势,使企业成为创新中的主力军。

  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然包括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256页)因此,要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丰富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个字’的总体要求,反映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丰富内涵。”(《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258页)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反映了农业农村经济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加快优化升级、促进产业融合的新要求。生态宜居反映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升,体现了广大农民对建设美丽家园的追求。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紧迫任务,将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将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主要目的,反映了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坚持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是14亿人口的大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不可能照搬欧美经验,必须探索适合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在农业产业方面,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探索小规模农业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发展新型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他指出:“有一条是我一直强调的,就是农村改革不论怎么改,都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把耕地改少了、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把农民利益损害了。这些底线必须坚守,决不能犯颠覆性错误。”(《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262页)

  五、发挥优势互补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区域经济也提出了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分化态势明显,发展动力极化现象日益突出,比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初步走上了高质量发展之路;也有部分区域发展面临较大困难,比如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空间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也客观上要求区域协调发展。

  一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的增长动力源,进而带动经济总体效率提升,这是经济规律。”(《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 271页)遵循这一规律就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并向优势地区集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二是发挥比较优势。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区域经济发展要发挥比较优势。他指出,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要承载更多产业和人口,发挥价值创造作用;生态功能强的地区要得到有效保护,创造更多生态产品;东北地区国有经济比重较高,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让老企业焕发新活力;黄河流域地区,要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今年4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陕西、山西和内蒙古期间,都明确提出各地要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三是完善空间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区域经济的治理要有“大治理”理念,比如针对推动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他指出:“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377页)

  六、坚持合作共赢合力打造高质量的世界经济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世界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日益密切。习近平总书记就推动世界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

  一是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世界经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不平衡是当今世界最大的不平衡。”(《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493页)“当今世界面临的各种难题,追根溯源都与发展鸿沟、发展赤字有关。”(《合力打造高质量世界经济》,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475页)因此,“我们要提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实现各国经济社会协同进步,解决发展不平衡带来的问题,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共同繁荣。”(《弘扬“上海精神”,构建命运共同体》,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441页)

  二是以创新挖掘增长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未来10年,将是世界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10年,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信息、生物技术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积聚力量,催生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给全球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金砖国家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建设性作用》,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444-445页)为此,“我们要找准切入点,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通过发展数字经济、促进互联互通、完善社会保障措施等……提升经济运行效率和韧性,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合力打造高质量世界经济》,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474页)

  三是以开放推动合作共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必经之路,多边贸易体制为各国带来了共同机遇。“我们应该把握时代大势,客观认识世界发展变化,以负责任、合规矩的方式应对新情况新挑战。”(《为国际社会找到有效经济治理思路》,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456页)要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经济霸权主义,共同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让共建“一带一路”更好惠及各国人民。

  四是以规则完善全球治理。当前,全球经济治理的最突出问题是逆全球化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显现,以规则为基础加强全球治理是实现稳定发展的必要前提。我们应该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作者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栏目主编:顾万全 张武 文字编辑:卢晓川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