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产业观察 > 文章详情
上海持续做好全球AI企业“店小二”,推动这一优势产业再进一步
分享至:
 (40)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刘锟 2020-07-11 11:28
摘要:剑指2025年,上海人工智能发展总体水平将跻身国际领先行列。

面对疫情,上海的人工智能不但经受住了考验,而且彰显出超强的爆发力。

AI自身产值逆势上涨的同时,更融合到医疗、教育、工业、商务、自动驾驶等领域,助力线新经济走出完美“上扬曲线”。在上海市相关政府部门看来,这得益于上海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先行一步。尤其是,三年前在人工智能大会上首提“高地”目标后,上海人工智能被列入优先发展战略,进入发展快车道。未来,在上海,作为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将如何推动这一优势产业再进一步?值得各方期待。

四大先发优势已形成

疫情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冲击,也带来新的机遇,人工智能在抗疫中得到深度应用。“可以说,疫情防控是AI商业化应用的加速器;而5G商用是联结器,使得各种AI想象能够走出实验室,得以落地;科创板将是AI企业创新创业的催化剂,AI新浪潮将由此引发。”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陈鸣波对于人工智能新浪潮这样判断。

建设人工智能“上海高地”,是国家交给上海的重任。

经过两年多努力,上海已形成四方面的先发优势:技术上,创新浓度不断提升,脑智工程、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等抢先布局,在人工智能算法、芯片等领域已形成一股“上海力量”。下一步,有条件率先攻克“脑机接口”,这将是世界人工智能界久盼而未决的大事件。

坚持引进和培育并举,上海已基本形成“行业龙头+独角兽+隐形冠军”的企业梯度。一组数据显示,人工智能核心企业1100多家,核心产值规模近1500亿元,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全国遥遥领先。

赋能深度持续提升。陈鸣波表示,作为超大城市,上海有丰富的应用场景、海量的数据优势、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双千兆之城”,持续面向全球开放场景“揭榜挂帅”,率先走出“以应用带产业、以产业促应用”的发展新路子。

AI生态上,人才厚度日益增强。目前,上海AI从业人员超过10万,占国内1/3,其中1/3是“80后”“90后”。上海人工智能100强企业创始人中,近半数获得过国际顶级技术奖项或曾在海外学习工作。“年轻、国际化已经成为上海AI人才独树一帜的风格。”陈鸣波说。

赋能百业效应凸显

今年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开幕前的上海人工智能战略咨询专家会议上,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明确表示,“我们不只看人工智能产业本身的产值有多高,更要看‘赋能百业’的效应有多大。”如今,上海已经形成一批应用标杆,趟出了一条新路子。

譬如,在自动驾驶领域,自2018年3月在国内率先发放自动驾驶公共道路测试牌照以来,目前已开放公开测试道路130.3公里,包括嘉定53.6公里、临港26.1公里、东海大桥40.7公里和奉贤7.8公里,涵盖城市主干道、城市次干道、产业园区主干道等多种道路交通环境,率先形成了乘用车自动驾驶测试示范基地和商用车自动驾驶测试示范基地联动发展的新格局。据上海市交通委副主任董爱华透露,市交通委正进一步研究推进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交通的融合,聚焦商用车货运场景、智能重卡队列行驶场景和自主停车场景等优先级应用场景,优化开放道路测试规划布局。

上海正在探索城市运营“一网统管”,1.0版本已经在市区街镇有所应用。上海市住建委城市管理处副处长王明强透露,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已经纳入260TB(太字节)数据,包括1495万个城市部件、2.68万公里地下管线、5000多个建筑工地、1.4万多个住宅小区、3000多处历保建筑。也开发了一些典型AI应用场景,比如深基坑、违建治理、保护建筑、架空线入地、燃气安全、群租治理、渣土管理、工地安全等。

商务领域,借力人工智能,大批资源配置能力强的电子商务领军正在上海茁壮成长。上海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智能客服、推荐引擎、内容搜索和智能预测等AI技术已在电子商务领域深度赋能。疫情中冒出的智能化终端,已经成为赋能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人工智能在智能快件箱、生鲜前置仓、快递物流智脑中心等新基建中正释放强大动能,在布局选址、库存管理、运输配送和物流数据分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教育领域,疫情暴发后,上海教育系统3月2日正式开展在线教育,保证同学们学业延续。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李永智表示,下一步将充分挖掘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潜在革命性作用,“以上海大规模在线智慧学习平台为基础,建设一体化的智能教育平台,以智能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教育评价体系。”同时,打破数据壁垒,实现线上线下教育的学习数据融通,加大对学习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助力实现因材施教。

人工智能“赋能为王”。截至目前,上海已累计开放场景30个,涉及医疗、教育、文旅、城市管理、司法、金融等十大领域。今天的大会闭幕式上,新一批人工智能场景将发布,采取“揭榜挂帅”机制,向世界人工智能企业发出英雄帖。

做好“店小二”“护卫队”

当前,尤其是疫情后经济社会将加速数字化,与之相对应,产业数字化转型和城市智能化发展将是AI最大的市场机会。

未来怎样结合上海的特点来发展人工智能?

上海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已有“先发优势”,关键要转化为“发展胜势”,做大产业规模,做强产业竞争力。首先要依托传统产业优势,建设六大重点产业集群。具体而言,培育壮大智能驾驶、智能机器人、智能硬件为重点的新兴产业集群,着力提高以智能传感器、智能芯片、智能软件为重点的产业基础能力。聚焦浦东张江、临港新片区、徐汇滨江、闵行马桥“四大”重点区域,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到2025年,AI核心产业产值达到2500亿元。

同时,全力落实“上海方案”,围绕人工智能发展三大要素“数据、算法、算力”,建设全球数据港、开源算法平台、超算中心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培育20家龙头企业。

AI产业发展,企业的能动性是关键,也离不开政府的引导,简言之,做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老娘舅、护卫队。

比如,针对AI企业面临的“三融”突出难题。上海将大力推进“浦江之光”行动计划,辅导支持AI企业申报科创板,解决融资难;通过促进“大中小企业”合作,拓宽AI技术本地化深度应用,解决融合难;着力发挥上海优势,打通AI+5G、AI+IC全产业链,激发创新及应用的叠加效应,解决融通难。

陈鸣波说,虽然创新不可避免会遇到政策制度障碍,但上海政府已下决心给予人工智能发展最优成长环境,比如宽容监管,探索“沙盒监管”模式,先创新后监管;比如公共数据开放,已出台国内首部针对公共数据开放的地方政府规章,对于公共数据“应开放、尽开放”,为AI企业供足数据燃料。

踏着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的热浪,上海人工智能再次站上新起点。剑指2025年,上海人工智能发展总体水平将跻身国际领先行列。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