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城事更新 > 文章详情
上海4万多台电梯加装“眼睛”“大脑”,乘客被困1分钟自动预警
分享至:
 (10)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陈玺撼 2020-07-07 19:53
摘要:上海取消了15天一次的例行维保,推出电梯按需维保政策,这是全国首个省级层面发布的电梯维保模式改革政策。

乘客被困电梯后,不用大呼小叫,有“智慧”的电梯会通过图像识别等技术自主判断情况并发送预警。不到两分钟,救援单位就能收到乘客被困的警报。

7月7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宣布,上海市智慧电梯平台已接入上海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平台。首批4万余台加装了远程监测装置的电梯,将用“大脑”解决市民广泛关注的电梯困人等紧急情况。

电梯困人才1分钟,维保单位已知道

11时15分,记者来到枫林路上的上海市城市网格化管理综合指挥中心。

指挥中心大屏幕上,上海26.84万台电梯中,纳入实时监控的48813台电梯一目了然,可随时查看某一台的具体信息。

数据显示:7月7日上午,这些电梯共出现故障172次、乘客不文明行为(比如骑电瓶车乘坐电梯,或用四肢阻挡电梯门等)7829次。

指挥中心还联合小区进行了一次电梯困人演练。在东大名路1062弄1号,一名乘客被“困”电梯间。1分钟后,相关预警信息就出现在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

同时,上海市智慧电梯平台通过电梯基础数据库及地理信息锁定故障电梯,自动生成应急救援工单,将电梯困人信息通知到故障电梯的维保单位,并同步告知上一次负责维保该电梯的人员,要求他们立即赶往现场。

等待救援的过程中,智慧电梯不断“安慰”被困乘客。一方面,安装于电梯轿厢内的“云梯维小保”智慧电梯终端屏幕显示,维保人员距离此处0.216公里,预计6分钟内到达。另一方面,智慧电梯终端反复播放被困时的安全常识和正确的求救流程。

如果电梯内信号情况较为理想,维保人员可以通过智慧电梯终端,与被困乘客视频“聊天”。

“电梯越来越‘聪明’了!”上海仪电溯源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王烨表示,如今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的充分运用,颠覆了电话求救、人工派单等传统的应急处置方式,转变为自动监测、主动发现并通过后台系统调度的智能化方式,大幅缩短了电梯应急救援时间,提高了救援效率。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副处长王志刚表示,上海市智慧电梯平台接入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平台后,还新增了一项重点的“兜底”功能:在救援人员调度失败或救援人员无法及时完成救援时,“一网统管”平台将通知故障电梯所在街镇和网格,协调网格内的市场监管所、房办、平安办、居委等相关部门参与处置。

此外,上海市智慧电梯平台还将对应急处置的全过程进行记录和评价,督促电梯维保单位规范救援流程,提高服务质量。不规范的救援行为将影响电梯维保单位的信用评价。

取消15天一次例行维保,按需维保

“聪明”的电梯不仅能辨认是否有人被困在电梯里,还会在“身体不适”时主动发出需要维保的信号。

“结合这项科技,上海的电梯就能实现‘按需维保’。”王志刚表示,“按需维保”是根据电梯的安全状况和运行工况,以提高电梯安全性、可靠性为目标,科学确定电梯现场维保的项目、内容和周期的一种维保模式。

据透露,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已发布《关于开展电梯维保方式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取消了15天一次的例行维保,推出电梯按需维保政策,这是全国首个省级层面发布的电梯维保模式改革政策。

具有能实施远程监测管理的企业平台并采用信息化系统开展电梯维保工作的电梯维保企业,可通过自我承诺的方式,自愿参加成为按需维保试点企业。同时,实施按需维保的电梯需经使用单位同意,投保电梯安全责任保险,并配备远程监测装置。

目前,上海电梯正从“例行维保”向“全天候监测+针对性维保”转变,从“重维保过程”向“重维保效果”转变。

实施按需维保后,将使电梯维保从原本每15天一次的例行维保,转变为“全天候监测+针对性维保”,可以有效减少电梯发生故障的可能。

疫情防控期间,按需维保已初试牛刀。上海三菱电梯选取了中海馨园、中海瀛台等多个代表性住宅项目试点开展按需维保。今年2月以来,这些小区的电梯各项运行数据保持平稳、故障率稳中有降。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表示,下一步将适时公布试点企业名单,并组织开展对试点企业的监督检查和按需维保质量的抽查、评估,并畅通按需维保试点的退出机制。

栏目主编:张奕 题图来源:上海市市场监管局
文中图片:上海市市场监管局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