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国内 > 北京来信 > 文章详情
全球主要都市圈推新规划,强调以人为本、可持续、强核心发展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樊江洪 2020-07-03 11:15
摘要:统计词频分析,发现在区域规划的愿景中,“可持续”被提及6次,“包容性”被提及3次,“有竞争力”“全球的”“健康/有活力”“繁荣”被提及2次,“机会与选择”“多元化”“公平”被提及1次。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日联合发布《国际城市蓝皮书: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20)》。蓝皮书指出,努力建设一个经济繁荣、互联互通、机会均等、职住平衡、包容多元、公平公正、绿色清洁的人类居所,成为世界各大城市群或都市圈战略规划的共同价值取向,“可持续性”不约而同地成为最重要的考量因素。

       上海社科院相关研究人员分析梳理了21世纪以来全球都市圈、城市群发展的理论研究动态和跨界协同规划动向,研究了芝加哥大都市区、纽约大都市区、旧金山湾区、大悉尼区域、巴黎大区、兰斯塔德城市群、东英格兰区域和日本首都圈等的战略发展部署。他们通过对8项规划的愿景进行统计词频分析,发现在区域规划的愿景中,“可持续”被提及6次,“包容性”被提及3次,“有竞争力”“全球的”“健康/有活力”“繁荣”被提及2次,“机会与选择”“多元化”“公平”被提及1次。

       蓝皮书就此指出,可见,无论是为抵御经济的荣枯循环,还是为防范气候和自然灾害,抑或是为了适应持续增加的人口规模所带来的挑战,“可持续性”成为最为重要的考量因素,“包容性”或“多元化”、“机会与选择”、“健康/有活力”,是未来发展多个维度中的三个重要方面。而“有竞争力”与“全球的”这两个关键字彰显了在全球化时代,在一个城市或都市圈接入全球网络的重要性。最后,“繁荣”的城市,必须要“公平”,让各个群体能够获得政府的声音。

       蓝皮书称,为了更好地适应信息网络技术革命和产业革新,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空间失衡发展、社会极化等现实挑战,各大都市圈、城市群在新一轮战略规划上,都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的全球竞争力、吸引力和生活魅力,以此推动整个区域转型升级发展。蓝皮书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屠启宇研究员说,分析研究全球主要都市圈、城市群的规划思路,可以概括为:推进强核心、多组团、多中心、密网络的有机联动与空间协同发展。

       例如,日本东京首都圈提出了基于东京集中化向对流型首都圈转型的发展路径,利用新干线等铁路网以及高速公路网,打造13个由人力、物力、信息等新的流动而聚集形成的“连接点”(战略空间)。大悉尼区域着力转型发展西部绿地城、中部河流城、东部海港城3个城市组团,拟通过新的土地使用与交通模式思路,增强发展的普惠性,提升宜居性、生产力以及可持续性,绝大多数居民能够在30分钟出行距离内获得就业、教育与健康类服务。巴黎大区在2030战略规划中提出,选择高质量的密集化模式,鼓励高强度、紧凑性、多极化,通过提升公共交通服务,在现有地域上实现包容城市的增长,应对区域发展的挑战。

       蓝皮书指出,从全球主要都市圈、城市群的规划内容看,都十分注重基础设施、经济创新、民生服务、文化发展等多元供给。既注重公交、地铁、火车等交通设施的密度化、联通化、网络化、层次化建设,打造全域化链接、均衡化发展、城乡功能互补的对流型经济强劲增长新版图,又注重知识型就业机会、可负担住房配套、市政服务和文化娱乐设施、步行街区、公共空间、混合社区、城市绿色景观、文化遗迹保存等多元供给,旨在最大程度让居民拥有高品质的生活,共享公平的发展机会,实现人与社会之间的包容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良性平衡,保持文化和社会的多样性发展。

       例如,纽约都市圈第四次规划围绕“机构改革、气候变化、交通运输和可负担性住房”四个领域,共采取61项具体的行动计划。芝加哥大都市区的行动计划,涵盖社区、繁荣、环境、治理、交通方式五大主题。日本首都圈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社区老龄化严重”,广域首都圈旨在团结起来,开始采用以广域交通网连接医疗、购物等功能的办法予以应对。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