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纵深 > 文章详情
“600号男神”:面对疫情总是心不定,要提升“自我效能感”
分享至:
 (6)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陈俊珺 2020-06-20 12:11
摘要:无论对个体还是对社会,都要尽快从迷茫的情绪中走出来,树立对未来的信心。

上海市宛平南路600号,是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所在。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医师谢斌在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多次接地气的发言,让他在网络上获得了“600号男神”之称。

在接受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专访时,他就当下人们普遍存在的“心不定”情绪,开出了一些心理处方。



上观新闻:当前,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人们的心理困扰与疫情暴发时期相比,有哪些不同?

谢斌:与疫情暴发初期的恐慌、焦虑,居家战疫期间的烦躁、无聊等情绪状态相比,当前的社会情绪正在回归疫情之前的常态。然而也有一小部分人至今仍未走出各种心理困扰,甚至达到了焦虑症、抑郁症、睡眠障碍等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比如,有人从居家隔离期间的生活作息不规律,逐渐演化成了持续性的严重失眠;也有人从疫情严重时对感染病毒的担心,逐渐发展为无明确原因的坐立不安、心慌胸闷、情绪低落;有些人在各种现实困境的影响下,比如面对就业、子女学习问题或考试、升学等困难时,不良情绪持续无法得到平复。

上观新闻:常见的焦虑情绪与医学上所说的焦虑症区别在哪里?

谢斌:医学上的焦虑,也就是病理性焦虑,在分类上比较复杂,通常要在焦虑后面加上障碍两字。平时大家常说的焦虑,在没有达到疾病诊断标准的情况下,只是一种情绪反应而已,不能作为来看待。两者的主要区别,一是焦虑的症状是否过度,即是否严重到影响日常生活功能、难以自我调适;二是焦虑是否出现在没有明确现实诱因的情况下,且持续两周或更长的时间。

在面临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传染病或者其他重大生活事件的刺激时,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都属于正常反应。当然,也不一定人人都有这种反应。多个调查显示,在疫情最紧张的阶段,公众出现中度以上焦虑和抑郁等情绪反应的比例在35%左右,多数人即便有些反应,也比较轻微。

上观新闻:为什么有的人遇事特别容易焦虑,而有的人却似乎总是很乐天?这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谢斌:这大多与后天的成长环境有关,如家庭环境不良、缺少安全感、长期从事压力较大的职业等。此外也与遗传的性格特征有关。易焦虑的人家族中有同样易焦虑的亲人的概率会高一些。当面对众多观众进行演讲,或参加一个决定自己前途的重要考核时,那些具有焦虑特质的人肯定比没有这种人格特质的人更容易焦虑,或者焦虑表现更严重。

当然,个性容易焦虑与否,并没有好坏的区分,每种性格都有其优势。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接纳自己。在特定情形下,适当的焦虑紧张有助于我们作出趋利避害的行为,更好地保护自己。如学生在考试前、运动员在比赛前适度的焦虑反应,有助于超常发挥。但严重的、持续过长时间的焦虑,或者达到焦虑障碍的程度,就会妨碍正常的活动,需要加以干预了。

此外,对焦虑本身的恐惧,也会对人造成影响。如果对自己的焦虑反应过分在乎,可能会形成恶性循环:越是在意,焦虑就越严重。这其实是一种不良的心理防御机制,可以在专业心理咨询或治疗师的帮助下加以调整。

上观新闻:能否为容易陷入焦虑情绪的人群开一些心灵处方

谢斌:焦虑素质中的先天性影响因素比较难改变,但后天成长环境的影响既然能塑造出焦虑特质,也就可通过努力改造出一个不太焦虑的个体。首先,要对自己易焦虑的事尽量做到有备无患。如果对是否感染病毒过分紧张焦虑,可以多通过权威的渠道了解充分的科学知识,按照专家建议做好个人防护;如果在大庭广众演讲时容易紧张,就要锻炼自己就同一主题反复多讲、多演练,尽量准备充分以提升自信心。

在此基础上,注意力应当转移到其他感兴趣或有助放松的事情上去。比如在考试前容易过分焦虑,就可以比别人提早一些开始考前准备,尽量准备充分一些,临考前练习放松,反复回想既往学习上成功的时刻,或幻想本次考试成功的时刻,找一点有助增进自己信心的小仪式激励自己。这种正性的自我反馈往往对缓解焦虑会有意想不到的作用。此外,平时多主动参与集体活动、坚持运动锻炼等,对改善易焦虑性格也能有所帮助。

千万不要通过消极的防御行为,如沉迷购物、网络游戏,或者滥用酒精、药物等来逃避焦虑或压力。这些做法虽然在短时间里能转移压力,但会带来长远的健康损害,包括心理健康损失。

上观新闻:焦虑到了何种程度,或者说出现哪些情况,应该寻求专业的帮助?

谢斌:从专业角度说,焦虑症状达到前述焦虑障碍诊断标准的程度时,就应当寻求精神卫生专业的帮助。一个较为实用的判断标准就是:焦虑症状持续存在,严重影响到自己或家人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等,通过自身努力无法改善。这种情况下最好去寻求相关专业人士的帮助。除精神科门诊外,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包括线上的心理咨询、热线电话等,都是可以考虑的选择。

上观新闻:大多数人眼下的焦虑感,来源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谢斌:的确。疫情阴影之下,不少人对未来有一种迷茫感,通俗一点说就是心不定这种迷茫来自对疫情发展及其对生产、生活所造成的影响的不确定,对个人生活、学习和工作,甚至对未来感到无法把控。用心理专业的概念来表述,就是自我效能感不足,也就是对自己是否具备条件、有能力去做成某件事的信心不足,对事物的走向和结果感到不确定。

上观新闻:如何走出这种迷茫的心态,找到内心的确定感?

谢斌:迷惘的心态在特定阶段有其合理性,它有助于激发人们进行深刻的思考、冷静的判断、探寻更有效的出路。但如果久久走不出这种状态,一些人可能就会陷入焦虑、抑郁的情绪,从而无法自拔,甚至放纵自我。无论对个体还是对整个社会来说,都要尽快从这种迷茫的情绪中走出来,树立对未来的信心。

树立信心是心理重建的核心,这不是鼓励大家盲目自信,而是要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及时进行建设性的生活重启:接受无法改变的事实;换个角度对自身的现状、可借助的力量、发展前景等做出评价判断;让自己的观念尽量趋向合理而不是好高骛远;列出可以做出的调整和改变,最后通过行动去逐一加以改变。在此过程中,自我效能感或许就能不断得到加强。


栏目主编:龚丹韵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