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浦江眼 > 文章详情
老人去世后15分钟,村干部就到了现场!这里的红白事“静悄悄”又不失人情味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茅冠隽 2020-06-11 18:18
摘要:移风易俗,不是对传统民俗“一刀切”。

农户家中老人病故后,最快赶去现场的是谁?除了子女、亲戚、邻居,在崇明乡村,最快赶到现场的还有村干部。

不久前的一天下午,崇明新村乡新卫村的88岁老人崔静芳因病去世。仅仅过了15分钟,村干部和乡村医生就来到了该户人家里。“老人去世了,我们和你们一样悲痛。现在是特殊时期,我们建议丧事就别大操大办了,豆腐饭也最好实行分餐制,老人遗体最好是第二天就火化,这样对你们本家、对前来奔丧的亲友都好。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们尽管开口。”村干部对老人子女说。

崔静芳的儿子、儿媳都是党员,他们认同丧事简办,同意把吊唁人员减少到第一代、在本村的亲戚,并实行三菜一汤的分食制。不过,俩人一开始不同意第二天就将老人遗体进行火化——按照崇明农村风俗,下午去世的死者,第二天晚上要进行“烧床柴”(焚烧死者遗物),第三天下午才要火化。“烧床柴”必须在大殓之前,如果第二天要火化,当晚就要“烧床柴”,既不合风俗,又来不及。

怎么办?1小时后,村里的市场所、事业办等相关工作人员再次和村干部一同前往,进行劝说。一直和本家沟通了3个小时,终于做通了本家的思想工作,本家表示一切礼节和手续都会从简,同意第二天中午前将死者遗体送去火化。该户党员家庭也为新卫村的移风易俗工作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在疫情期间,新卫村共有3户办丧事的人家,其余2户同样实施停柩一晚即隔天火化,丧事简办成功率100%,桌数均在控制范围内。

新卫村的丧事简办,是崇明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缩影。6月11日,崇明区召开“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专题推进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今年前5个月,崇明在移风易俗知晓率、签约率保持100%的同时,婚丧事简办的达到率也逼近100%。

龚胜平 摄

移风易俗有助于农村地区“精神脱贫”

早在2018年1月,崇明区文明委就发布了《崇明区推进婚丧喜庆移风易俗专项行动实施意见》,倡导丧葬风俗破旧立新,坚持“不铺张浪费、不搞封建迷信、不扰民”原则,引导村居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力争乡风民风更文明清朗。崇明区副区长黄晓霞告诉记者,两年多来,崇明加强了对乱丢花圈、黄纸现象的整治,杜绝了此类现象,同时持续推进骨灰乱埋乱葬集中整治,目前全区已累计整治约4.2万个乱埋乱葬点,整治率达99.99%。

中国有“红白喜事”之说,高寿者病逝的丧事叫“喜丧”,按传统习俗是要大操大办的。比如,以往崇明乡间办丧事都要请鼓乐班,让乡间铜管乐手在丧事现场吹奏,时间从丧事第一天傍晚“烧床柴”之前起,一直持续到第二天下午,完成出殡后才停止吹奏。有些人家还不满足于只请鼓乐班,还要请人来做法事,仪式繁琐。还有一些传统丧葬民俗有安全隐患,比如“冥屋扎库”,指的是以芦苇杆为骨架扎好纸房子、纸轿子等,放在地里焚烧,顺便将死者生前的衣物等一起烧掉。这些纸房子往往也要扎成“二层小楼”甚至“三层小楼”,野外焚烧“冥屋扎库”时火借风势,火舌容易掠到电线、酿成事故。

风俗是一股很强的力量,有农村特有的人情味,但也有很多陈规陋习会对人造成沉重负担。“传统的丧事、婚事民俗,有一部分在乡间本就受到争议,但百姓往往担心如果不依俗照办,会有人说闲话,迫于压力才不得已而为之。有鉴于此,应该顺应时代发展规律和人们的实际需求,对传统婚丧风俗取精华、弃糟粕,建设符合现代文明的乡风民俗,有助于农村地区实现‘精神脱贫’。”崇明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

黎军 摄

移风易俗不是对传统民俗“一刀切”

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以来,崇明不少乡镇都积极行动,鼓励探索符合崇明农村实际、符合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的婚丧事操办规范和标准。比如,在横沙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者可享受村里提供的一次性“新风尚抚慰金”,还能享受殡仪馆免除基础殡葬费用支出(3天内火化)。死者遗体家中停留时间不超过12小时的,可以享受乡民政部门提供的奖励金。

在建设镇,镇里向全镇干部群众发放了1万多份《移风易俗倡议书》和《调查问卷》,同时镇里以提倡移风易俗、反对铺张浪费为主题,创作了表演唱《移风易俗牢记心》、小品《亲婆的遗愿》、《婆婆媳妇与狗》、故事《看病》等节目,在全镇范围内组织开展了40多场巡演,让移风易俗深入人心。

在新村乡,今年2月20日,新卫村9队村民黄佳俊主动到村委会备案称,他要在3月1日办婚礼。村干部向他宣传了疫情期间丧事简办、婚事不办的基本原则,但是黄佳俊表示结婚只能提前不能拖后,而且亲戚朋友都已经通知好了。村干部反复沟通协调,最终黄佳俊同意一切从简。3月1日当天,黄佳俊自己开婚车前去接新娘,当天晚上村干部前往查看时发现,他家只有新郎新娘、新郎父母、新郎奶奶5人在家用餐。

蔡耀放 摄

移风易俗,会否让乡间人情味变淡?崇明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移风易俗针对的是陈规陋习,并非对传统民俗“一刀切”。“比如今年疫情期间,我们从传统民俗出发,创新开展集体祭扫、预约祭扫、网上祭扫、代客祭扫,成效显著,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通过移风易俗,红白事大操大办、奢侈浪费的不良风气得到有效遏制,绿色低碳、现代文明的乡风民俗正在形成。”

记者了解到,根据崇明区相关工作方案,崇明将结合“四史”学习教育,广泛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宣讲,推进移风易俗进村入户、入脑入心,掀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

栏目主编:唐烨
图片来源:袁德庆 摄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