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纵深 > 文章详情
这样在上海走街串巷,更懂这座城市的来龙去脉,还能收获学问品位和友谊
分享至:
 (27)
 (4)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柳森 2020-06-09 06:52
摘要:不妨试试这样品读这座城市中的人、路、街道与建筑。

近年来,于漫步中品读城市文脉、建筑精粹的“城市行走”活动受到市民们的喜爱。一些热爱上海文化的市民主动成为文化志愿者,在这些活动中,或担纲主讲,或穿针引线。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副教授周培元就是其中颇有名气的一位。

身为教师的他,利用业余时间带领市民走街串巷,赏读城市历史人文脉络,还是上海“建筑阅读”志愿者、上海徐汇区“人文行走”导师、“跟着最美人物做志愿”活动联合发起人。

新冠肺炎疫情虽一度让“建筑阅读”行走活动停摆,却给了周培元更多沉淀、研究的时间。围绕着“如何以更好的方式,品读脚下这座城市”,他与记者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与心得。

人们并不全然了解 脚下这片土地

上观新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一句很多国人自孩提时代就熟稔的常言。据说,您行读上海的历程,最早也是从一次读书活动开始的。

周培元:是的。2014年前后,我经常受一些读书会的邀请,分享自己读过的那些与建筑、艺术有关的书。很多人说,周老师您分享了那么多与这座城市的历史建筑、艺术人文有关的书,为何不带我们去现场走一走?就这样,我们先是走完了上海五大古典园林,然后开始漫步上海64条永不拓宽的马路。走着走着,参加活动的朋友越来越多,因相似的志趣结为同好。

很多人知道我是同济大学建筑系毕业的,知道我热爱建筑文化、喜欢到世界各地旅行,但其实,我自幼酷爱画画,艺术也是我的专长。另外,因师友引荐或各种因缘际会,我拜访了中国第一代建筑师的后代、海派文化名人的后代。这让我有了更多机会去了解、挖掘很多建筑背后的故事和艺术价值。

慢慢地,我就将自己在读书和行走过程中的心得,同建筑、名人故事、艺术知识紧密结合了起来。这正好同很多市民这些年阅读建筑、漫步街区的兴趣呼应。对我来说,在此期间最大的发现,莫过于很多人因为我的讲述,发现自己在上海生活了这么多年,却当真不了解这个城市。

周培元的听众中有少年、青年,更有中年人、老年人,地域跨度上遍布海内外。

上观新闻:哪怕自小生活在这里,也未必了解这个城市。

周培元:没错。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每一次讲课,我都会选择从一些很简单的问题切入。比如,很多市民都知道或至少听说过四行仓库保卫战,很多孩子在历史课本上学过。但下面这个问题,恐怕很少有人去追问过,“四行仓库”里的“四行”是指哪四大银行?

这个问题大多数人都答不上来。究竟哪四个银行呢?这时,往往笑话就出来了,交通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花旗银行都来了。我说这些都不对,这里的“四行”是指当时的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及盐业银行。上海年代最久的饭店之一、有20世纪30年代“远东第一高楼”之称的国际饭店就由这四家银行联合成立的四行储蓄会发起建造。随后,我会告诉大家,在如今上海市民耳熟能详的武康路上有金城银行老板的旧居,泰安路120弄又名“卫乐园”是由大陆银行1924年投资建造。

说到这里,我会再引入银行家们的爱国故事,还会介绍卫乐园的设计———庄俊建筑师事务所。该事务所的灵魂人物庄俊是我国最早留学美国、学习建筑工程学的建筑师之一,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回国后曾发起了中国第一个建筑师的组织“中国建筑师学会”。庄俊的建筑作品多数为银行建筑,包括上海金城银行(1928年,江西中路,今交通银行,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中南银行、大陆商场(今东海大楼,1932年),汉口金城银行、大陆银行,青岛交通银行等。他的早期作品为西方古典风格,到1932年设计大陆商场时,已采用当时流行的装饰艺术派风格。

大家一听,在惊喜于“四行仓库”几个字背后有那么多故事之余,也会对相关的地标建筑、历史文化知识产生浓厚兴趣。

为了鼓励和激发参与者对上海历史文化的好奇心,周培元每一次都精心准备礼物——由自己的速写作品制作而成的明信片。

品牌意识是表 文化态度是里

上观新闻:可不可以这样理解,您的讲述是通过对建筑、人和故事的串联,把上海纵横交错的历史脉络贯穿其中?

周培元:生活中处处有建筑文化的体现,也有历史人文的沉淀。建筑往往是一个城市的缩影,很多建筑串联起来就是一个时代。就这样,很多听众的好奇心被打开。而我每次会从大家的眼神中得到一种肯定。在讲述结束之后,我也会推荐大家读一些相关主题的书。

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埋着很多故事的种子。而我希望通过我的讲述,让普通读者也能以专业的眼光去看待一些问题。这里的“专业”跟学术意义上所指的“专业”不同,其实就是“多视角”,比如从美学、文学、历史人文等不同侧面去了解一栋建筑、一个街区甚至一座城市。有了这样一种“多视角”的解读,你理解这座城市的角度就会变得更鲜活、有趣。

不少听众在听完我的讲述之后,会循着因听讲激发出的好奇心,自发再次前往现场观览,由此收获的,不仅是一种视野的拓宽,更是一种感受力的提升。

如果说城市行走活动有什么吸引力的话,我想,这背后不仅有艺术的吸引力、历史人文情怀的吸引力,更有激荡好奇心、提升感受力带给参与者的那种吸引力。

一条武康路,周培元已经带着听众走了不下四五十遍。见证了它的四季流转、各种气候状态下的模样。

上观新闻:如今,不同城市行走活动之间在品质上存在差距。在您看来,城市行走活动要做得好,尤其是要想体现出上海城市文化的品质,需要从哪几个环节下功夫?

周培元:如果想做能代表上海城市文化品质的城市行走活动,我想,我们一定要站在城市文化传播、城市文明传承的格局上,去看待活动从策划到落地的每一个细节。用如今比较通俗的话语来讲,就是要有“品牌意识”。文化志愿者也可以成为“个人品牌”,活动项目则可以往“品牌活动”的愿景去打造。

现在自媒体上有很多关于上海老建筑的文章,有些标题起得耸人听闻,对一些历史元素用夸张的表述来吸人眼球。有些文化活动重形式、轻内容,看上去很热闹,但留不下真正让人获得精神启迪的东西。但城市文化的传播、传承,一定要有能够沉得下来的力量,不靠绯闻、八卦,要靠就靠学术研究成果、靠扎实的史实和经得起推敲的文化态度。

精心的策划和准备也是城市行走活动的关键。细节见真章。城市行走活动要被记得住,也应该有自己的品牌意识,努力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位。比如,我每次做行走活动前,至少要到现场踏勘1-2次。做前期准备时一定要走一次。如果活动或讲座在下午进行,我一早肯定会再去一次,感受一下讲解的现场。那里的四季流转、那里的路况都会影响听众的现场感受,更何况,我们的活动一般不受天气影响,听众在怎样一个场景下听讲,我都会自己先在脑海中模拟一遍。有一次活动让我印象特别深刻,讲解现场下着雨夹雪,50多位参与者坚持和我一起走完了全程。面对大家的信任,我除了感恩,唯有以认真的准备、不断创新行走路线来回报。

多年来,我坚持每一次的讲座内容都会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更新,不轻易炒冷饭。面对不同年龄段、来自不同地域、专业背景不同的听众,我都会量身定制演讲内容。希望带给大家更多的惊喜和收获。

很多人经常会与我讨论城市人文行走活动与普通旅行项目之间的差别。细想一下,同样是介绍建筑,我一定会避免把要介绍的对象当做“景点”来看待。如果仅仅是看成景点,给予听众的信息通常是比较碎片化的,但如果是作为品读的对象,我们就会格外关注连接各个信息背后的那条逻辑主线。这条主线也许就是上海的文化精神,也许就是跳出上海看上海,是站到整个中国甚至整个世界的高度回看上海、理解上海。如果我们能坚持以这样的态度去打磨每一次的行走活动,参与者的收获定会有所不同。

周培元笔下的上海街景。

愿做快乐的链接者

上观新闻:同样是做城市文化行走活动,有的人更强调自己在文化推广上的意义,您却常以“文化志愿者”自居,也一直强调活动的公益性质。为什么会做这样的选择?

周培元:我喜欢带着大家行走,也会因为这种带领,结识来自不同背景的新朋友。我有一个感受,很多听众之所以喜欢我的分享、喜欢听那些建筑背后的名人故事,是因为中国几代文化名人身上,充满了其所在年代精英群体的文化态度与生活智慧。慢慢地,听众也会习得一种选择上的品位,分辨出自己真正向往的文化态度和文化品格。而与轻松的热闹相比,我更希望带着大家去体验一种有智慧的生活,选择放慢脚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对高雅文化的鉴赏。

我曾经在不同的场合分享说,人要有三颗心。第一是要有好奇心。一个人如果没有好奇心,在城市里生活很容易迷失自己。但如果你有好奇心,你的年龄就不成问题。只要愿意学习,那种向上的精神就会引领你。

第二,人要有满足之心。生活在城市里心情容易烦躁,但如果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你总能体会出城市别样的美,总能找到自己可以力所能及推动改变的方式和切入口。

第三,人要有感恩之心。我做现在这些与文化推广有关的工作,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不仅同济大学的师长、学友给了我很多学术资源上的支持,很多我拜访过的名人后代、建筑师后代,与我分享了很多珍贵的故事。他们都很忙或已经年迈、体力不支,但他们在口述历史时所展现出来的那种气度和情怀,一直是我做城市文化讲述时的引领。

我想,当我自己怀抱着这三颗心,去带着大家漫步、品读脚下这座城市,听众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

也许,正是基于上述认识,我更明确了自己作为一名文化志愿者的定位。我们文化志愿者要起到领路人的作用。同时,由于每一位领路人的成长经历、阅历都是独特的,这要求我选择以更让人理解的方式,带着大家去获得新的感悟。这是我内心最想做的事情。

大概是因为我的这些基本态度,也可能是因为我的讲解比较幽默、有趣、贴近生活,很多参与活动的人都成为我的“粉丝”,“粉丝”之间又结为新朋友、新伙伴。我的每次分享结束之后,现场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链接。有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链接,有的是人与建筑、人与故事之间的链接,希望通过行走活动更了解脚下这座城市的朋友也越来越多。

我相信,城市的温度是每一位参与者快乐链接彼此后的共同感受。我很荣幸,能做带给大家快乐的链接者。

前不久,我跟自己大学时期的导师聊起上海城市更新的话题。讨论中,我们想到了四个关键词,分别是“留”“修”“独”“美”———如何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留住目光、留住脚步、留住记忆;如何有智慧地修残补缺、修旧如旧;如何以具有独创性的眼光、语言、情感更新我们的城市;如何在谱写新历史的过程中留下城市之美、建筑之美、景观之美、情感之美。很多时候,城市文化行走也是对城市文化的传承,我将把上述关于城市更新的思考,带到未来的活动策划与设计中。

栏目主编:龚丹韵
题图及文中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4)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