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长三角 > 华东局 > 文章详情
湖州与上海,who和who啊
分享至:
 (9)
 (3)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潘中祥 2020-06-05 07:12
摘要:从苕溪到黄浦江,从钱山漾文化、广富林文化发展到吴越文化、江南文化,从赵孟頫到董其昌,从湖州丝到松江布,“湖”“海”两地演绎的历史脉络至今清晰可辨,需要在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创新合作模式。

菰城,为湖州之旧称;申城,乃上海之别称。上海与湖州自古以来就有极其深厚的地理渊源和历史渊源。湖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钱山漾文化遗址,在这里发掘出距今4700年前的丝绢麻残片,是已知世界上发现的最早丝织品,证明湖州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蚕桑丝绸发源地。钱山漾文化与上海的广富林文化一道填补环太湖地区从良渚文化到马桥文化之间的空白,完善了该地区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对环太湖地区史前考古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将两座城市连在一起是源于同一水、同一人。

川流不息的黄浦江就是两地绵延不断的最好历史见证。1999年经专家考察湖州安吉龙王山被上海市地理学会论证确认为黄浦江源。从地理空间上看,湖州与上海是上下游的关系,同饮一江水。湖州西部山区是上海乃至长三角重要生态屏障。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在其封地内筑菰城县,由地多菰草而得名,是为湖州城的滥觞。据《上海志·建置沿革》载:“上海地区,春秋属吴。战国先后属吴、越、楚,曾是楚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又别称“申”。春申君在封地“治水入江”“导流入海”建立了不世之功,后人将春申君看作是水神的化身。上海东部海域淤积成陆地、黄浦江有雏形后,人们便抬出春申君这位水神,管他们的母亲河叫黄歇浦、春申江,以镇水怪。从泽被上海、恩及湖州角度来说,春申君既是大上海奠基第一人,也是湖州城的开创者。

湖州北倚太湖,东西苕溪横贯而过,湖泊、河流纵横交错,人依水而居,城依水而建,是作家徐迟笔下“水晶晶的家乡”。苕溪太湖成其“鱼米之乡”、天目山水助其“丝绸之府”、湖笔藏书美其“文化之邦”。

说到湖州,丝绸是要重点讲的。在中唐以前,湖州丝绸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地位并不突出。安史之乱后,经济中心南移,湖州的丝织品生产也开始崭露头角。宋室南渡,湖州因地近首都杭州,刺激丝业经济渐趋繁荣。至有明一代,“湖丝”已成为以湖州地域命名的名牌产品的代名词,名冠海内外。不同于湖州,“买不尽的松江布”走向另一条发展道路。湖州丝和松江布,曾都是“衣被天下”。在这过程中,专业化市镇群形成,极大提高生产效率,一起推动中国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上海开埠之后,原本绕道广州出口的湖丝可以直接改道上海大量出口。1851年,英国举办首届世界博览会,收到了来自中国的12包“荣记湖丝”,一举获得维多利亚女王亲自颁发的金奖,为中国叩开了世博会的大门,也为日后上海主办世博会提供了历史渊源。

由于太平天国运动时的战乱破坏,湖州“自兵燹时,富商大贾避地上海”。在这一过程中,众多湖州丝商富户避难上海租界,因祸得福,得以直接与洋商接触,成为“丝通事”或丝买办,更加方便地与洋商进行生丝贸易。温丰《南浔丝市行》载:“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这些“大贾”“小贾”群体逐渐形成了以“四象、八牛、七十二只狗”为代表的并被称为“中国近代最大的丝商群体”。

这些湖州籍商人在血缘、地缘、业缘关系的作用下组成的湖商群体,是活跃在上海滩的重要商帮。如1882年湖州丝商黄佐卿创办了上海第一家缫丝厂公永和丝厂。湖商们在上海建成了20世纪初上海最大的丝厂——上海乾康丝厂和当时上海唯一的造纸厂——龙章造纸厂,还将上海地标百乐门舞厅和金利源码头(今十六铺码头)收入囊中等等。湖商在上海的发展,推动了上海的发展。同时,借助上海的大平台,湖州看到了更大的世界舞台,也将申城的新鲜事物带回湖城。湖州历史上最早的电报局、发电厂,电灯、女校等新事物均有旅沪湖商回乡开办,也推动了湖州的近代化。

以湖商群体为纽带,也推动湖州逐步走近政治舞台中心。陈其美在辛亥革命上海光复后,被推为沪军都督,被孙中山赞为“革命首功之臣”。为方便革命筹款,张静江联络虞洽卿等,共同创办了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有历史学者说“一部民国史半部在湖州”,这绝非虚言。陈其美、张静江、戴季陶、陈果夫、陈立夫、庞青城、朱家骅等皆为湖州籍。不仅如此,有以吴昌硕、王一婷为领袖的海上画派,有庞莱臣、刘承干、张石铭、蒋汝藻、周庆云为代表的收藏大家。尤其刘氏之嘉业堂藏书楼是近代最后也是最大的私家藏书楼,新中国成立以后,刘承干将上海寓处所存古籍2000余种售给复旦大学图书馆。湖州与上海地缘相邻、人缘相亲、经济相融、文化相合,由“湖”入“海”,推动湖、海一体。

近代湖州丝业经济的繁荣,借势上海,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贸易,推动湖丝、湖商及湖州走向世界。可以说近代湖州的发展是将自身丝业资源优势与上海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有机结合的产物。剖析历史时期湖州地区社会经济接轨上海城市经济和贸易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阶段,可从一个侧面,展示“湖”“海”一体化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鉴往知来,在新时代湖州要把握机遇、借力造势、借船出海,跨向“大国际”。 湖州东望上海,南临杭州,北接南京,西靠皖南,隔太湖远眺苏锡常,处在长三角地理位置的中心,是宁杭发展轴的中心位置,是沪皖通道的关键节点,均交汇于湖州。湖州要充分利用长三角地理中心的有利位置,积极行动、主动作为,全面深度融入带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现湖、海一体化发展。

菰、申两地关系源远流长,从苕溪到黄浦江,从钱山漾文化、广富林文化发展到吴越文化、江南文化,从赵孟頫到董其昌,从湖州丝到松江布,“湖”“海”两地演绎的历史脉络至今清晰可辨,需要在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创新合作模式。

栏目主编:孔令君 文字编辑:陈抒怡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3)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