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纵深 > 文章详情
“扶贫书记”季景书告诉你,应该怎么帮助村民脱贫
分享至:
 (6)
 (3)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季景书(徐蓓 整理) 2020-05-29 06:55
摘要:没有脱不了贫的村子,只有找不对的路子。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季景书被派到张泉村开展扶贫工作,一开始却遭到村民们的质疑。他是怎么从大家眼里的“镀金书记”变成村民们口中的“老季”的呢?请听季景书在《我是演说家》节目中讲述自己为村民修路办实事、帮助村民脱贫的故事。 

我叫季景书,是北京市密云区大池子镇张泉村的第一书记。第一书记是干什么的呢?我们这些第一书记,是从各企事业单位选拔出来,到农村基层做扶贫工作的。

2016年11月26日,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踏上张泉村的情景。唯一的一条山路,通向海拔600米的村庄,路只有一辆车的宽度,一面是山,一面是四五米深的山崖。10公里路,我开了一个多小时。到了村里,放眼望去,满山的积雪和石头房子,房子里没有上下水,也没有暖气。全村84户村民中,有54户低收入家庭、15户低保、24名残疾人,60岁以上的老人共70人,可以说这是一个“老弱病残村”。

一到村里,我就想入户走访调研,可是老百姓不愿意搭理我。后来有人告诉我,赵大爷是村里的大能人。于是,我就经常去赵大爷家门口候着。赵大爷下山我也下山,然后笑着对他说:“顺路顺路。”赵大爷赶集买东西,我就悄悄地在远处猫着,等赵大爷买东西出来,我把车开到他身边,说:“大爷真巧,又顺路。”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赵大爷有一次在车上悄悄地对我说:“有人说,你是来‘镀金’的,这可不好。”赵大爷看了看窗外,继续说道:“村里的老百姓啊,都盼望着能修条像样的路。你要是能把这路修好了,保准没人说你闲话。”

赵大爷的这一番话,一下子提醒了我。我带着修路的诉求,回到我的“娘家”北工大,找建工学院的专家咨询,这一咨询吓我一跳,村里修这条路得花1000多万元。

到哪去找这么多钱?我当时就想。可是还没等我回到村里,要修路的事已经在村里传遍了。“季书记,什么时候开始修路啊?怎么修啊?从哪里修到哪里啊?”村民们一遍遍地问我这些问题。我真是“骑虎难下”啊!

后来,我和村里的赵书记就三天两头往镇里区里跑,反映我们要修路的诉求。很多部门的同志不认识我,有人说我是骗子,还有人说:一个当老师的,怎么对修路的事这么关心啊?是不是打着老百姓的旗号跑工程啊?

4个月,整整花了4个月的时间。有一天,领导给我打来电话:“老季啊,你们要修路的事,你就放心吧,天一暖,就动工。”我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可是没想到,接下来的事情比修路还要难。因为修路拓宽路面,需要砍掉一部分树,而老百姓只接受修路,不愿意动自己家的树。我反反复复地到村民家里去做工作,有时候一沟通就是十几个小时,但是有的村民,今天说好了的事明天就变了,早晨说好了晚上就变了,有时候为了多要几百块钱的赔偿款吵得面红耳赤,拍桌子、掀桌子更是常有的事。200多棵树,又花了整整3个月,终于谈定了。

不久,一条崭新的柏油马路修到了每一个老百姓的家门口。马路竣工的那一天,赵大爷拉着我的手,激动得像小孩似的:“老季啊,你这个第一书记,还真有两下子!”

我当第一书记这几年,我们村子里的54户低收入家庭全部达标脱贫,集体企业的收入也增长了不少。我坚信,没有脱不了贫的村子,只有找不对的路子。我更坚信,改革开放40年的成果,一定会遍布所有的村庄。在致富的路上,一个人也不会被落下。

栏目主编:龚丹韵 文字编辑:徐蓓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笪曦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3)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