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海上记忆 > 文章详情
【海上记忆】父辈的断指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欢 2020-05-27 19:17
摘要:儿时的眼中,父亲永远是高大和全能的。父母面前,我依旧是个孩子。但是现在看见父亲被纱布重重包裹的右手,以及左手吃饭的样子,我还是发现他真的老了。

5月13日,晚上7点,华山医院外科大楼7楼手术室等候区,灯光下,两根惨白的手指绝望地躺在一次性药碗里。6个小时前,它们刚刚从一个65岁老人的右手上断下来。它们,曾是我父亲的手指。

距离手术麻醉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我开始回忆这两根手指与父亲共同走过的岁月……

65年前,父亲还在襁褓之中,就被爷爷奶奶从一个没落的大户人家领养。父亲的亲生父母及哥哥姐姐举家迁往了安徽。我的爷爷奶奶都是崇明普通的农民,能温饱已是奢侈的目标。父亲初中毕业后就开始养家糊口,最早学的是木匠。

20世纪70年代初,父亲成了走出农村前往市区打工的第一批建筑工人。那个时候的杨浦区五角场区域到处是农田,父亲在翔殷路上的储运公司洒下了不知多少汗水。2004年7月7日,杨浦区五角场的朝阳百货大楼实施爆破拆除,后来当我进入五角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习时,看见的已是高耸入云的土方小山和即将变幻成时尚地标的建筑工地,就想,我走过的路,也和父亲走过的足迹重叠。

20世纪70年代,父亲又去浦东洋泾港上班。浦西的丹东路码头和浦东的民生路码头之间有一班叫“民丹线”的轮渡,这是的固定路线。前后半年里,那段从浦东大道至黄浦江边的洋泾港防汛墙脚下,也有父亲的脚印。虽然有工资,但是父亲极节省,偶尔去外滩玩,总是沿着杨树浦路一直步行,直到外白渡桥,从不舍得坐公交车。

早年的建筑工人劳动强度应该远胜于今天,毕竟当时没有那么多机械化装备,大部分时间需要肩挑手扛。伙食又差,或者说父亲本就节衣缩食。数年下来,他胃溃疡病愈发严重,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不得不实施了胃大部切除,那是父亲经历的第一个大手术。那年,父亲28岁,我2岁。但这还不是父亲经受的最大磨难。

崇明的6月是黄梅雨季,也是一年农民插秧的时节。那个大雨滂沱的中午,和父亲在一个工地打工的姑父从上海市区赶回崇明,说父亲在工地出了事。高楼从天而降的钢板砸中了在加班的父亲,他顿时没有了意识。伤情是下肢严重骨折,肋骨也断了好几根,唯一庆幸的是得以保命。整个夏天,父亲一直在长宁区的一间医院病房度过。期间,还因为输血感染了疟疾。两个多月后,父亲康复出院回家的那天,也是大雨不停。我记得那副把父亲抬下救护车的担架(后来在我家老屋里放了好几年),还有那根用了许久的不锈钢拐杖。那年,父亲33岁,我7岁。

那个时候没有电话,书信也极少。父亲从上海市区回家的时间都是不确定的。有时他会在发了工资的后面几天回家。乡间的小路上,父亲大包小包回家的身影永远是我最为期盼的风景,因为包里总是有很多吃的,而且都是我在崇明吃不到的稀罕物。20世纪90年代,父亲的建筑工地搬到了漕河泾。在我小学毕业的那个暑假,我再次去了上海市区。整个城市已经每天在变样,父亲成了其中最普通的一名建筑工人。工地宿舍很简陋,再热的天,也只有电扇。但是,每天跟着下班的父亲去菜场买菜,依然是极开心的事。走在人群中,即使工作服满身油污,我依然觉得这样的父亲很神气。

1995年,父亲回家,买了很大一个蛋糕,我很高兴,因为他说他彻底回家了。我是过了很多年才明白,这叫“下岗”。作为建筑公司的合同工,他失去了工作。

父亲急于寻找一份工作继续养家,直到进入村里的一家工厂心才定。这20多年里,他在厂里的工种是电焊工,还破例做过一段时间生产小组长,没有立过什么大的功劳,但是踏实,沉稳。单位领导嘴里的评价只有四个字:兢兢业业。他们这辈人比谁都珍惜安稳和平静,父亲在这家厂一干又是20多年,直到退休。父亲退休时,我已过而立之年,当了医生,但是,父亲依然选择了继续去厂里工作,哪怕只是一个临时工。他说不为那每个月的两三千元的收入,就是找个活干,消磨时间。这份他所谓的“情怀”一直延续到今年5月,机床吞噬他两根手指的那一刻。

手指接不上了,后续的残端缝合手术进行了大概两个小时。据说他的手从机床里拉出来的时候,同事看见了十几厘米的白色神经。在急诊室清创,双氧水冲淋伤口的时候,他没有叫喊。

我从工作的医院的急诊室到了父亲所在的医院之后,在躺椅上挂水的父亲才悄悄告诉我,他其实痛到几乎晕厥。我说手术难度不小,他说:“接不上就不要接了,缝缝好,早点回家,你妈还不知道呢……”现在,从手术室里走出来的手外科医生在我眼里并不是我的医生同行,而是救世主。但是他说,两个手指再植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它们经过机床的挤压,创面的血管、肌肉和神经的破坏几乎是毁灭性的。即使接上去,存活的可能性也是很小,或者成为无功能的摆设。我相信同行的专业,但是我依然说了一句——“能不能尝试着哪怕接上一个,毕竟……”。我知道此刻我的言语表达属于一个病人家属,已经没有专业性可言。

刚刚那句话里,我没有说完的是:父亲曾经真的是靠手吃饭的能工巧匠。小时候,我记得父亲给我做的竹蜻蜓。家里的桌凳、衣橱都是父亲的手作。20世纪80年代曾经在上海弄堂里风靡一时的乘凉躺椅,父亲也用竹片和木料纯手工打造了一把,沿用至今。中学时代我住了六年的小房间,里面的天花板吊顶,还有钢架床都是父亲的手艺。母亲曾经得了一场大病,一时手脚不便。父亲照样可以把家里女人干的活一一揽下:踩缝纫机,包汤团,缝补衣服,做布鞋,甚至是我至今见过唯一会包粽子的男人。

儿时的眼中,父亲永远是高大和全能的。

父母面前,我依旧是个孩子。但是现在看见父亲被纱布重重包裹的右手,以及左手吃饭的样子,我还是发现他真的老了。

十天已过,手指在与不在都已成定局。这两天,我会下意识地用右手的三个手指做一些动作,想象着父亲出院之后的生活。但是,我相信他会直面,用他们这一辈人独有的坦然与坚强。

栏目主编:沈轶伦 文字编辑:沈轶伦 图片编辑:项建英
图片来源:新华社 资料概念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