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为什么要学习“四史”?莫忘“苏共垮台”的教训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赵刚印 2020-05-27 06:31
摘要:历史根基、血脉被虚无、被否定,必然“国将不国”“党将不党”。

“四史”学习教育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等,都需要讲清楚、讲透彻,而必须贯穿始终的一个重要内容,即系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史”的重要论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为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四史”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

坚持科学历史观

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看法与根本观点,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有什么样的历史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世界观。正确的历史观有助于人们对历史事实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而不正确的历史观则会导致人们所作出的评价和历史结论违背历史真相。能否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是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绝不做亵渎祖先、亵渎经典、亵渎英雄的事情”。

树立科学的历史观,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深刻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其中的核心内容,即: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人民是历史主体,同时他们也应该是评价历史的主体。如何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一直是社会历史观的重大问题。观察党史的一个基本立足点,就是站在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去分析问题,党的历史归根到底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来评价,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而不是少数人的利益来评价。这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遵循这一观点,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群众路线,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坚持紧紧依靠人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当作历史的主人,把人民的活动当作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这是广大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唯物史观所应确立的基本方法论。

涵养历史思维

所谓“历史思维”,是指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历史视野和发展规律中思考分析问题、把握前进方向、指导工作的科学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多次强调“历史思维”的重要性,他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学历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历史思维是运用历史视角观察和认识事物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当下和未来工作的观点和方法,掌握并运用好历史思维,对干部提升领导能力意义重大。历史思维包括“继往”,从历史中总结一般性规律,学会用历史思维指导现在工作;同时还包括“开来”,即深刻认识历史的延续性和连贯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未来,制定出富于科学性和长远性的正确政策。

习近平总书记一向重视对党员干部历史思维的培养,要求领导干部不断提高历史思维能力,他强调: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是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领导干部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应该读点历史,通过学习历史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眼界和胸襟大为开阔,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大为提高,使自己的领导工作水平不断得以提升。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这对正确认识党情、国情十分必要,对开创未来也十分必要”。这些论述,为党员干部以科学的态度学习历史、对待历史明确了基本原则和根本要求。

把握历史规律

注重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把握历史规律,是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并倡导的一个基本思想方法。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明了历史大逻辑、发展大潮流,搞清楚“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这是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必须把握和回答的根本问题。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具体、历史地分析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从历史中寻找事物发展的规律,贯穿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史”重要论述的基本方法论,他多次强调,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他强调,“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人类社会就能更好前进。”只有读懂历史大逻辑,才可以看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大势,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表象把握历史必然性,努力认识和掌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并加以自觉利用。

掌握科学方法

学习“四史”,必须掌握正确的观点、科学的方法。在系列重要论述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述了学习“四史”的一系列科学的思想方法:

一是具体地、历史地考察历史事件和评价历史人物。所有历史事物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有其产生、发展、衰亡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别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唯物史观评判历史的基本要求,是只能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当中去考察,而不能用今天的标准去衡量过去。

二是牢牢把握党史的主题和主线,分清主流与支流。唯物辩证法的首要要求,就是要全面地看待历史、整体地评价历史。历史发展的走向从来都是由客观规律决定的,如果只关注“细节”,而忽略了历史的“大关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我们对党史的认识和把握就会“跑偏”。历史是由无数的局部和细节构成的,但是仅有局部的真实,并不等于历史的整体真实,如果只是注意历史的某些支流和局部、某个历史的细节和碎片,就不可能讲清楚党和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所做的伟大贡献,所描绘出来的历史画面就会缺乏整体性。

三是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错误倾向。“四史”学习教育,不能空对空,在把史实问题讲清楚讲明白、把理论问题讲深入讲透彻的基础上,要进一步突出问题导向,真正解答广大党员干部思想认识上的疑问和困惑,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当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即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和危害:“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就是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历史根基、血脉被虚无、被否定,必然“国将不国”“党将不党”。苏共垮台就是“前车之鉴”。习近平指出,“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任何作用了,军队都不在党的领导之下了。最后,苏联共产党偌大一个党就作鸟兽散了,苏联偌大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分崩离析了。”苏共这一历史教训需要中国共产党人时刻铭记。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最根本的还是要坚持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这一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为我们研究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各个领域提供了基本的世界观、方法论。只有真正弄懂了马克思主义,才能在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才能更好识别各种唯心主义观点、更好抵御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谬论。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邵竞设计 图片编辑:项建英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