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政情 > 伴公汀 > 文章详情
一名程序员被裁后的领悟:疫情教会了我,不要赚快钱丨我的就业故事④
分享至:
 (40)
 (7)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曹飞 2020-05-15 06:01
摘要:“疫情教会了我,不要赚快钱,要未雨绸缪,多学点技术和算法,至少不能只仰赖JAVA。”

终于收到了一封Offer邮件,有着6年JAVA开发经验的程序员小光,毫不犹豫就回复了“收到,准时入职”。

要知道,在半年前,这家公司压根不会成为他的选项。通勤距离半个小时以内,非外包,工资增幅至少10%,在雇主点评网站评分不低于4分——这就是小光筛选公司的4项标准。新公司却位于离家要坐一个多小时地铁的南翔。除了是一家评分只有2.5分的外包公司,给出的月薪较前一家公司也降了些许。

“没办法,这是我一个月以来拿到的第一个Offer。”4月中旬被裁员的小光说,就像在上海买房一样,管它户型、位置、采光,先上车有了“房票”再说。

疫情前,同事们主动申请被裁

对于被裁员,小光从去年中下旬起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当时,他和同事甚至还有些“小期待”。

打去年中下旬开始,公司突然开始强调办公室规章制度,还制定出迟到一次“乐捐”50元的“规定”。“当一家公司开始强调考勤时,往往意味着开始走下坡路,离裁员也就不远了。”小光如是说。果不其然,不久之后,公司微信群的总人数便开始逐渐减少。先是从三百多降到两百多,最后稳定在200个左右。

听到裁员俩字,不少职场人士可能都会内心一紧,求爷爷告奶奶希望自己不要被裁。不过,对于那次大规模裁员,小光和同事们当时却颇有些“期待”。“我们一些人还在私下讨论,希望轮到自己被裁。”小光说,他有一位前端工程师同事,看到自己始终没有出现在一波又一波的裁员名单里,还找自己的直属领导大闹了一场,最终如愿被裁。为此,公司人事还在微信群里下发了一份“欲被裁员者请主动报名”的通知。

这并非是小光同事以及他们所在的公司奇葩。“被裁员后,按照法律规定,可以拿到N+1的赔偿。拿着数万元,再用一两周时间找到新工作,还能获得加薪,何乐而不为?”小光说。

虽然在疫情以前,就业形势就已经不如以往。但对于工作经验丰富的程序员来说,只需一两周时间就能找到一份新工作,并非难事。

入行6年时间,已是高级JAVA工程师的小光,从未想过进那些互联网大厂。“我毕业于普通一本院校,算法与外语基础也不好。”小光说,和他一样的上海“码农”,大多数集中在张江、漕河泾等中小型互联网技术公司。

近几年,搭上互联网经济的快车,程序员用工缺口大,程序员择业相对容易。相较于互联网大厂,中小型互联网公司的招聘程序并不繁琐。只要技术过硬、项目经验丰富,有时仅仅面试一次就能拿到Offer。“以前,花一周时间修改、投递简历后,往往第二周就能收到面试邀请。如果表现好,面试后第二天就能拿到Offer。”小光说。

与工作好找相对应的,是程序员行业内跳槽率居高不下。“在我们这个行业,涨工资是通过跳槽获得的。”6年里,或主动辞职,或被动裁员,小光已经换了4家公司。与之相伴的,是月薪由5000元涨到近2万元。“我还不算频繁的,我有不少同学,平均一年要跳槽一家。”小光说。

小光算了一下,过去几次,除了有一次是前一家公司项目组长内推,剩下的几次,他最快一周就能找到一份新工作。有一次,不到半个月时间里,就获得了5个Offer。

疫情后,只求不被裁

不过,小光当时并未主动申请被裁。“要么公司项目缩减,要么公司倒闭,反正早晚都会被裁,还不如在获得赔偿之前,多拿几个月工资。”在中小互联网公司待久了,小光已经摸透了它们的套路。一些中小型互联网技术公司并未将注意力放在核心技术开发和业务拓展上,而是以赚快钱为主。这次找工作间隙,小光曾查过他工作过的4家公司,有3家几年前就已倒闭。

“上一家公司离家步行可达,加班也不多。更何况,我去年底还刚加了工资。”在小光看来,上一家公司是他当时的最优选择,他决定能待多久就待多久。

不过,一场疫情扰乱了他的计划。

“幸亏我当时没有申请。”小光说,疫情发生后,上一家公司虽说从2月9日就开始复工,但一直到3月中旬,还要求员工在家办公。说是在家办公,其实除了每天下午6时要求员工进行一次健康打卡,并无任何硬性工作任务。“我在家里宅了近两个月,工资却足额发放,并未像身边朋友所在的公司一样,被打了折扣。”小光以为自己碰上了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公司”。

不料,3月中下旬,小光和同事们刚回到办公地点的第二周,“别人家的公司”不再,新一波裁员开始。这一回,身边的同事们已经明显不再有以前的淡定和期待。“当时的氛围,用风声鹤唳来形容也不为过。”当公司微信群的总人数降至160,小光也被裁了。

“这个时候被裁员,自己的心态与去年相比,已经完全不一样。”小光说。对于找工作的艰难,他也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他前段时间被裁或者主动申请被裁的同事,有些到现在都没找到工作。有位同事甚至放弃了找工作,直接去开了滴滴。而这些同事也不时在小群里抱怨,疫情这只“黑天鹅”让程序员在就业市场不再高高在上,工作变得越来越难找。

疫情教会我不要赚快钱

事实也证明,当前的就业情形,是小光自2014年入行以来,遭遇的最严峻的一次。

最直接的,是招聘岗位的骤减。以前,在招聘网站上,筛选“徐汇区”“JAVA高级工程师”“近一个月”等关键词后,搜索结果最多时能有几十页。“而现在,同样的关键词,得到的却只有寥寥数页的搜索结果。”小光还曾试过以部分近市区的郊区进行搜索,结果得到的招聘岗位甚至还不足两页。

除了招聘岗位的减少,投递简历后获得反馈的比例也骤降。过去一个月时间里,小光在51Job上投了几十家企业,却只收到5家面试邀约。其中,有一家和小光约好了电话面试时间,当天又突然以招聘计划有变为由,放了鸽子。而在程序员群体常用的BOSS直聘App上,他给数十家企业发送了沟通申请,结果80%的人事或企业负责人“已读不回”。

在程序员群体,有个不成文的传统——若非必要,尽量不选择外包公司。“外包公司不仅直接与‘996’画等号,还会结合所接受的甲方项目,将程序员派遣到全国各地,甚至项目完成后就裁员。”小光介绍说。

在给出回应的公司中,一些人事或企业负责人直接开门见山说自己是外包公司。要知道,在以前,他们都对自己的外包公司身份讳莫如深。要么绝口不提,等到去面试时才发现;要么就谎称是自己是服务其他公司的“乙方”。

以往,遇到这样的公司,小光会直接回复“不考虑外包,谢谢”,并结束与他们的对话。不过,现在,他却不得不面对现实,将对话继续下去,并接受对方的面试邀约。

而在过去,接受了外包公司的面试邀约,就等于一只脚已经踏进了那家公司。不过,在面试时,小光发现,即便是外包公司,对面试者的要求也开始向互联网大厂靠拢——不能只会编码,不能结果导向,还要对算法层面有一定的了解。

即便最终进了外包公司,也不代表收获了稳定。“我一个已经近40岁的前同事,被裁员后,花了半年多时间,才找到了一份新工作。然而,刚入职没半个月,又被裁了。”小光说。

疫情的来临,改变了程序员求职市场的供需失衡,让求职的程序员群体,切切实实地体验了一次“买方市场”的感觉。不过,在小光看来,这场疫情虽然让自己的择业之路异常艰难,自己的择业标准也一再降级,却又不啻为一次提醒。就如同一些只会讲故事,却毫无竞争优势的所谓互联网企业,被逐渐回归理性的投资者所抛弃一样。已经过热的程序员职业,莫名自信的程序员群体,也将迎来大潮退去面临裸泳的那一天。要知道,进入这个行业的,除了每年的计算机专业应届毕业生,还有一批又一批在培训机构只接受了不到两年培训的高中生甚至初中生。他们也能从事一系列软件开发工作,要求的月薪可能只有市场价的一半。

“以前只觉得,自己二十多岁就已经月入上万,未来更没啥可担忧的。”小光说,现在只觉得这个想法太幼稚。“疫情教会了我,不要赚快钱,要未雨绸缪,多学点技术和算法,至少不能只仰赖JAVA。”

(文中人物为化名)

栏目主编:张骏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7)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