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政情 > 伴公汀 > 文章详情
上海即将进入汛期,如何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来看这些小常识
分享至:
 (10)
 (4)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曹飞 邬林桦 2020-05-12 19:04
摘要:民防有着“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的职责定位,在防灾减灾救灾宣传和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今天是我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5月8日,2020年上海市防灾减灾宣传周正式启动,5月9日至15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记者从市民防办了解到,目前,上海全市分布有1400余台警报器,已建成应急避难场所100余个,面积达149余万平方米。接下来,还将在大型场馆、会展中心、学校操场、郊野公园、大型绿地等场所,加大配置建设力度,更好适应此次应对疫情的城市公共建筑灾备功能需求。另外,上海还有一支由44人组成的民防特种救援队伍,24小时值班备勤,全天候参与应急行动,担负着核化检测等紧急救援任务。

作为沿江近海的特大城市,上海面临多种多样的灾害风险。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汛期,本市将呈现“降水总量略多,影响台风强度偏强,对流性天气强度偏强,高温日数略多”的特点。近日,上海就举行了应急救灾物资保障演练,针对上海即将进入汛期暴雨、大潮、洪水“三碰头”的自然灾害风险,设置紧急人员转移安置物资保障等科目。

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民防有着“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的职责定位,在防灾减灾救灾宣传和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民防融入应急管理,充分利用防空警报、民防工程、应急避难场所、人员疏散基地、民众防护宣传、民防特种救援等方面的优势资源,积极参与防灾减灾救灾。

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上海民防科普教育馆将组织开展现场观摩答题活动,参观者可以通过参观教育馆现代空袭和民防工程口部模型两项内容,解答小问题,获赠纪念品。

各区民防部门也围绕“5.12”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如通过民防进驿站、疏散演练、发放宣传资料、问卷调查、网络公开课、新媒体直播、在线访谈等形式,面向社会公众普及各类灾害事故知识和防范应对技能。

除了民防部门,全市各区消防站和消防教育体验馆也加大开放力度,组织学校师生和家长到消防站参观,通过观看指战员对一般性家庭火灾扑救的实地操作、消防器材装备使用的现场展示,体验模拟灭火和逃生训练,让师生和家长们与消防进行“零距离”接触。

各级消防部门将充分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以火灾预防、火灾扑救、火场逃生自救等为宣传主要内容,通过展板展示、现场讲解、观看案例、操作演练、消防设台咨询等形式,深入企业、农村、学校、社区、公众聚集场所等地开展消防宣传教育。

【全国防灾减灾日小常识】

“5·12防灾减灾日”的由来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灾害损失日趋严重。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与坚强。2008年6月,有政协委员提议,为表达对灾害遇难者的追思,增强全民忧患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有必要设立“防灾减灾日”或“中国赈灾日”,借此表达对地震遇难者的纪念,弘扬团结抗灾的精神。

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防灾减灾,基层社区如何做?

作为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的居民社区,必须配备如下防灾减灾设施。

1、建立社区灾害应急避难所,标明避难场所位置、可安置人数、管理人员等信息等等;

2、灾害应急避难场所功能分区清晰,配备充足的应急食品、水、电、通讯、卫生间等生活基本设施等等;

3、明确应急疏散路径,在避难场所、关键路口配备安全应急标志或指示牌;

4、建立专门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和培训等活动的场地;

5、设置专门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设施,如安全宣传栏、橱窗等;

6、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包括救援工具、通讯设备、照明工具、急药品和生活类物资等;

7、鼓励居民配备减灾器材和救生工具,如收音机、手电、哨子、常用药品等。

应对洪水灾害

汛期将至,洪涝灾害可能随时会发生。遭遇洪水时,人们要冷静观察水势和地势,迅速向附近的高地、楼房转移。如果洪水来势猛,附近又没有高地或楼房,可抓住有浮力的木板、木盆、木椅等物品。不要爬到土坯房的屋顶,因为这些房屋浸水后容易倒塌。如果需要在急速的洪流中行走,步子要稳,最好拿根木棍不断探查前方及左右的路面情况,以免掉进坑洞中。

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积极与救援部门联系,报告自己所在的准确位置和险情,等待救援。即使被困者会游泳,也应尽量避免下水,以防遇到暗流或漩涡。

应对暴雨灾害

在暴雨期间,人们尽量不要外出,必须外出时应尽可能绕过积水严重的地段,要注意观察,贴近建筑物行走,防止跌入窨井、地坑等。预防居民住房发生小内涝,可因地制宜在家门口放置挡水板、堆置沙袋或堆砌土坎,住在危旧房屋或低洼地势住宅的人员应及时转移到安全地方。室外积水漫入室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防止积水带电伤人。不要在下大雨时骑自行车。驾车遇到路面或立交桥下积水过深时,应尽量绕行,避免强行通过。雨天,汽车在低洼处熄火后,驾乘人员千万不要在车内等候救援,应下车并到高处等待救援。

应对火灾

遇到火灾时,人们应及时拨打119火警电话进行报警,说明火情的具体位置。人们要迅速找到毛巾、衣服等打湿,并用其捂住口鼻,避免吸入有毒气体,避免烫伤、烧伤。观察火源的位置,浓烟飘动的方向,朝反方向逃生,不要贪恋财物。快速逃生,选择最安全的路线,迅速逃离火场,弯腰降低身体高度。逃生困难时可等待救援,用湿布捂住口鼻,逃到靠窗的房间,关门时要用被子等塞住门缝。必要时,可结绳从窗口逃生。

需要注意的是,以下几种火灾不能用水扑灭。遇到电器火灾,首先要切断电源,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或干沙土进行扑救。遇油锅着火,应迅速将切好的冷菜沿锅边倒入锅内,或是用锅盖或大块湿布盖住着火的油锅。遇汽油着火,用泡沫、二氧化碳和干粉灭火器等工具进行扑救。遇油漆着火,用泡沫、干粉或沙土进行扑救。

认识一下“防空警报”

战争中,当城市受到空袭威胁时,防空警报被用来提醒人们进行防空避难;平时则用于抗灾救灾和突发事故情况下的灾情预报和紧急报知,此外,为了纪念某些重大事件,防空警报也会在特定时间地点使用。

防空警报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和解除警报三种。

预先警报:鸣响36秒,停24秒,反复3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 

听到预先警报后,应当立即关闭天然气、煤气,熄灭炉火,拉断电闸,携带准备好的生活必需品,照顾老人和儿童迅速、有序地进入指定的防空设施。夜间应严格遵守灯火管制的规定。

空袭警报:鸣响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

无法进入地下防空避难所,人防工程、防空洞,市民利用地形地物就近隐蔽,趴在地上双手抱头。

解除警报:连续鸣响一长声,时间3分钟。

听到解除警报后,应当配合人防专业队开展消除空袭后果的抢救抢修工作,如就近救护伤员、找寻被困人员、扑灭初起火灾、协助维持治安等。

警报解除后,仍要注意收听广播,了解解除警报后人员行动的注意事项。如哪些道路不能行走;哪类食物、饮水不能食用;关注疫情通报、放射性污染、染毒或带菌情况通报;了解敌空袭规模、方式及城市破坏情况通报,以及对下一次敌空袭的预测等。

栏目主编:张骏 题图来源:徐网林摄 资料图 图片编辑:项建英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4)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