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健康 > 医声医事 > 文章详情
“60后”领队和“90后”战友:我眼中的查琼芳和《查医生援鄂日记》
分享至:
 (40)
 (8)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杨子 2020-05-09 07:01
摘要:日记中,首批医疗队领队、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郑军华和仁济医院南院重症监护室护士傅佳顺的名字都被记录着,在“60后”领队和“90后”战友眼中,查琼芳和她的日记又有怎样的不同?

这几天,上海首批支援武汉医疗队的队友们又见面了——在市总工会、市卫健委组织的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疗休养活动期间,已重新回到各自工作岗位的战友们聚在一起,感怀那段“搏过命”的日子。大家的话里行间,依旧绕不开共同的回忆和记录——《查医生援鄂日记》。

这本日记记录了67个日夜,长达10万余字。文中,读者几乎很难看见查琼芳自己的身影,但患者、队友、警察、社区工作人员、货车司机、公交司机、志愿者司机、快递员……鲜活的人物和故事跃然纸上,重现了一座城市从冰封与黑暗中逐渐苏醒痊愈的感人过程。

日记中,首批医疗队领队、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郑军华和仁济医院南院重症监护室护士傅佳顺的名字都被记录着,在“60后”领队和“90后”战友眼中,查琼芳和她的日记又有怎样的不同?

“60后”领队郑军华:她不善言辞始终用笔如实记录

“在武汉的日子,由于工作繁忙,她的日记我都是断断续续在看。直到回了上海,她送来一本成书时,我才仔仔细细通读了一遍。”郑军华说,当时的第一印象就是“写得确实不错,特别真实,好像能透过这张纸看到当时的每天经历”。

郑军华用“真人、真事、真情”来评价日记。“没有精心雕琢的文字,都是朴实无华的记录,而且也绝非报喜不报忧。”1月31日,查琼芳写道,“这是我人生第一次戴着口罩睡觉:在安静的环境下,我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每一次心跳和呼吸。我的心跳很快,呼吸有点累,因为每一次喘气我都需要费力。”物资的紧缺、身体的不适、诊疗的困难、患者的离世……她用手中的笔始终如实记录,没有修饰。

郑军华还记得,第一批医疗队在抵达金银潭医院后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上,他便提出,希望能有队员写写抗疫前线的真实故事,“最初很多人都写了,但只有查医生坚持下来,最终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在他看来,顺着日记的时间脉络往后翻,能清楚感觉到查琼芳的情绪也逐步明朗,“她在重症病房工作,经历过压抑和悲痛后,最终看到了曙光和希望。”收到第一本日记后,郑军华又问查琼芳要了10本,“这本书受到社会各界好多朋友的喜爱,从查医生眼里看到了普通人,又从日记里看到了查医生。”

不在同一家医院,两人原本并不相识,但郑军华在两个多月的工作中,给予她“专业素养过硬、认真求上进”的高评价。“别看她洋洋洒洒写了10万字,可她并不善言辞,听人说得多、自己做得多,也不爱争抢。”虽说是呼吸内科医师,但查琼芳有着活跃的多学科思维,也善于学习:在周新主任的指导下,原本大多由麻醉科医师承担的气管镜引导下插管工作,查琼芳也学会了。

两人的聊天记录里如今还留着在武汉的工作交流。“我们队可以在金银潭医院楼前栽棵树,友谊之树常青。”查琼芳如此提议道。当时,金银潭医院与各支援医疗队成立联合医务处,“我觉得她很有潜力,便推荐她去兼职工作。”此后,除了完成日常诊疗外,查琼芳还需每日收集危重患者病例情况,参与医疗质量安全、医政管理等工作,“这些她都没有写进日记。”郑军华说,这样一名平凡的医务工作者,在一场历练后,或许依旧回归平凡,“但她有太多的闪光点,在平凡人和平凡事中,成为了真英雄。”

“90后”战友傅佳顺:希望能不负众望握紧“接力棒”

“看到书的第一感觉是震撼,厚!”傅佳顺想了想告诉记者,“因为共同经历过,才能更切身地明白,每天用本身就很紧张的休息时间来写下这么厚厚的一本书,是多么不容易。”

日记里,查琼芳如此写道,“说起傅佳顺,尽管我们来自同一个医院,但却是在机场才认识的。接触了这么久,在我的印象中他就是一个腼腆、务实的小伙。1992年出生的他是我们仁济南院为数不多的男护士之一,也是南院急诊团支部书记。作为一名90后共产党员,他是最早报名援鄂的人员之一。到了武汉后的第一天,他就在中暑式穿戴中上了近9个小时的班,一声不吭。回首当初,他说自己也不知道是如何撑下来的。在我们面前,他从没叫过苦和累,这就是90后的担当吧。

这篇日记写于3月17日,名为《90后的担当》,傅佳顺看了许多遍。“其实是拿到书后才看到的,特别感动,也特别暖心,似乎每个人点滴的付出,查老师都默默看在眼里。”他还记得那个“9小时的班”。“这是到达武汉后的第一批白班,当时情况还比较严峻,考虑到穿脱防护服的安全,我们临时延长了工作时间,好在坚持下来了。”

由于和查琼芳工作时不在一个小组,傅佳顺与她碰头的机会并不多,但偶然的几次他发现,为了写好更真实、细节的日记,查琼芳会特意与当事人聊天,“比如志愿者司机,他们专门送医护人员上夜班,因为我们上下班时间难以预计,他们晚上就睡在车子里;还有酒店服务人员,每天想着给我们换不同的口味,换红烧肉、熬姜汤、炖桃胶银耳羹。”傅佳顺说,幸好有这样一本日记,“或许有些细节可能随着时间淡忘,但只要偶尔翻看,似乎都能很快回到记录的那一天。”

傅佳顺觉得,透过日记,他看到了集体的力量,“是各行各业的中国人表现出的义不容辞、善良勇敢和无私无畏,让我们相信没有做不成的事,每个人潜力都是无穷的,谁也不知道极限在哪里。”他说,承载着“中国力量”的接力棒如今已传到青年一代手中。傅佳顺借机向查琼芳“喊话”,“武汉,我们一同抗疫;回来,我们在不同岗位继续并肩!”

栏目主编:顾泳 题图来源:受访者 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8)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