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教育在线 > 文章详情
北大“院士校长”填词,交大“美女教授”作曲,南北医学家隔空献唱抗疫战歌
分享至:
 (22)
 (5)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徐瑞哲 童宽 2020-05-01 12:07
摘要:没有合唱团伴唱,曾教授就一人演唱了女高、女低、男高、男低四个声部……

“灿烂星空 谁是真的英雄 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有没有那么一首歌,会让你轻轻跟着和,牵动我们共同过去,记忆从未沉默过……自古至今,歌以咏志,致敬英雄。

来自北大的“院士校长”填词,来自交大的“美女教授”作曲,这两位医学科学家詹启敏院士、曾凡一教授隔空创作抗“疫”赞歌《医魂闪光》,于“五一”劳动节当天发布了MV【附视频】。

这首战歌,在3个不同的录音棚,通过4位录音师的专业录制,经由北京、上海、海南、沈阳4个省市的隔空交流和制作,以及20多稿的改编和修改,并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在各方支持下制作了MV,两人治愈系的歌声与医疗前线的战“疫”画面相得益彰……


【曾经在美同团义演,实现30年合作夙愿】

这首歌的词作者和演唱者笔名潇敏,正是詹启敏。他是我国著名肿瘤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他能歌善舞,擅长二胡、琵琶等乐器。

歌曲的曲作者和演唱者来自医学世家,乃曾溢滔院士之女曾凡一。她是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所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课题负责人(PI)。曾凡一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取得医学、理学双博士学位,攻读期间辅修了音乐作曲和理论,并与美国某著名唱片公司签订了多张唱片合约,还在上海、华盛顿等地多次举办个人演唱会。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两位科艺融合的科学家,一南一北虽隔千里,却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相识。当时曾凡一的母亲黄淑帧教授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担任高级科学家并进行合作研究。有一天在黄教授家的客厅里,来自华盛顿特区的多位医学工作者酝酿成立了黄河合唱团。正在NIH做博士后的詹启敏和在宾大攻读双博士的曾凡一都加入了黄河合唱团。

当时黄河合唱团在当地多次进行赈灾义演,在华府地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两位有共同追求的学者也由此相约合作。但是后来他们都忙于各自领域的科研工作,一等很多年过去了,直到今年2月上旬,全国医务人员纷纷奔赴武汉参加抗疫斗争之际,詹启敏院士与曾凡一教授不约而同地想到用歌声参加抗疫行动,支持武汉一线医务人员。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合作一首歌曲,30年的夙愿终于得以实现。


【一人分唱四声部,一曲流遍四省市】

疫情蔓延的特殊时期,歌曲的编曲录制变得难上加难。从编曲、录音、混音、到后期制作,都需要多次反复进行。

作词作曲初稿完成后,编曲成了第一个难题。许多著名制作人、录音师都不在上海或者正在居家隔离中,面对面的沟通几乎没有可能。让人感动的是,两人周围许多朋友都自发自觉行动起来,参与其中。东方卫视《中国梦之声——我们的歌》音乐总监、著名音乐制作人董健剑得知此事后,尽管远在海南探亲无法回沪,仍然自告奋勇地义务接下了这个任务。经反复推敲和沟通,有了编曲和伴奏的初稿。

接下去,寻找疫情期间开放的录音棚和可以出门工作的录音师则是他们遇到的第二大难事。录音师段老师,经过多次协调,终于安排开放了一个录音棚,他单程开车3个多小时,赶来为曾教授录音。没有合唱团伴唱,曾教授就一人演唱了女高、女低、男高、男低四个声部,完成了小样初稿。

之后,经过编曲和旋律的再次修改,正式录制小样时不得不换到上海另一个录音棚录制。录音师贠老师二话不说,又是一个通宵。完整的伴奏和小样发给詹院士后,他认真练习了三天,在北京也经过周折找到一个录音棚连夜录制,并寄往他在大连的制作人顾老师,再经后期制作把他的声轨寄到上海。可是由于两位歌者不能在同一时空中交流,最后还需要再次进棚,重新编辑和修改整首歌的结构,进行再创作……

其间,曾凡一一个人完成了制作过程的多项工作,科学家特有的工匠精神如实体现。她表示,特别感谢父母曾溢滔和黄淑帧也为歌曲提出建议,使歌曲更加悦耳感人。还有身边很多同事和朋友,从抗疫前线带回他们亲身经历的故事,令她很有感触,“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我们带来了不幸,但我们也由此感受到了医学知识的力量,看到了人性之光的美好。”正如歌词中所说:让生命之树常绿,让生命之光常亮,把生命之美还给人间,为生命之花送去朝阳……

图片来源:上海交大医学院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5)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