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郊野笔记 > 文章详情
有“上海比萨斜塔”之称的松江千年宝塔,时隔30余年又迎来文物修缮
分享至:
 (77)
 (5)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 李成东 2020-04-22 17:03
摘要:护珠塔斜度已超过了意大利的比萨斜塔,故有“上海比萨斜塔”之称,成为上海一大奇观。

日前,记者从松江区文物保护管理所获悉,关于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护珠塔修缮的申请已经获得市文旅局许可,将由松江林场作为建设主体负责实施。护珠塔的修缮工程将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对其保护修缮应遵循最小干预的原则。

护珠塔建于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坐落在天马山上,是一座7层八角形砖木结构的楼阁式宝塔,高18.82米。相传塔里藏有舍利珠,夜间闪耀光芒,故称“护珠宝光塔”。900多年来,由于地基变动,塔身逐渐朝东南方向倾斜,目前偏离已达2.28米,倾斜度7.10°,其斜度已超过了意大利的比萨斜塔,故有“上海比萨斜塔”之称,成为上海一大奇观。

千年宝塔的“斜而不倒”,也在松江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传说。一则是护珠塔东面20米处,有一株古银杏树。相传是周文达所植,古树分技呈龙爪状,向西扑抱塔身。后来银杏树成为山神之手,支撑着护珠塔,所以几百年来斜而不倒。

另一则是传闻曾在护珠塔砖缝中发现宋代钱币,于是有人拆砖觅宝,使底层砖身渐被拆毁,形成塔身倾斜。

还有一则“不倒之谜”传说的流传度最广。据说,百年前护珠塔内有舍利珠,于是就有挖宝人深夜在塔脚下,用镐在塔底刨个不停。一旦护珠塔的镇塔之宝被人挖走,护珠塔就要倾倒。护珠塔倾斜的原因也是由于挖宝引起的。

但这颗舍利子真的是在塔底被偷的吗?按照江南古塔的结构,五色舍利珠应该藏在塔叉顶部,塔砖结构有一个天宫,天宫里有一个银匣藏在里面,然后盖顶时把它封起来。在上海松江文物保护部门工作多年的林晓明说,“乾隆五十三年,护珠塔经历一场火灾,塔顶全部烧毁,木结构荡然无存。”据传说,护珠塔之所以会发生该次大火,也是与塔藏著舍利子有关。

公开资料介绍,上世纪80年代,上海市文管会组织成立“天马山宋护珠塔研究修缮组”,并按照“按现状加固,保持斜而不倒”的原则完成修缮。时隔30多年,松江林场在日常巡查中发现一些新的问题,如护珠塔塔身下部墙体有新增细裂纹,多年下来塔基西南侧下沉更为明显,再加上塔身上长了多株树苗,随着树苗的长大,塔身可能会受到影响,外围护栏有损坏松动,也需要进一步加固,护珠塔的修缮工作迫在眉睫。

而早年参与护珠塔保护工作的中国著名古建筑专家杨家佑则表示,山坡不同的土质,是造成塔倾斜的最主要原因。“塔建在一个山坡上,从土层来讲,东南土深一点,西北土浅一点,那么它的基础是一边硬一边软,这就是塔倾斜的最主要原因。另外,乾隆时期的那场大火对塔身破坏比较严重,也进一步加剧塔身的倾斜。”

护珠塔虽有倾斜但是不倒,很多专家认为与护珠塔使用的建筑材料和设计结构有很大关系。古代建筑用糯米饭拌以桐油石灰来粘合砖块,非常坚固,即使遇上较强的台风、地震等外力作用,某些墙面断裂塔身也不会轻易倒塌。

此外,护珠塔的塔身又是一个八角形结构,塔门的设计是每隔一个面开一个门,这样既使整座塔能够浑然一体,又使每个没开门的墙面像四条腿一样支撑着每一层塔身。每层墙面之间既相连又不承受一层的压力,使塔身受力十分均匀。同时因为使用十分牢固的石灰糯米等材料,即使遇上较强的台风、地震等外力作用,某些墙面断裂塔身也不会轻易倒塌。由于古代精湛建筑技艺,所以即使护珠塔后来有所倾斜,也能抵御千年风雨沧桑。

栏目主编:黄勇娣
图片来源:夏怡然 摄  松江区供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5)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