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艺清单 > 文章详情
吴正恭:选择画张文宏,是因为他有着阿拉“上海医生”的特点​——实在、懂经、拎得清
分享至:
 (13)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君娜 2020-04-12 15:16
摘要:张文宏的“另外一面”,我是这样“移植”过来的。

《召唤——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美术、摄影主题展》上,一幅还原度极高的肖像画《张文宏》,成为观展者竞相“合影”的热门展出作品。而随着网红医生张文宏接受这幅作品的赠予,这幅全名为《定海神针——华山医院张文宏医生》的色粉画,也成了炙手可热的“网红画”。

日前,该画作的创作者、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吴正恭老师接受了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的采访,细细讲述了这幅作品背后的创作故事。

他“实在”、“懂经”、“拎得清”


1月29日,张文宏的这段采访在网络上走红。

吴正恭表示,之所以选择画张文宏医生,是因为他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上海医生”和“阿拉上海人”的风格特点——“实在”、“懂经”、“拎得清”。

5年前,吴正恭就记住了张文宏的大名。“早在5年前,我就通过一篇《张文宏:西医也要讲因人而异》的文章知道了他。我当时就认为,张文宏医生是一个在思维方式上,要比一般的医生和专家,高出一个层次的人。”

229,吴正恭在看了以前的同事宋玲转发给他的一个张文宏医生接受《中国日报》采访的视频后,写了下面这样一句话:张文宏医生,脚翘皇天宝”,“噱头势”好的,“花露水”浓的,“腔势”足的。

吴正恭直言:无疑问,张文宏医生确实是有着某种极其特殊的charisma——一种人格魅力和感召力。现在的年轻人,在说到张文宏医生时,都说他牛,但我认为那个牛字,似乎并没有阿拉上海闲话中的‘神兜兜’,来得更为传神了。

用“移植”的办法解决原始素材像素低的问题


电脑合成照

2月17日,吴正恭接到了展览的征稿通知。此时,距离3月15日的截稿日期不到1个月。

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创作好一幅既契合主题又不失艺术水准的作品?吴正恭因此就想到了用色粉笔来画张文宏肖像的主意。他向相关领导承诺:如用色粉画而不是油画来画的话,如一切顺利,少到4-5天,多到8-10天,应该可以画好。但他也强调,所有的一切,取决于原始素材(张文宏医生的照片)本身的质量。总之,原始素材的动态、角度、神态以及清晰度等越好,不仅画起来方便,速度也快,而且效果也一定更好。”

他选定了1月29日张文宏走红的那段视频和相关图像作为原始素材。这段视频中,穿着白大褂、戴着口罩,直言“一线岗位全部换成共产党员,没有讨价还价”的张文宏,也是全国人民最熟悉的张文宏形象。而这也恰恰成为吴正恭这次创作的最大问题,因为他在网上能找到的张文宏照片,像素和清晰度都不高。

怎么办?吴正恭采用了“移植”的办法。“我找到了他的另一张相对比较清晰,穿西装,戴领带的新闻照片。”于是吴正恭就决定,把这张照片中的脸“移植”到张文宏在129日那天的新闻图片中去。

他做了很多张电脑合成效果图,并尝试了各种不同组合的可能性,然后发给身边的一些朋友听取意见。他们中有内行的画家,但大部分都是外行”人士。吴正恭说:“因我认为外行的直觉及其意见,尽管有不专业的成分,但往往反而更具有实际的参考价值——他/她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然后我再根据反馈的意见,权衡并决定采用哪一张。”现在画面中人物的“换头手术”和“形体比例”,吴正恭听取了做过雕塑的朋友陆君玖的意见;在“颜色组合”与“色彩搭配”上,他采纳了妻子的建议;对于出现在白大褂上的“中国共产党的党徽”和“中国红十字会的标志”,他征求了退休前一直在医院工作的朋友杨启恒的意见

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这一作品,正是综合并听取了多方面人士意见的结果。


题图来源:蒋迪雯 摄影 图片编辑:朱瓅
内文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