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产业观察 > 文章详情
上海这一战略产业复工率已达99%,还有百亿项目落地
分享至:
 (10)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刘锟 2020-03-21 06:31
摘要:为集成电路产业完成“十三五”目标奠定良好开局。

面对突发的疫情,中国集成电路领军企业——上海华虹集团依然迎来鼠年“开门红”:刚刚过去的2月,集团旗下华虹五厂保持满产运行,产出环比增长4.3%,同比增长24.5%,单日最高作业量达129万、单月日均作业量达125万,双双再创新高。这也是今年1月完成历年耗时最短的岁修、单日作业量创新高之后,华虹五厂再次刷新纪录。

 华虹五厂工艺技术覆盖55-40-28纳米各节点,是中国大陆最早的12英寸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生产线,也是国内企业从建线到盈利最快的12英寸生产线。在华虹五厂满负荷运转的同时,华虹集团在沪建设并初步投产的另一条国内工艺最先进的12英寸生产线(华力二期),春节至今生产管理系统运行稳定,1月份月均作业量、峰值作业量双双创下新高,正向着设定的最高产能加速爬坡。据透露,该条产线制造工艺达14纳米,芯片产品覆盖移动通信、物联网、智能家居、云计算、CPU以及人工智能等各领域应用,将进一步满足国内市场对中高端芯片产品的需求。

华虹集团产能逆势上扬,是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加速复工复产的缩影。最新数据显示,目前上海集成电路主要制造企业复工率已超99%,华虹集团、中芯国际、积塔半导体等企业员工到岗率均超95%,各企业生产任务正稳定有序开展。

其实,早在疫情发生后,企业普遍反映存在原材料供应、物流运输、防疫物资短缺等诸多问题,上海积极协调兄弟省市产业链上企业复工复产,第一时间打通产业链关键环节,畅通物流运输卡点,为上海集成电路完成“十三五”目标奠定良好开局。

上海工研院是一家智能传感器领域的重点企业,疫情初期,在红外温度传感器技术攻关上取得重大突破,而红外温度传感器正是疫情防控急需的额温枪、测温仪的核心部件。当得知产品生产需要浙江、广东、重庆等地的封测企业复工时,上海紧急联系国家工信部,积极协调产业链企业尽快复工。通过加班加点,2月11日,第一批9万颗芯片提前三天送到客户手中,投放到抗疫前线。截至目前,工研院已给北京、上海、广东、山东、安徽等省市的十余家客户提供超过280万颗红外温度传感器。

位于青浦的巴斯夫工厂生产的纯化和配制电子化学品(即溶剂和蚀刻液),是集成电路制造企业重要的原料。春节后,疫情导致工厂无法复工,上海集成电路制造企业面临两周内停产的危机。获悉情况后,上海积极协调,一天内完成巴斯夫复工文件批复,顺利开工生产,保障了集成电路企业原材料供应。此外,疫情防控初期,跨省运输车辆司机回本地需进行自我隔离14天,造成跨省产业链供应受阻,物流运输不畅。上海与兄弟省市相关部门积极协调沟通,短时间内清除限运和禁运相关堵点,为集成电路企业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疫情对国内手机等智能终端产业链带来冲击,但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仍抓紧研发不断线。比如,2020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因疫情取消,但紫光展锐旗下新一代5G SoC移动平台—虎贲T7520仍按期发布,并开创国内芯片设计企业以在线形式发布新品的先例。2月26日,包括哔哩哔哩在内的多家平台直播了这一过程,同步观看人次达80万。虎贲T7520是紫光展锐第二代5G智能手机平台,采用6纳米EUV(极紫外光刻)制程工艺,相较于7纳米制程,这一工艺将晶体管密度提高18%,功耗降低8%。紫光展锐CEO楚庆表示,疫情改变了产品发布的方式,但市场对5G的需求不会改变,反而可能出现报复性增长。目前,在政府部门协助下,公司研发已全面恢复正常,人员到岗率超过90%,正全力备战疫情后市场。

复工复产的同时,重大项目的招商引资也丝毫没放松。春节刚过,市经信委就会同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与格科微电子公司通过电话、视频会议等不见面方式,推动格科微项目落户上海。3月5日,这一百亿级项目正式花落临港新片区。

格科微项目计划总投资22亿美元,拟建设一座12英寸月产6万片晶圆的CMOS图像传感芯片厂,将成为全球技术水平最高的图像传感器生产线,有效解决我国高端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卡脖子问题。据透露,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投资12亿美元,计划今年6月启动,2023年建成,预计达纲年产值70亿元;二期于2023年启动,预计投资10亿美元,2024年底建成,项目全面建成后预计达纲年产值110亿元。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笪曦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