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浦江眼 > 文章详情
五角场商圈复苏记:有的生意红火,有的苦苦支撑
分享至:
 (93)
 (7)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尖尖 2020-03-18 18:26
摘要:“不开店就意味着没有营销,所以即便赔钱也要开着。”商圈复苏的背后,是一场自救与互救的过程,也代表着一次脱胎换骨的重生。

3月,天气逐渐回暖,大学路上的花又开了。 

这是上海一条独一无二的网红街,短短700米大学路聚集了上百家咖啡馆和轻餐饮,以往每到中午和傍晚时分,来吃饭和休闲的人络绎不绝。然而日前记者再次走进这个街区,眼前的景象却很难与印象中的大学路联系在一起—— 

因外摆而兴的街区里,桌椅依然在花丛中摆放着,却少了露天用餐的客人。一家坚持营业的西餐厅在门外原本客人就餐的座位上摆放了几只半人高的小熊。小熊面对面而坐,成为疫情下餐饮业生态的独特写照。 

特殊时期的“客人”。

受疫情影响,上海各大商圈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低客流,位于上海东北角的五角场城市副中心同样未能幸免。“五只角”上的商场客流量是往常的五分之一,营业额最低谷时只有十分之一。“以往商场门口排队是消费者太多,现在排队是因为要测体温。”合生汇物业总监顾杰自嘲说。 

如今3月已过去大半,商圈也开始逐渐复苏。五角场最大的地下商场太平洋森活天地开业率达到80%,商家表示对一周内回暖有信心。餐馆经营户说:“不开店就意味着没有营销,所以即便赔钱也要开着。” 

有的人坚持经营,有的人另辟蹊径。商圈复苏的背后,是一场自救与互救的过程,也代表着一次脱胎换骨的重生。

午后阳光正好,人们戴着口罩走在大学路上。 本文图片均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 黄尖尖 摄



网红街的人气哪去了? 


工作日中午的大学路,同为餐饮店,经营状态各不相同。奶茶、咖啡、零食铺最先开门正常营业。西餐厅和糖水铺里客人隔桌落座,每桌不超过两个人。而酒吧和居酒屋则一律大门紧闭,这种人流集中的场所目前都无法开放。 

咖啡馆独坐。

顾客进入任何一家店之前,都要通过门口的关卡,测体温,出示随申码,扫描行程码查看14天内的出行记录,一步都不能少。大学路上每隔十几米就用彩条把周边两三家店面或者商务楼宇入口围起来,设一个进出口检查岗,由一名志愿者把守。

傅继栋是上海图书有限公司的员工,公司没有复工,家住杨浦的他每天都来大学路当志愿者。这天,他负责值守一家糖水铺和旁边大学路52、56号大楼的三个入口。中午时分,傅继栋忙着给每个进出的人检查登记。“双休日都不休息吗?”“不休息。现在这边缺人手,能顶一个岗位是一个。”在大学路上,这样的检查岗共有13个,全靠志愿者轮流值守,每天在门口站9个小时。 

测温。

这样的严密防守让人觉得安心,也让部分顾客觉得麻烦。“有的客人过来用餐看到要检查登记这么多东西,还要分桌就坐,就走了。”一家西餐厅的店主说。为了方便白领顾客,西餐厅最近推出了午市套餐。“大学路上的商务楼宇复工了,到楼下用餐的白领也逐渐增多,这种制作快捷,一人一份的套餐很受欢迎。” 

白领午餐。

平日里风靡大学路的那几家网红日料店和音乐餐吧,此刻均大门紧锁。外摆的椅子倒扣在桌上,店家在门口休市通告上写着歇业到2月29日,但这个日子早已过去,开业时间仍遥遥无期。 

门上通告。

大学路的“清淡”与这条路上的餐厅性质有关。一位创意料理店老板告诉记者,餐厅在春节前进货了一批进口食材,结果疫情来了,食材浪费了大半,如今复工了,但再重新进一批食材也不容易。大学路上聚集着很多这样的高端特色餐饮店,平时不做外卖生意的他们在疫情中遭遇重创。 

相对而言,轻餐饮的情况则不同。霁月台烤肉铺是一家做现烤肉干的轻饮食店,店内还售卖咖啡饮料。“平时客人等烤肉的时候会坐在店门口的外摆喝杯咖啡,现在基本上都是过来买了就走。”店员说,虽然营业额降低了一半,但熟客还是会照常下单。这也是大学路上为数不多从大年初七就正常开业的门店。 

以往热闹的酒吧在歇业中。



地上地下“两个世界” 


连通和五角场各商场、地铁站的太平洋森活天地,位于大学路下方。地上地下,却呈现出不同的景象。由于承接着从地铁出来的客流,地下商场人气很旺。奶茶店门前开始有人排队,年轻人把吸管伸进口罩里,吸了一口想念已久的奶茶,又匆匆把口罩戴好。 

午市。

太平洋森活天地的餐饮店主要以中式小吃为主,地下城的格调不如大学路“高冷”,却烟火气十足。陕西面馆“秦三碗”店里坐着六桌客人,都自觉隔桌就餐。臊子面、凉皮等供应速度快,用餐时间也短,减少了堂吃的在店时间。店主从3月1日开始营业,他坦言,其实开店比不开店赔得更多。

“以前一天营业额是一万七千,现在大概两三千,但一天的支出就要八千多。”店主说,对小型连锁餐饮点而言,房租和人工成本是主要压力。如果不开业的话,也要支付房租和70%的员工工资。陕西面馆的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是西安人,目前有8名过年未回家的员工留守店里。“这些员工闲着也是闲着,他们也希望有工作。”今年2月初,“秦三碗”尝试开了两天,但实在没有客人,只能关门。 

3月1日起,太平洋森活天地的餐饮和零售店家集体复工,“秦三碗”也随之开店。“刚开始的时候一天营收只有两三百,现在已经有两三千了,每天都在按照一定比例上升。”对此,店主还是很有信心,能让元气大伤的小面馆恢复活力。 

一家名叫“成都你六姐”的小餐馆老板从开业第一天就十分担忧。“我们这种小店,三个月没有现金流,牌子就会倒掉了。”面对不得不开的店,负责人对经营方式作出调整:平时一种蔬菜进货100斤,现在进30斤;不开业期间员工发一半工资,等疫情过后再补偿薪资……“面对疫情,我们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困难,还要对后期如何恢复提前做好规划。” 

恢复中的地下商城。

受疫情影响,房租成本、人工成本、食材成本都在上升,对餐饮业来说,现金流非常重要。“大型品牌连锁餐饮,如西贝等,融资能力相对较强,但对小型连锁来说,受到的冲击更大。”太平森活天地运营部经理盛斌告诉记者。为了帮助小业主复苏,太平洋森活天地采取了2月和3月所有店铺租金减半的措施。 

“过去地下商城每天的人流量在3到5万之间,周末甚至超过5万,现在只有一万。”春节期间,盛斌在现场值班,看到平时熙熙攘攘的地下通道空荡荡一片几乎没人,心里感到十分失落。“越是这个时候,商场和商家们更要互相扶持,相濡以沫。”目前,太平洋森活天地的共有104家店铺开门营业,人流量也逐步恢复到了以往的一半。


转型到线上就完事儿了? 


苏宁易购在五角场的全业态店面于今年初刚刚开业便赶上了突如其来的疫情。然而这三个月以来,苏宁的销售额不降反升,这得益于商场的离店销售模式,用线上零售弥补了线下客流的不足。 

走进苏宁的全业态店,在门店消费的顾客并不多,但网上商城却是另外一番景象。“自从疫情发生以来,苏宁的网上销售占比达到了60%。”五角场苏宁店长朱伟告诉记者。 

苏宁一直致力于开发线上销售平台,这次疫情期间索性把大部分销售业务集中放在网上推广:通过微信、小程序等互联网通道点对点把产品推送给消费者;开发“购物车分享”模式,顾客分享订单,其他人扫描二维码就可以下单购买;开通了直播平台,日前,一位苏宁高管也加入到卖场直播中。 

苏宁的强势商品是电器。“由于消费者习惯了买大型电器要到门店,小型电器偏向于网购,因此疫情也带火了一批小型电器和电子产品。”朱伟说,尤其是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的销量甚至达到了井喷式增长。” 

改造后的苏宁。

同在五角场,合生汇作为以线下销售为主的传统商场就没那么“幸运”了。“去年合生汇每日的平均客流量为8.2万,周末超过10万,到今年3月初才勉强恢复到1万。生意最差时,营业额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商场内共350家店,关掉了200多家。”合生汇物业总监顾杰告诉记者,几个数字就能体现商场遭受的重创。 

“春节期间,零售店基本全部都关门,连苹果店都关了,因为商场里根本没人。”截止3月18日,合生汇已经有317家店重开,复工率达到90.5%,但问题还是在于客流量不足。顾杰说,对商场里的店家而言,维持经营必须依靠商场的客流。“合生汇里光奶茶店就有二十多家,本身就存在竞争,如果没有客人来的话就等于雪上加霜。” 

为此,商场鼓励餐饮商家开发线上外卖另辟蹊径。“五角场有大量商务楼宇复工,白领有用餐需求,我们鼓励支持餐饮店、奶茶咖啡店接收线上外卖订单。”每到午餐时间,合生汇在商场门口开辟出专门的送餐交接区,安排店家统一把餐品送到该区域,由外卖员在门外交接、运送。 

但转型,也不是人人都适用。“疫情期间不少实体店都提倡线上模式、网络转型,实际上从线下到线上,并非只是开个网店,送个外卖,架个直播这么简单。”一位经营家居艺术品店的老板说,社交媒体需要内容经营才可能带来收益,网上推广对于大品牌来说容易,对于小店来说成本太高。“要转型,还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生存法则。” 


新店开出,“至暗时刻”已过 


3月17日,位于合生汇的星巴克臻选®咖啡·酒坊完全开放堂食,吸引了不少白领到店享受久违的咖啡时光。甄选店于去年年底新开业,疫情中取消了堂食,将原本属于线下的定制体验搬到了线上。 随着商圈复苏,星巴克甄选店的堂食逐步放开。“刚开始是点单带走餐品,后来恢复到一桌可坐一人,再后来一桌可斜对角交错,再后来恢复到一桌隔着一桌坐,最后完全开放。”店员告诉记者。 

星巴克新店。

此外,杨浦的首家lululemon(露露柠檬)焕新店于今年1月在合生汇开业,作为瑜伽运动爱好者圈内的必打卡店铺,如今已正常营业,新店取消了以往的社区瑜伽运动、热汗运动等互动体验,以门店销售运动装备为主。网红蛋糕店Lady M在杨浦的首店目前也在加紧装修,2个月后将在合生汇一楼开业…… 

露露柠檬。

自三月起,合生汇推出了免费停车5小时的举措来导入客流,目前停车场的车流量已经恢复到了往日的6成。“出于免费停车的原因,虽然这些车并不一定都是到合生汇消费的,但起码都是在五角场商圈周边来的。”顾杰认为,这表明商圈的人气正在恢复。 

从3月初的日均1万客流,到3月7日客流量在周末突破了2万,再到3月14日的周末突破4万,这也让顾杰看到了曙光。“目前合生汇的客流量在工作日也维持在3万左右,再也没有掉下去过,最艰难的时候已经慢慢过去。” 

新店开出,堂食开放、客流车流量增加,或许是商圈复苏的一种迹象。开门营业只是第一步,然而复工复市后是否会迎来预期中的大客流,大客流又会否带来新的消费漩涡?这些问题仍是未知数。从复工复市,到真正复活、复苏,还有一段路要走。

栏目主编:唐烨
图片摄影:黄尖尖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7)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