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城事 > 微观上海 > 文章详情
【2013上海真相】五月札记
分享至:
 (0)
 (7)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高渊 2014-09-24 23:26
摘要:

这个月里,除了玩“快闪”的老指挥,站两天的“摸车女”,斗资本的“大家长”,还有很多精彩的人。上海是座精彩的城市,不是因为这里有高楼大厦,而是因为这里的人。上海要想更精彩,需要有更多奋斗者、执着者、另类者,以及失败者。

老兵隐去

 

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生活,学会找乐子很重要。

 

5月7日,15名复旦大学管弦乐团成员,以出其不意的速度亮相上海地铁车厢,“快闪”演奏三分钟古典乐曲,随即悄然隐去。带他们一起玩的是个老头:元老级指挥家曹鹏,今年88岁。

 

那些天,比曹鹏小22岁的葛文耀完全没有找乐子的兴致,他的事倒是成了别人饭桌上的谈资。

 

进入5月,执掌上海家化28年的葛文耀,与一年半前成为家化集团大股东的“平安系”撕破了脸。平安称家化集团内部存在“小金库”,葛文耀回击称“平安进来后,只知道卖资产”。

 

而最后的结果是,5月13日,平安宣布免掉葛文耀家化集团董事长职位,只留任葛上市公司上海家化董事长一职。

 

离职当晚,葛文耀的回应是:“家化民族品牌堪忧,家化改制成果堪忧。”悲愤之情溢于言表。但三天后,在上海家化年度股东大会上,葛选择了暂时妥协。

 

面对300多名股东,他鞠躬致歉,“没有处理好与大股东的关系,导致股东损失,深感歉意。”

 

但同时,他话里有话:“再有个两三年时间,上海家化独立运营应该没有问题,就看大股东给不给我两三年时间。”后来的事态发展证明,葛文耀的担心是有道理的。这只是他从家化隐去的第一步。

 

这个月,还有两位政界人物彻底隐去。

 

5月2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原主席倪志福的遗体,在北京八宝山火化。作为“上海人在北京”的典范,他20岁离开上海,到北京永定机械厂当钳工,发明了“倪志福钻头”而一举成名。

 

有人称他是中国政坛一位沉默的不倒翁。自“文革”中崛起,30多年来一直稳居高位,始终没有入过另册,是一个谜。

 

5月8日,83岁的石祝三在华东医院病逝。他漫长的政坛历程中头衔不少,曾任市政法委书记、市政协副主席等,但上海人只记得住一个:市检察院检察长。

 

对于这位不苟言笑的检察长,坊间一直拿他名字的沪语谐音说事:“石祝三结棍啊,十捉三,十个人里厢要捉脱三个!”

 

种瓜得豆

 

5月1日,一位29岁汤姓女子,经过51小时16分钟“手不离车”的坚持,终于赢下一辆小轿车。正大广场举行的这场另类营销活动,虽然看上去有点傻,却毫不意外地成为全城话题。

 

但世界上有很多事,不是坚持到底就能胜利的。就像葛文耀力推多年的改制,最后的结果却是他自己出局。

 

与葛文耀相熟的记者不少,他们都觉得,与大多数唠叨老头的不同在于,这些年葛念叨的都是改制。

 

葛文耀38岁成为上海家化厂厂长,说家化是他一手带大的,并不为过。但当他年近60岁时,退不退休的问题便开始困扰他。

 

作为一家纯粹的国有企业,领导人60岁退休是一项规矩,虽也能打打擦边球,但一般很难拖过65岁。前些年上海家化开股东大会,葛文耀几乎每次都会被问到什么时候退休。虽然股东们的本意是担心他退休,但对葛文耀来说,始终是一块心病。

 

在这种情况下,改制是一条唯一的出路。当然,改制的好处不仅于此。更重要的是,能让管理层有更大话语权,摆脱“在人屋檐下”的体制之困,进而打造葛文耀心心念念的时尚帝国。

 

2008年8月,上海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推动一般竞争性领域国资的调整退出。当时,葛文耀便多次主动申请改制。

 

有媒体报道,整个改制过程,葛文耀均深度参与其中,“他的意见起了主要的作用”。

 

这话未必对。在2011年4月的上海家化股东大会上,葛文耀首次透露了他的改制路线图。他表示,国资退出上海家化已成定局,新的控制人将是包括外资、民企在内的多家投资者,形成混合持股结构。

 

但几个月后,葛文耀改口说:“无论战略投资者是谁,家化绝对不会卖给外资。”随后,便是在2011年11月,平安信托击败海航、复星,100%持股家化集团,从而成为上海家化的第一大股东。

 

有旁观者说,如果最初的混合持股改制方案能获上层首肯,也许现在家化已经实现管理层收购,葛文耀成真老板了。不过,也有人问:“这就一定对家化好吗?”

 

沧海一粟

 

这个五月,人们津津乐道葛文耀的进退,其中冷嘲热讽者不少。有的说,“野蛮生长”的广东金融巨子,粉碎了“精致”上海男人的梦想;也有人说,葛老爹自己挖坑自己埋。

 

这样说的人,应该想一想。28年前,葛文耀甫任家化厂厂长时,只有400万元资产。他上任后做了两件事,一是整修职工浴室,二是每年拨款10万元购买国外图书,支持研发。

 

当年能有这样的眼光和魄力,实属难能可贵。这也直接造就后来的上海家化,几乎成了唯一可与国际品牌抗衡的国内日化企业。

 

当然,对于家化来说,这样一个一管就是28年的“大家长”的隐去,未必是件纯粹的坏事,或许他们需要一些新的思路。而对于上海来说,这样真正具有企业家特质的传奇人物,若从此不再现身江湖,则是毫无疑问的损失。

 

上海是座精彩的城市,不是因为这里有高楼大厦,而是因为这里的人。

 

这个月里,除了玩“快闪”的老指挥,站两天的“摸车女”,斗资本的“大家长”,还有很多精彩的人。21岁女孩扈晓静照顾瘫痪养母12年的故事,刚刚被人知晓;一个叫尹雪艳的女人的故事,让1900座的文化广场连演练满,人们听着上海话,回味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往事。

 

这座城市要想更精彩,需要有更多奋斗者、执着者、另类者,以及失败者。让创业者看得到身边有葛文耀,让怀旧者买票就能接触尹雪艳,让更多的人有自由挥洒的空间。

 

上世纪90年代,《人民日报》一位老记者去采访倪志福。这位全国总工会主席没再讲他的钻头,而是透露了一段让他念兹在兹的往事:

 

1973年,倪志福第一次参加中央政治局会议散会以后,周总理把他留下。总理对他讲,你刚上来,还不了解最上层的政治生活,不要自作主张,签字批准什么东西,讲话要小心。

 

人生或许没有秘密,找对定位是正道。城市也没有秘密,为每个人提供舞台是根本。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编辑:支玲琳 编辑邮箱:shguancha@sina.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7)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