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战疫观 | 这位唐朝廉相也曾“战疫”,千年之后的我们能悟到点什么?
分享至:
 (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郭泉真 2020-02-18 13:24
摘要:究竟是表面的作秀,无能的遮掩,甚至私心的作祟,还是真正“以公共为心”的理念在深处支撑出来的举动,终究是看得出来,也会显现出来的。

这些天,湖北黄冈的英山县政府,因为一份“连鸡蛋都有清晰记录的捐赠明细”公示,迅速成为微博热搜。进而,更多信息显示,这份“满分答卷”,在当地不是孤例。英山县战疫以来,诸多措施都让当地人为之“自豪”。广大网友为公示如此详细“咋舌”,为当地防控“用心做好做细”高兴,为英山干部叫好。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当地干部的回应。面对好评如潮,县长田洪光在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远远不是表扬的时候,又澄清自己是在指挥部坐镇,而不是“带头吃住在医院”“甚至24小时都没离开”,至于“就地免职失职干部”一说,也表示追责还是要按照纪委程序办。而在谈到捐赠公示时,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对百姓有个交待。”

这句话其实很平常。这是捐赠公示的基本逻辑,谈到时自然而然就会说出来。但这句话也不寻常。它体现的认知与为民意识,正可谓是英山以一份公示成为“网红”,并在“围观”聚焦中出现更多正面事例的答案。

许多时候,有怎样的认知,就会有怎样的做事方式。人的言行举动往往并非纯粹偶然,一方治理也是如此。平时如何,到战时,包括当前战疫,就会显现与折射。跟基层打了几十年交道的一位“老法师”说得好:平常时不做“盆景”,关键时不掉链子,甚至还会更轻松,反之则会困难重重。

说到这,不禁想起陆贽的最后十年。这位“大唐廉相”最广为人知的一件事,是拒绝皇帝劝他腐败,表示一旦开了受贿这个口子,必定胃口越来越大。习近平总书记曾用这个例子,强调领导干部要严于律己,“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陆贽另一件不太为人所知的事,是他晚年被贬远地之后,在生命的最后十年,“常闭门不出入”,也“避谤不著书”,却心心念念“习医方”,收集大量古方名方,精心编录50卷《陆氏集验方》,供当地人们治疗瘴疠横行——某种意义上,这也是“战疫”。而陆贽最后的“战疫”,有着深刻的“三观”基础。其中核心一条,是“以公共为心”。

他不是不知谨慎之人,却正道直行,屡屡直言,常常不讨唐德宗等人喜欢。有人劝他。他说:“吾上不负天子,下不负吾所学,不恤其他。”又在一份奏议中吐露心声:“夫国家作事,以公共为心者,人必乐而从之;以私奉为心者,人必咈而叛之。”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心意,陆贽以一系列名言,深得后世推崇:论人才,重在能用,“若录长补短,则天下无不用之人;责短舍长,则天下无不弃之士”;论为官,重在务实,“闻其才必试以事,能其事乃进以班”;论简政,重在精当,“去物之无用,罢事之非要”……也正是这样的认知与认同,让他,成为“拒绝皇帝劝腐”的古人范例。

由是观之,他在生命最后时段,虽然被贬边远之地,身处人生谷底,仍尽心致力于医人疗民之举,就一点也不奇怪了。而从宋代以降,当地的人们为他修祠,各地的人们不断纪念,就更是一点也不奇怪了。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究竟是表面的作秀,无能的遮掩,甚至私心的作祟,还是真正“以公共为心”的理念在深处支撑出来的举动,终究是看得出来,也会显现出来的。

习近平总书记还曾用陆贽说的“侈心一萌,邪道并进”,警示因心防稍懈而“怠于政事”。当前战疫正处拼劲坚持关头,越是吃劲,越要从心底守初持正,坚而持之。始终不忘“为民”,才能在眼前“硬任务”“硬道理”的千头万绪与双难并克中,做到不离目标、不偏轨道;才能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近日强调的有勇、有智、有谋、有能中,勇于担当,善于克难,真正把劲头使到人民所望、解民水火的紧要之处去,使到最大程度谋求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关键之处去,使到“对百姓有个交待”的初心之处去。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图片编辑:朱瓅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