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海上记忆 > 文章详情
【海上记忆】我们的童年,一针一线当思来之不易
分享至:
 (26)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龙钢 2020-01-31 15:30
摘要:父母带我上亲戚朋友家拜年,觉得很“扎台型”,并不断地叮嘱:不要把新衣服弄脏,要爱惜,明年过年还要穿。这件新衣服只能在走亲访友时穿一下,回家后便被收藏起来,平时还是穿那件“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旧衣服。记得那次新做的衣服伴我过了四五个春节,直到后来实在不像新衣服了才作罢。


我们小时候,过年有个习俗,就是要买件新衣服穿,图的是种喜庆,图的是种欣欣向荣的生活。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物质不丰富,买什么东西都要凭票,许多人只有过年时才能有新衣服穿,因而,我们这些小孩子一年到头,要想穿新衣服,只能盼过年。然而,过年要想穿件新衣服,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那个时候,每家每户按人头发放布票,那些身材矮小的人,做件新衣服,用布票正好,而对于我们这些长得相对高点的人来说,发的布票不足以买件新衣服,这就让我们身材高的小孩很吃亏。若要买件新衣服,需要向其他人“借”布票,如果兄弟姐妹也长得高,父母的布票就成了“牺牲品”,他们只能等到小孩子都穿上新衣服了,才有机会穿上新衣服。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我小时候人长得比较高,小学毕业时,身高已经接近一米八,买衣服着实让全家人头痛。一是当时规定的布票不够我使用,二是市场上适合我大小的衣服也很少。记得1972年过年前,父母决定给我添件新衣服。我一个人的布票不够,得把家里其他人的布票贴进去,才能满足添新衣服所需的布票。

那天母亲好不容易东拼西凑,凑齐了所需要的布票,带着我上四川北路商业街去买衣服。一路上,我一蹦一跳,感觉人生第一次穿新衣服似的,还没去买,便逢人说,我要去买新衣服了。

然而,我们沿着商业街,从北面的山阴路一直走到南面的四川北路海宁路口的第七百货商店,都没有买到一件合适的衣服,不是太小了,就是太大了。在第七百货商店,看到一件藏青色的卡其衣服,虽然颜色比较中意(其实按现在来看,小孩穿藏青衣服并不好看),就是尺寸大了点,本想买下来算了。但家人说,买大的布票就要多,原本布票就是东拼西凑的,那多出的布票从哪里来呢?想来想去还是放弃买新衣服的想法,最后母亲只好在第七百货商店布料柜台,请卖布的师傅给我量了尺寸,剪了块布料,准备回家自己做,这样一来可以节省布票,二来也能穿得更合身。

我家弄堂里有位裁缝师傅,我们叫她李家姆妈,有着一手好手艺,每到过年前,请她做衣服的人很多,大家都排队等候。由于李家姆妈和我们家关系很好,因而,父母提出请李家姆妈开开后门,帮我做件新年衣服,李家姆妈一口答应。

李家姆妈虽热心,但春节前那几天她特别忙,只能帮我量尺寸、划裁衣料,接下来缝纫的事,只能由母亲来完成。那时家里有台老式缝纫机,母亲每天下班回来,挑灯夜战帮我缝制新衣服。她因为近视眼,缝制衣服时,在缝纫机台板上放盏台灯,遇到袖子与衣服接缝处比较难缝纫的地方,母亲便用针线一针针地缝制,经过几天的缝纫,一件崭新的新衣服才完成。

有了新衣服,我过年非常开心。父母带我上亲戚朋友家拜年,觉得很“扎台型”,并不断地叮嘱:不要把新衣服弄脏,要爱惜,明年过年还要穿。这件新衣服只能在走亲访友时穿一下,回家后便被收藏起来,平时还是穿那件“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旧衣服。记得那次新做的衣服伴我过了四五个春节,直到后来实在不像新衣服了才作罢。现在每逢过年,长辈们有时还会提起当年我穿新衣服去给他们拜年的情景。

如今,人们已经不再为穿新衣服而烦恼了。生活富裕了,买件新衣服,对于绝大多数的老百姓来说,随时随地都能做到,各种品牌、各种款式的衣服应有尽有,大街上也不再只有灰色系列的服装了,五颜六色的衣服,让春节显得喜气洋洋。过年穿新衣服成了我们这一代人的一段单纯而幸福的记忆。

栏目主编:沈轶伦 文字编辑:沈轶伦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笪曦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