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纵深 > 文章详情
专访编舞家沈伟:坐在《舞蹈风暴》的评委席,我心里想得挺多
分享至:
 (66)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龚丹韵 2020-01-10 05:51
摘要:传统,还是得看高手的理解和创造。它不是一本现成的教科书。

深耕艺术与普及艺术,两边一起做,发展会更快

如果没有亮相舞蹈类综艺节目,沈伟几乎就是“传说中的人物”。

此前,圈外的大众对他所知不多。而在国际舞蹈圈内,他是令人高山仰止的金字塔尖。

专业人士都知道他的舞团演出一票难求,知道他本人拿了许多国际顶尖的舞蹈艺术类大奖,也知道他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策划者之一和《画卷》篇编导,但亲眼见到他本人的机会,不多。

他十分低调。直到最近,借着一档节目,专业舞者和普通观众终于近距离看到了作为评委的沈伟。

评委席里,他始终谈吐优雅,保持专业理性。

几乎好几次,舞者的作品以极其强烈的感染力获得全场的共情,令其他评委潸然泪下。轮到他时,他却说:“我要让自己先冷静一下,不被一时的情绪干扰,才能从专业和理性的角度想一想。”

这非常符合沈伟一贯的艺术追求。他曾经说:“艺术不只是感性的门类,它非常理性,需要理智对待。”他形容自己舞团的工作状态像是做科研,每一个动作、布景、灯光、服装,他都全程把控,严谨计算,反复实验,绝不诉诸一时的情绪。

于是,他成了评委中最难“推杆”的那个人。有选手说,即便被淘汰,但只要得到沈伟老师这一杆,那就胜过一切。也有选手直接在舞台上喊话:“特别希望能听到沈伟老师的点评。”

他的点评,总能抓住表演中最细微的动作瑕疵。甚至对一些已经成名的教科书级别的舞者依然十分“挑剔”,常说对方“力量没有延续到头”“忽视了指尖”“空中动作没有到位”。

正是这样针针见血,反倒令所有人心服口服,乃至于每到争议时,弹幕一片嗷嗷叫道:“等沈伟老师的选择”。

所有人受益匪浅。

选手获得了新的成长;而观众,似乎也觉得从此对舞蹈这门艺术“能看出点门道”了。

上观:许多人印象中,您是一位“高冷”的艺术家,怎么会想到参加国内的综艺节目?

沈伟:节目播出后,一些朋友也对我表达了类似困惑,觉得我原来是一个完全“不着地”的人,在纯艺术的殿堂里,一心钻研上层建筑,很惊讶我出现在综艺节目里。放在前几年,我自己也不会想到未来有一天会做这样的事情。

我想通过一个大众节目,帮助中国的舞者,同时也向观众传播舞蹈的艺术魅力。大众传媒的影响力、可引起的社会效应,不是几个月的剧场巡演可以比拟的。我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这样一个窗口,能让更多人对舞蹈、生命、艺术有新的认识。

上观:为什么说前几年不会这样做?

沈伟:我今年53岁,但我一直觉得自己的生命已经走过漫长的岁月,总感觉仿佛转换了好几次,一变再变,性格、兴趣、生活态度,一直在变。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仿佛经历了好几段人生。

最开始,我的艺术生涯,或许只是始于个人兴趣,没有更明确的信念,渐渐和社会有了互动,与生命有了互动。当发现自己有那么一些智慧,掌握了一些社会规律后,便开始想反哺社会,想给艺术、给人带来一些积极影响。

上观:就像马斯洛需求理论概括的那样,从温饱,到实现自我价值,创造社会价值。

沈伟:大概是这样。我过去从事艺术时没想这么多。但现在做任何事情,我都会想:自己的存在、作为,能否给社会带来一些美好。

比如说节目《舞蹈风暴》,尽管坐在评委席,我心里其实想得还挺多。我很希望观众能深切体会到舞蹈演员“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他们从小练习,有的从6岁就开始练功,孜孜不倦地付出,几十年如一日,才能让舞台上的每一个动作控制到位、行云流水。我希望舞蹈演员这种追求完美和极致的精神,能对观众也产生激励,同时也让大家的审美有所提高。

如果有观众觉得,哇,舞蹈那么好看,需要演员付出那么多艰辛,潜意识里自己也有了努力奋斗的人生动力———只要能传达出这一点,那我的参与就是有价值的。

上观:确实有不少弹幕表达了类似想法。如感慨舞蹈演员不容易,觉得自己要更努力,甚至还说,明天就让孩子去学舞蹈。您觉得自己的目的达到了吗?

沈伟:我现在还不敢说。一方面是深耕艺术,一方面是普及艺术,提升全民审美,大概两边一起做,发展会更快。


艺术创作不是中国追赶西方,而是大家一起跟着现代社会走

1968年,沈伟出生在湖南传统戏曲湘剧之家。

他在各种场合表达过,中国传统文化对自己影响甚深。在家庭影响下,他6岁开始学习书法、国画,同时也热爱舞蹈。9岁考入湖南省艺术学校,学习湘剧,一学就是六年半。他接受的是严格的科班训练,一年只允许回家两次,毕业后进了湖南省湘剧院当演员,在台上演了5年,同时自学油画。

几乎所有艺术评论者都提过,传统文化始终是沈伟艺术创作的底色,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根骨。

1988年,沈伟本想考专业美院,但因英语成绩不好,文化课分数不够,没能考上。职业美术之路暂时中断,反倒因参加湖南省舞蹈比赛获得金奖,考入广州战士歌舞团。

当时,广州开办了全国第一个现代舞专业实验班,老师大多来自国外。沈伟插班考入,成为第一批学员。那年他已经20岁,刚刚开启现代舞的学习之旅。

1991年,中国第一个现代舞团广东现代舞团成立,沈伟是创团舞者之一。1994年,他自编自演的独舞《不眠之夜》获得中国首届现代舞大赛编舞和表演双项金奖。第二年,他拿到了美国纽约尼古拉斯舞蹈研究室全额奖学金,赴纽约留学。

1995年开始,在纽约的最初5年里,沈伟自己学习、研究,创作绘画、电影、舞蹈。他拍了一部黑白艺术电影《四月》,办了个人画展《身体的存在》,设计了一台多媒体舞蹈剧场《空湖的浪》,其一人秀独幕舞蹈剧场剧《小房间》不断在欧美巡演。

艺术的跨界从那时起就初见雏形。绘画与舞蹈,对他而言同样重要,甚至不分伯仲。以至于后来舞团的演员说,感觉舞者的身体,就像沈伟拿来绘画的工具,整个空间都是一个画布。

上观:您曾经多次表达,非常喜欢中国古典文化。是从小学习时就喜欢,还是长大后随着阅历增长慢慢喜欢上的?

沈伟:从小就喜欢。可能是家庭环境的缘故,我从小看着父亲写戏曲剧本,画国画,排练,生活在艺术的熏陶中。

5岁时,我看着父亲画画,自己也在旁边学着画。那时候我常常模仿传统花鸟工笔画,同时也自己尝试“玩”,画自己想象的东西。大概我天生性格就比较闷,同龄的孩子在外面玩耍时,我依然喜欢在家里画画、写字,不需要长辈逼。

上观:什么时候觉得自己能以艺术为职业?

沈伟:很奇怪,好像一直没有换过志向,五六岁时就知道自己喜欢艺术,那时候有一种模模糊糊的概念,未来想当艺术家。如今,那么多年过去,这个志向和爱好依然没变。

上观:您初到国外时,是否感受到中外文化差异?

沈伟:一定会有,这种文化差异很大。幸好我从小学习中国戏曲、国画、古典诗词等传统文化,对东方美学的认识非常深刻,不会被西方审美思维替代。

当然,西方文明对我也有很深的触动,在艺术领域,人类是在共同制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文明带来的智慧,都值得学习和分享。

上观:西方美学有哪些不同于东方的东西,特别触动您?

沈伟:从古希腊、古罗马到文艺复兴,一路留下的美学,是将意象中的神转化成活生生的人的过程,在表现方式上很直接。东方式的写意,在西方那里可以变得很写实和具体,而这种具体的背后,需要极其理性的分析和知识点的掌握,比如立体几何学、人体解剖学等。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表达或许不够内在含蓄,局限了某种可能性。

走出国门后,视野变得更加广阔,但同时需要更强大的知识面和判断力。我在罗马、那不勒斯、巴黎、纽约、伦敦的各个博物馆参观,看着那些雕塑,越发感受到,西方美学是把人从一个普遍状态提炼到一个完美状态,由此走向文明。

这一切仿佛为我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和我从小学习的国画、戏曲的美学非常不一样。

上观:中西方文化如何融会贯通,一直是文化领域的“老大难”课题。您后来是如何做到的?

沈伟:我花了很多年研究与实践,两者的共性究竟是什么。后来我想明白了,对21世纪来说,从现代文明角度来说,它们是一些创造未来的因素。

上观:是指解构为文化符号,打碎重塑?

沈伟:也不是。比如服装,我特别喜欢中国古典长袍,但它穿起来要分场合。骑单车时,穿长袍特别不方便。现代服装的变化趋势,不只是地域问题,更是时代需求问题。

我总对国内的同行说,艺术创作不是中国跟着西方、追赶西方,而是大家一起跟着现代社会走,与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接轨。

西方的传统文化也需要进入现代,他们也同样面临当代焦虑。比如古典芭蕾,西方年轻观众正在减少,我曾受邀为一些西方的歌剧院、芭蕾舞团重新编创作品,为传统与现代文明重新接上联系。

可以说,全世界的传统文化,都面临现代性问题。如今社会发展特别快,生活比文化快很多,这种快节奏,需要文化努力追上生活的脚步,也需要用现代智慧丰富传统。

当然,在此过程中,不能忘记自己的情感和根。几千年留下的古老智慧,反而会帮助现代人、现代文明找到自己的答案。


传统文化的承续中,还欠缺当代艺术家自己的思考、创意和审美

近日,沈伟获得了2020年美国舞蹈节编舞家终身成就奖。他在微信里与记者分享了喜悦,同时对自己50岁出头就拿到这个奖表露出一丝意外。

这是当代世界舞坛领军地位的荣誉,之前获此殊荣的都是世界殿堂级的编舞家,且大多已经七八十岁。沈伟打破了这个奖项的获奖者年龄纪录。

2000年,《声希》让欧洲人知道了沈伟的名字;2001年,《天梯》让美国人知道了沈伟的名字。

《声希》的中文名来自老子的“大音希声”。沈伟曾经这样解释:《声希》和《天梯》中的舞蹈动作,是对生命自然循环的艺术性延伸。舞者放慢呼吸,改变心跳,控制重心,平衡地心引力,身体动作及状态随之改变,人不再处于日常的起伏时空,仿佛缓慢的太极。

此后,沈伟渐渐创造出自己的舞蹈动作体系———自然身体发展技术。这一体系在《春之祭》达到成熟。

有人这样描述《春之祭》的开场:12名舞者像人形棋子,一个接一个在静默中把自己移到未预定的位置。整整3分钟过去,第一颗音符才从钢琴键盘上掉落……没有抒情,没有叙事,更没有原始信仰、大地礼赞,原作了无踪迹。冷静、理性、抽象,是沈伟版《春之祭》给人的直观印象。

西方观众说,在《春之祭》中看到了东方。但中国观众又在其中看到了西方。有评论者从这个用现代形式展现的舞台上,辨认出了中国元素:云手、跑圆场、翻跟斗。但最后也只能表示,它们只是似曾相识。

2008年,沈伟担任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策划和《画卷》篇编导。据说,最初排练时,国内舞者理解不了沈伟的舞蹈运动方式,地面动作呈现不出水墨晕染的效果。沈伟花了近一年半时间重新训练舞者。

最终,《画卷》让一些西方观众打破了对中国艺术的刻板印象。优雅又简单的东方神韵拉开了奥运会序幕。沈伟后来对媒体表示:“我认为这种概念才更中国。”

就这样,他在中西方艺术之间自由游弋,用自己独到的风格,最终获得广泛认可。

上观:您2005年的《二进宫》是一个京剧风格的作品。京剧演员和西方现代舞演员同在台上,舞者时而在京剧演员之间穿梭,时而变成背景。唱腔还是熟悉的,然而伴奏里刺耳的成分被去除,京剧戏服改为南宋文人水墨画一般的素色……这样的处理,背后的想法是什么?

沈伟:我曾在国内某个论坛上提到,什么是中国传统?定在哪个年代、哪些作品才算真正的“传统”?

比如说古典舞,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才建立起来的。是当时的研究者根据传统壁画、绘画、雕塑、瓷器等出土文物的美学,加上中国戏曲、武术的运动方式,从他们的角度来想象,创造了中国古典舞。他们对中国古典舞有很大的贡献,但他们的理解真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点吗?

传统不是一本书、一个录像,一直保留在那里,后人阅读即可。

上观:所以您对传统的艺术运用,一直不拘一格。

沈伟:现在看京剧四大名旦,那些代表了传统文化。但梅兰芳当年正是以创新而闻名,梅派是改革派,服装、化妆、表演,什么都创新,甚至借鉴话剧和绘画,学习西方的各种艺术,不断尝试。当时,有些创新已经到了让一些戏迷难以接受的程度。

京剧遇到了四大名旦等大师,才达到了戏曲艺术的巅峰。所以传统,还是得看高手的理解和创造。它不是一本现成的教科书。

上观:您曾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承续有欠缺,欠缺指什么?

沈伟:缺的是当代艺术家自己的思考,深入研究传统文化后,自己进行再创造。

目前好演员不少,但是创造能力、审美高度上,像梅兰芳那样的人很难看到。只有当这些人出现,对传统进行重新提炼、升华、创新,传统艺术才能再一次达到自己的巅峰。

上观:据说您现在开始学古琴?从中获得了什么灵感吗?

沈伟:古琴不像钢琴那么技术性。但是到了一定状态,中西方音乐可以彼此通达。古琴的演奏随身心状态而起伏,最后弹的是人的修养。有些艺术,需要人有了一定阅历和修养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

我小时候学的是戏曲,最初听到西方音乐不太容易接受,觉得不过瘾、不直接、不刺激。记得刚到纽约时,我看默斯·康宁汉、崔莎·布朗的剧,同样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但没事,醒来继续看。后来,我慢慢懂了。

世界是平的,现在去任何一个国家就像坐车一样方便。渐渐互相了解,越来越多的文化可以彼此通达。

上观:您曾提过,初到纽约时,每天总共只有10美元的开销,其中包括交通、吃饭、购买日用品等。因为觉得自己一个人吃不了多少,用不了多少,不需要消费太多。如今您功成名就了,如何分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沈伟:我的生命都用在学习和创作艺术上。我没有家庭,朋友们都知道,我不曾有“过日子”的状态。艺术创作就是我的人生定位。

我现在每年前5个月闭关,基本不出门,在家学习、看书、画画、弹古琴、创作,继续提升自己的修养,不进入社会,不参加社交活动。在闭关状态下,电话不接,手机很少打开。

尤其近几年,我能把握自己的时间、自己的生命了,特别需要这样的闭关。我想把生命更多的时间用于艺术、文化,用于对人类文明问题的求索和思考。


沈 伟

生于1968年,华裔编舞家、画家和导演。获得过多项国际荣誉,其中包括有舞蹈界“奥斯卡”之称的“尼金斯基奖”,2008年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担任创意策划和《画卷》篇编导。日前获得2020年美国舞蹈节编舞家终身成就奖。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