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艺清单 > 文章详情
顺着画家的笔触看过去,这里是百年前全中国最潮的地方
分享至:
 (10)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钟菡 2019-12-17 20:32
摘要:《行进中的画展——张园项目》作品展亮相静安艺术中心。

“从1885年到1918年,张园辉煌了三十年,三十年中,张园的地位在全上海无可取代。” 跟随上海文史馆馆员、上海社科院研究员熊月之的讲述,观众沉浸在艺术家们“画写张园”的作品里,仿佛回到了曾经的“海上第一名园”。《行进中的画展——张园项目》作品展12月17日至2020年1月16日在静安艺术中心展出,这是第二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展项目《行进中的画展——张园项目》的延续与发展,集中展示了艺术家们“画写张园”的现场创作成果。展览共展出冯远、俞晓夫、方世聪、夏葆元、魏景山、徐芒耀、韩硕、张培础、陈逸鸣9位海派名家,50多位青年艺术家和近30名艺术院校学生在张园创作的近百幅作品。

张园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熊月之这样描述张园最辉煌的时代:如果那个时候的上海是全中国的皇冠,那么张园毫无疑问是皇冠上的明珠;如果那时候上海是全中国最时尚的城市,那么张园是上海中的上海;如果上海是当时全中国经济的高原,张园就是高原中的高峰;在思想文化方面,当时引领中国进步潮流的是上海,如果找一个地方代表思想巨人的大脑或者心脏,那么毫无疑问也是张园。

观众在静安艺术中心参观《行进中的画展——张园项目》作品展。

1882年,无锡富商张叔和购地后建花园,命名为“张氏味莼园”,人们习惯于称其为“张园”。张园由英国设计师设计,样式中西结合,其中的“安垲第”是当时上海的至高点,在这里可以看到黄浦江,还能同时容纳2000人开会,当时这样的建筑在中国绝无仅有。张园的景观也体现出雅俗结合,熊月之介绍,当时的报纸有句话叫“白天看张园,晚上看四马路”,在张园可以看到当时的时髦丽人。张园也体现出动静结合,这里曾举行过自行车比赛,也有让晚清知识分子表示要“放大胆子去试一次”的冲浪活动。此外还有放烟火、西方马戏等,凡是新奇的东西都会到张园来。

在画家俞晓夫绘制的讲述张园清末民初重大事件的瓷器作品上,可以看到一百年前张园的喧闹,形形色色的人群,车水马龙的街道,刚刚进入中国的西洋镜、第一盏灯、邮局、演出等等。 “那时候最时髦的东西是自行车,在张园经常能看到骑自行车的人。当时的张园有各种各样身份的女性,时髦年轻女子都喜欢到张园来,互相认识,她们穿着形色各异的服饰,而妇女解放就是从张园开始……”

艺术家俞晓夫在瓷器上作画,展现张园历史上出现的场景。

过去,平民百姓没有电话联系,如果有人来上海寻找朋友,就会去张园的茶馆。张园的茶馆堪称当年的“新闻中心”,在这里可以打探到整个上海的信息。在思想方面,张园是两个公共空间的重叠,这里有话语公共空间的高度自由,也有随着交通发展带来物理性空间的出入自由。

11月5日至12日,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办公室携手静安区人民政府联合创意策划的《行进中的画展——张园项目》在张园成功举办,引发社会关注。展览首次采用动态进行时的呈现方式,名家现场写生与情景戏剧、经典建筑相结合,每个写生点构成不同场景,模特穿上那个年代的服装,画家们也根据这些场景穿上相应的历史服装现场作画。此次展出的画有身穿古典旗袍的中国女子,也有白衣飘飘的外国少年,还有人画下了写生的现场。画家们以各自独特的艺术视角,还原了张园过去的人物众生相,同时也通过现场的实景写生勾勒出张园洗尽铅华的现实风貌。“这些作品中体现出过去张园的风格,比如请外国人当模特,画时尚的东西,它们都符合原本张园的面貌。”熊月之说。

艺术家俞晓夫在瓷器上作画,展现张园历史上出现的场景。

“做行进中的画展,除了发掘张园的历史文化积淀,也想发扬光大海派绘画注重写生基本功的特点。写生采用的沉浸式,也是当代艺术的重要因素,通过写生让场景回到一百年前的历史,形成当代艺术中的行为艺术,而且是带有当下意义的行为艺术。”俞晓夫认为,对于《行进中的画展——张园项目》而言,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类似的项目明年将继续举办。“希望张园能够成为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重要平台之一。” 此次展览还将延续“动态进行时”的展览概念,定期由参展艺术名家在静安艺术中心现场作画,继续演绎“展中有画,画中有展”的沉浸式艺术创作。

展览由静安区人民政府、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办公室主办。

栏目主编:李君娜 文字编辑:张熠 图片编辑:项建英
图片摄影、视频采制,均王清彬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