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老百姓家门口的公共服务越来越多,习近平总书记为何仍强调“实施服务供给侧改革”?
分享至:
 (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容志 2019-11-23 06:26
摘要:“所供非所需”“所供超所需”“所供欠所需”,这三方面的问题,根子主要出在供给侧。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期间强调,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城市建设为人民,并着重指出,“要推进服务供给精细化,找准服务群众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对接群众需求实施服务供给侧改革,办好一件件民生实事。”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的公共服务越来越多,公共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是在实践中,也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所供非所需”,主要表现为部分公共服务并非老百姓的真正需求或最紧迫需求,产生一些面子上“高大上”、里子“不实惠”的“政绩工程”,降低了公共服务的供给效度二是“所供超所需”,即部分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超过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公众的现实需求,服务的相对是小众人群,成本远远大于效益;三是“所供欠所需”,主要表现为部分公共服务相比社会公众需求远远不足,尚不能满足现实需求。

上述三方面的问题,根子主要出在供给侧。因此,推进服务供给精细化,实施服务供给侧改革就成为必然要求。那么,如何来实现呢?

首先是需求的精准感知。无论是“非所需”“超所需”还是“欠所需”,问题根源都在于对需求缺乏精确感知。为此,必须不断完善公共服务的需求表达机制,增强政府感知能力,提升政府精准识别的真实度、精确度、全面度、及时度以及便捷度。从实践层面来讲,就是要不断探索、挖掘以“公共服务热线”、听证会为代表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公共服务表达机制的价值与效能,实现我国公共服务表达机制构建的制度化和多元化。对政府来说,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等着需求上来,而是要积极推动“组团式走访”“一线工作法”等党员干部下基层的工作机制创新,主动沉下身子,了解和把握人民的现实需求。

感知到需求,并不意味着都要一一满足,这里还有一个精确识别问题。现实中人们的需求多种多样,其中哪些确属“急难愁盼”,哪些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需要政府根据法定职责和“服务清单”对需求“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这方面,可以进一步用好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如利用大数据绘制公共服务的知识图谱以及市民的人物画像,准确地提取凝练、辨别人民的现实需求,减少需求信息收集过程中的各种错误、重叠和遗漏。

对上海这座超大型城市来说,实施服务供给侧改革,一方面要进一步推动城市治理的重心和配套资源向街道社区下沉,引导基层政权组织聚焦基层党建、城市管理、社区治理和公共服务等主责主业,通过“家门口”服务体系,缩小服务半径,节约服务的获取时间,确保公共服务快速、高效传递给需求主体。另一方面要打通部门壁垒,整合审批、服务、执法等方面力量,集中面向区域内群众开展服务,优化办事流程,减少办理环节,加快政务信息系统资源整合共享,增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能力和水平。

精细化并不是一味抠细节,而是要做到精准有效。唯有如此,实施服务供给侧改革才会有成效,才能更好体现“人民的城市”的价值内涵。

作者为上海师范大学行政管理系主任、教授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项建英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