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为什么党内民主要加强制度化建设?这本书从实践探索中给出了回答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周建勇 2019-11-10 06:21
摘要:如何认识党内民主在党内以及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发展党内民主,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民主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民主的最新实践是什么,这是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梅丽红教授新著《党内民主——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探索》一书研究的核心内容。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其中强调,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发展党内民主和实行正确集中的相关制度,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如何认识党内民主在党内以及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发展党内民主,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民主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民主的最新实践是什么,这是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梅丽红教授新著《党内民主——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探索》一书研究的核心内容。

三个鲜明特征

《党内民主——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探索》一书资料翔实、脉络清晰,较全面、系统地呈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探索的基本实践,表现出三个鲜明特征:

特征一:纵横结合,清晰勾勒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民主实践的脉络,并把握住了不同历史时期党内民主发展的“重点”。

该书以时间为纵坐标轴,以党内民主的具体要素如民主集中制、选举、决策、监督等为横坐标,重点围绕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领导、干部选任、党代会制度、党务公开、党内监督等党内民主制度进行梳理和总结,并侧重分析了不同时期党内民主的标志性发展。

从时间来看,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启动,党内民主探索揭开了新的篇章。在这一时期,主要是健全民主集中制,强调党内民主,在具体举措上主要包括:推动差额选举试点、党代会常任制的试点,逐步建立领导干部离退休制度,逐步实现干部队伍年轻化,重构党内监督体制等。

1992年后,党内民主稳步推进,该书在论述这一时期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时,集中论述了:第一,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进一步完善,形成“三重一大”必须经集体讨论做出决定的原则,正式提出“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党委工作的“十六字方针”。第二,终止了1982年开始实行的顾问委员会制度。第三,表决形式的重大探索,如表决方式,从举手表决、记名投票到无记名投票的重大发展,胜出规则(过半数,三分之二多数制等)。第四,干部选任民主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主要体现为《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制定,公开选拔干部。第五,基层的公推公选制度,“公推公选”又称“公推直选”“两推一选”,其基本含义是由选民(群众)公开推荐、选民或代表直接选举党政主要领导人的一种方式,其核心要素是“推荐和直选”。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内民主的活力得到了进一步激发,该书关注的重点是:中央“两委”和中央政治局组成人员的选举;公推公选试点进一步扩大;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模式;党代会代表权限的不断完善,如党的代表大会代表提案制度、处理和回复机制;党代表列席全委会制度;党代会代表询问和质询制度、党代表述职评议制度;党务公开制度;不断完善巡视制度等,党内民主发展的制度要素不断完善和健全,党内民主化程度不断得到提升。

十八大以来的党内民主制度,侧重于整体把握,把党内政治生态建设作为推动党内民主发展的重要内容,该书在这方面的重点内容是党的全面领导的加强、纪检体制调整、党务公开等。从纪检体制改革来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动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党的十九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第四十五条第一款增写了“上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加强对下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首次实现了巡视巡查全覆盖,并强调了巡视是政治巡视而非业务巡视,而派驻制度作为“常驻不走的巡视组”也实现了全覆盖。

特征二:理性思考,凝练出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民主发展的基本经验、基本原则、基本路径。

党内民主的发展与政党的本质属性分不开。这也就意味着,不同类型政党发展党内民主的路径、原则和经验各不相同。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超过9000万党员、拥有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超大规模政党,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但大也有大的难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党内民主探索的原则规定是什么,党内民主探索的具体路径在哪里。对于一个大党、老党,且以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如何推进党内民主发展,该书也尝试给出了回答。

一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该书认为,完善发展党内民主,重点是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要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制度和原则,强调集体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意味着,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委员会成员根据集体决定和个人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

二是坚持党内民主引领带动人民民主发展原则,实现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良性互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党内民主虽然不能完全独立于人民民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人民民主的整体进程,但这并不意味着党内民主发展是被动地或同步于人民民主发展的现实规定。

三是渐进推进的原则。该书一直强调一个基本观点,渐进式民主改革是中国民主发展的基本经验,也是党内民主发展的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发展,必须要结合中国实际,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停步不前。

四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原则。如何推进党内民主?学界历来有不同主张:一种观点认为上下齐动、相互配合,但侧重点应放在基层。另一种观点认为,党内民主上下联动,但应把侧重点放在发展党内高层民主上面。两种观点各有各的道理。该书在批判吸收上述观点的同时,提出了党内民主建设要自下而上探索和自上而下推广相结合的路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加强党内民主的重要经验,就是正确把握“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的良性互动,注意吸收并评估总结来自实践的成功经验,并将这些局部成功的创新实践上升为党的政策与制度,并转化为普遍实践。

特征三:立场鲜明,立足民主的核心要义来审视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实践探索。

民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成果,也是中国共产党推动党内民主发展乃至人民民主发展的基本追求。该书遵循民主制度的基本要素,如保护个体权利、选举权和监督权等,不仅强调了党内民主实践的形式,而且突出了党内民主实践的实质。

一是始终强调党的全面领导这一主线党的全面领导,既是实行党内民主的重要保证,也是党内民主发展的根本依据。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改革开放之初健全民主集中制,是为了更好坚持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完善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是为了坚持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完善监督体制改革,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成立监察委员会,与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强化对公权力监督的重大制度创新,同样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而该书对党的全面领导在党内民主发展中的突出作用的强调,无疑也强调了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根本原则。

二是始终强调党员的主体地位这一根本。党内民主,首先是党员的民主权利,包括党员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表决权和知情权、监督权。从这个角度看,无论是基层的公推公选,还是强调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都由选举产生,强调党代会常任制、党代表任期制等制度建设,实际上是在进一步贯彻落实党员的基本民主权利,而这应该是党内民主发展的根本,也是党内民主的终极关怀所在。

三是始终强调党内监督这一关键。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因而,监督是民主的应有之义、核心要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我监督是世界性难题,是国家治理的“哥德巴赫猜想”。而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地位意味着,在党和国家的各种监督中,必须将党内监督摆在第一位。党内监督无效,其他监督必然也无效。因而,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是全书强调的重点之一。完善党内法规制度、调整纪检体制、实现派驻监督和巡视监督全覆盖、进行党和国家监督制度的改革,都为新时代的党内民主发展积累了新的宝贵经验。

关于制度和治理的几个基本观点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党内民主制度涉及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重要保证。从该书对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民主实践历程的考察来看,我们能够发现制度建设,进而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几个基本观点:

第一,制度完善是一个过程。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党内民主制度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而党内民主的发展也证实了循序渐进原则是中国式改革的基本经验。从制度建设的视角来看,党内民主制度建设不能操之过急,那种拔苗助长式的制度发展是不切实际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这意味着制度建设的循序渐进,同时也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提供了根本指南。

第二,从类型上看,党内民主的发展集中体现为三大方面:第一个方面涉及党内选举制度,包括提名制度、选举方式,重点是干部选任中的党员权利的发挥;第二是决策制度,包括表决方式、胜出原则与程序等,重点是党委会制度和党委委员;第三是党代表大会制度,即如何更好地发挥党代表的作用,如何更好地推动党代会对常委会的监督等。

第三,党内民主的发展目标: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保证党有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以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带动人民民主为目标。

当然,党内民主的实践仍在进行,相关理论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党内民主——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探索》一书的出版是个良好的开端,它让我们能够全景式地认识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民主的重大实践,具体了解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孜孜不倦的努力和追求,而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实践研究,必将为政党民主的比较研究贡献新的、基于中国的经验和智慧。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朱瓅
文内图:赵刚印 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