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财经连线 > 文章详情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进博会开幕之际,这则消息刷屏,为什说不是巧合……
分享至:
 (4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徐蒙 张煜 2019-11-05 22:08
摘要:“创新药”振奋人心,而回顾这一重大创新策源诞生过程,还可以发现其背后隐含的不同寻常的意义——重大自主创新恰恰出现在上海开放程度最高、国际化竞争最激烈的生物医药行业。

今天,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正式开幕。“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一年前,习近平主席在首届进博会上向世界宣告中国开放的决心。一年间,背靠长江水、面向太平洋的上海,作为进博会举办地的这座城市,究竟因为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推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就在第二届进博会开幕前夕,一则消息突然刷屏:阿尔茨海默病新药“九期一”获批上市,来自上海的自主创新,填补全球17年来空白。

“创新药”振奋人心,而回顾这一重大创新策源诞生过程,还可以发现其背后隐含的不同寻常的意义——重大自主创新恰恰出现在上海开放程度最高、国际化竞争最激烈的生物医药行业。

创新策源诞生在开放前沿,不是巧合。

开放倒逼创新加速

一年前的首届进博会,生物医药行业就是“人气王”。跨国医药巨头进口新药云集,眼见中国市场的巨大需求,海外药企无不厉兵秣马,表达加码投资中国的信心和决心。

一年里,“创新药”成为进博会溢出效应最显著的产业。罗氏等多家外资药企相继在沪投建全球创新中心,首届进博会上跨国企业的“增资表态”纷纷成为现实。得益于扩大开放,今年一季度起,上海六大工业支柱产业中,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历史上首次超过了精品钢材制造。

进口新药大量涌入,外资巨头纷纷布局。然而,国产“创新药”非但没有受到冲击,反而在国际竞争、同台竞技的浪潮中脱颖而出。

国际咨询机构安永的研究报告指出,今年以来,中国兑现了首届进博会上的一系列扩大开放承诺。生物医药领域,在取消相关进口关税、改革审批流程等政策推动下,跨国药企在中国市场战略中心转向创新药,资源全方位向创新倾斜。

正是在国际一流对手就在身边的倒逼态势下,要素更加集聚、质量水平更上台阶,创新高地在上海加速形成。身处新高地,国内企业不再犹疑,全力投入到创新竞争中搏击风浪、强筋壮骨。

研制“九期一”新药的上海绿谷制药董事长吕松涛,对于上海同行们的共同特质一语中的:“能够在上海扎根的生物医药企业几乎都是创新型企业。如果我们在上海只做仿制药,肯定活不下去!”

开放汇聚发展动能

两届进博会之间,与国产“创新药”相似的情况在上海并不罕见。但凡开放提速的领域,便是国内外企业齐头并进、创新动能汇聚涌流的前沿阵地。

首届进博会后,中国汽车产业持续加快开放。在上海浦东,特斯拉汽车正为“国产化”冲刺;而不久前,第一批上汽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远涉重洋,首次出口欧洲大陆市场。“一进一出”的故事表明,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来客,并没有成为压制国内创新力量发展的“狼来了”,相反,他们成为了促进、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创新变革的新变量。

航空产业,开放同样带来提速。“航空已成为霍尼韦尔增长最迅速的板块,同时随着中国本土商用飞机制造业的发展,霍尼韦尔位于上海的研发中心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筹备参展第二届进博会期间,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对记者表示。与此同时,中国商飞新支线飞机ARJ21刚刚开设第一条国际航线,从哈尔滨到符拉迪沃斯托克,又一项中国高端制造昂首挺胸走向世界舞台。通过主动投身全球竞争合作,以中国商飞为代表的中国航空制造产业,配置全球资源能力更强,国际化核心竞争力日益凸显。

把视野进一步放宽,不仅是若干新产品,也不仅是几个重点行业——开放推动创新动能汇聚,为上海今年以来经济总体平稳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支撑。今年以来,上海科技服务业实到外资同比增长1.7倍,电子、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研发等领域全球资本频频增资;而全市整体工业投资中,相关领域同样保持领先增势,与外资投资方向高度契合。国内国外市场信心预期保持一致,共同为上海经济发展注入后劲。

开放释放改革红利

重磅新药“九期一”成功获批上市,背后还有因扩大开放而释放的改革红利。新药研制企业介绍,上海率先试点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打通了药物创新研发的“最后一公里”,有力激发了药物创新研发活力。

而这项改革试点,正是去年上海“扩大开放100条”重点推动的措施之一。上海市发改委在100条发布之时就表示,这些对外扩大开放的举措,同样适用于国内企业。

今年以来,上海扩大开放的各项改革举措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全面推进,面向国内国外,对各种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为所有市场主体创造平等、透明、高效的市场环境。

上月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排名中,以上海和北京作为测评样本的中国营商环境排名大幅上升15位至全球31名。一年来,上海对标世界、对标一流的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成果,成为上海向全球投资者亮出的新名片——今年前三季度,上海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35家,外资研发中心11家,继续成为全球企业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

由开放而推动的改革,也正在全面惠及国内企业。世界银行中国营商环境测评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一年中,上海的各项测评指标显示,中国为改善中小企业的国内营商环境做出了巨大努力,保持了积极的改革步伐,取得了令人赞许的进步。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