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纵深 > 文章详情
“地下神殿”走红?东京防灾不止这一招
分享至:
 (1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吴越 2019-10-31 06:01
摘要:这些特殊参观地的走红,与日本社会防灾、抗灾意识的不断加强不无关系。

日前,今年第19号台风“海贝思”肆虐日本,带来的大范围持续降雨导致37条河流发生52处溃堤。在如此严峻的考验下,日本首都圈一处被称为“地下神殿”的巨型分洪设施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控制了所辖范围内河川的泛滥,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

在自然灾害多发的日本,类似“地下神殿”的设施还有不少,近年来更是受到了国内外游客的追捧,成了热门参观地。这些特殊参观地的走红,与日本社会防灾、抗灾意识的不断加强不无关系。

尤其是在首都东京,除了开放防灾设施、建立防灾教育馆之外,日常的学校防灾演练和社区防灾组织也为保障市民与城市的安全建立了一张“防护网”。

【暴雨来袭,有了它就不怕】

引发网络热议的“地下神殿”,其实是日本国土交通省的“首都圏外郭放水路”,也就是服务于东京首都圈内城市的排水渠。

曾经的日本城市下水系统较为落后,每当暴雨袭来,城中道路积水排不掉,马路变“河道”,地铁站变成“蓄水池”,极度影响人们的日常出行。在首都圈内部分洼地区域,这种情况尤为严重。1992年,日本国土交通省决定斥资2400亿日元,在东京北郊埼玉县境内投资建造这个名为“首都圏外郭放水路”的地下巨型分洪设施。

该工程位于地下50米处,是一条全长6.3公里、直径10.6米的巨型隧道,连接着东京市内长达15700公里的城市下水道,通过5个高65米、直径32米的竖井,连通附近的江户川、仓松川、中川、古利川等河流,作为分洪入口。单个竖井容积约为4.2万立方米,工程总储水量67万立方米。

暴雨来袭,这个“地下神殿”究竟如何运作?

根据公开的介绍显示,城市下水道系统会将雨水排入中小河流,中小河流水位上涨后溢出进入排水系统的巨大立坑牙口管道。前4个竖井里导入的洪水通过下水道流入最后一个竖井,集中到长177米、宽78米的巨大蓄水池调压水槽,缓冲水势。蓄水池由59根长7米、宽2米、高18米、重500吨的混凝土巨柱撑起,以防止蓄水池在地下水的推力下上浮。与此同时,4台由航空发动机改装而成的燃气轮机驱动的大型水泵,单台功率达14000马力,将水以200立方米/秒的速度排入江户川,最终汇入东京湾。

工程建成之后,被誉为世界最先进的排水系统之一,很快成了东京首都圈引以为豪的重大工程之一。因为巨大的体量和庄严的整体氛围,人们通常给它以“地下神殿”的美称。

2018年8月起,“首都圈外郭放水路”作为景点正式对外开放,不收取任何门票和费用。随后,该工程在日本的知名度不断攀升,并且受到了许多国外游客的追捧。不少人在参观完东京市中心的天空树之后,专程坐车赶往埼玉县,参观这个藏在地下的神秘工程。

根据媒体的报道,该工程的游览项目持续1小时,周一到周五每天开放3轮参观,周六不定期开放。游客要提前在网上预约,随后到指定场馆集合,了解参观前须知的各种事项。一般来说,工作人员会事先提醒参观者要在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进行参观,并穿上适合走路的鞋子,因为若要到达巨型蓄水池,需要人们往下走100级台阶。为了安全起见,工作人员还会发放头盔及安全绳,让游客“全副武装”再参观。

据了解,整个参观路线设计主要是让游客对整个设施的构造有所了解,并基本了解设施的运作过程,在满足人们的好奇心的同时,提高大家的防灾意识。

【学以致用,模拟逃生、救火】

近年来,在日本首都圈走红的防灾设施不止规模庞大、气势恢宏的“首都圏外郭放水路”,很多“麻雀虽小”却也“五脏俱全”的设施,也凭借其提供的特别的参观体验,受到广泛好评。

2011年3月11日,震惊世界的东日本大地震给日本全国带来了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这也促使日本在监测地震以及地震后的救援应急措施方面进行不断的探索。之后,一批旨在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和防灾能力的教育场馆应运而生,由东京消防厅管理的位于东京池袋的灾害教育设施“池袋防灾馆”就是其中之一。

近年来,除了来自日本国内的参观者外,越来越多外国观光客选择在旅程中加入这一项参观内容。来自中国的大学生小谭在参观完池袋防灾馆之后,还特意在社交网络上写下了当时的参观内容和感悟。

据她介绍,池袋防灾馆位于池袋站西口附近的消防局,每天向公众开放参观,需要个人提前预约,团体参观则可以“定制”体验内容。参观时间在一个半小时左右。和很多景点一样,防灾馆也有自己专属的卡通形象,人们可以在入口处和吉祥物合影。

参观的第一项内容是让大家了解各种灾害的基本情况,主要是通过展板和一些防灾模型来展示,此外还有消防员、救援团队的工作服和设备的展示。随后是播放地震防灾录像,让人们通过影像加强对自然灾害的认识。

与一般的平面展览不同,池袋防灾馆的特色在于沉浸式体验。据小谭介绍,地震模拟体验的环节还原度非常高,可以让人们分别体验到1923年关东大地震、1995年神户大地震和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的震感。而在体验开始前,工作人员会为大家仔细讲解地震时自我保护的正确措施。令小谭意外的是,那些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基本动作,比如躲在桌子底下、用垫子保护颈部这样的动作,在地震模拟时却变得颇有难度。与外国游客的不熟练相比,日本国内游客对此显然更为熟悉,他们在强烈的“震感”下也能保持镇定,做好安全姿势。

在小谭看来,“学以致用”是池袋防灾馆参观设计中特别强调的一点。她说,在模拟地震之后,工作人员还会带大家一起体验其他场景的逃生,比如突发火灾后、在充满烟雾的房间里逃生等。为了帮助大家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现场会准备大大小小多个灭火器,并让参观者自己动手使用灭火器,向有效部位洒水灭火。小谭表示,这样的参观虽然规模比较小,但整个过程中一直在学习新知识,还能自己上手操作,给她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定期演练,组织“后备队伍”】

在日本,学校承担着更多的防灾教育的职责。日本国立一桥大学博士赵唯伊在日本居住了20多年。据她介绍,日本的防灾应急教育从保育园(幼儿园)阶段就已经开始,中小学更是有固定的防灾训练日(包括每年9月1日的全国防灾日),让学生们从小就学会应对地震、火灾、洪水等自然灾害,并且在突发事件中学会保护自己。赵唯伊回忆说,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发生时,自己的孩子正在上幼儿园,由于学校已经教过孩子们遇到地震时如何避难,当时孩子立刻就钻到了桌子底下,等待后续的救援。

要让孩子们在灾害到来时及时作出反应,平时的训练就不能马虎。据了解,每年的防灾训练日,不管天气多么炎热,每个孩子都被要求戴上由厚棉布制成的“防灾头巾”,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演练。佩戴这种特质的头巾主要是为了避免物品掉落时砸到头部,每个头巾上还会写明孩子的个人信息,如姓名、血型等,这是为了方便家长在集中避难场所中更快地找到自己的孩子。

由于日本是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光靠政府组织灾后救援,力量并不足够。于是,各地都会有社区组织与学校联合,参与防灾和救灾工作。在赵唯伊所在的东京都囯分寺市,家校联合会(PTA,Parent-Teacher Association)会组织家长担任地区防灾协理员,参与由市政府防灾科工作人员、町内会(日本市町村之下的基层自治组织,通常由社区居民组成)成员以及学校校长和副校长参加的防灾会议,任期为1年。会议1年召开4次,通常在下午召开,会前发放防灾手册和材料,帮助大家熟悉相关的内容。之所以让家长担任防灾协理员,主要是考虑到灾害来临时情况较为紧急,政府力量若是不够,协理员这批“后备队伍”能够及时顶上,加入抗灾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据赵唯伊介绍,虽然会议不常开,但大家对防灾抗灾的态度丝毫不马虎。开会时,町内会成员会关注非常细致的问题,并把相关的疑问一一抛给政府工作人员代表。比如,作为避难场所的学校是否能在灾害来临时提供足够多的公厕,能否保障避难人员基本的饮食、卫生需求。又如,临时厕所的安装是否足够简易,能否在训练时加以演练。以及社区的防灾广播是否能发挥足够的作用,让更多居民及时听到重要信息等。此外,会上还会分享其他地区关于防灾抗灾的好做法、好点子,并进行推广。

栏目主编:龚丹韵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朱瓅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