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视觉 > 见识录 > 文章详情
城市光影七十年|崔益军:与国运同步,伴上海同行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董天晔 2019-09-21 16:14
摘要:老崔依然在拍上海。追求纯粹的他,出门常带一台只能拍摄黑白文件的徕卡相机。在他的画面里,黑白的上海,多了一分别样的浪漫与诗意。

城市光影七十年

2019年,当全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之际,我们伟大的祖国也迎来了70周年华诞。70年风雨兼程,中国的变化举世瞩目,而上海作为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前沿阵地,获得的伟大成就更是令每一位新老上海人感到自豪。

在这70年浩浩汤汤的历史变革大潮中,有一群小人物。他们不常出现在聚光灯下,也未曾因某件惊世骇俗之举而广为人知。但在平淡的岁月流转中,他们走遍上海的街头巷尾;在历史性的关键节点上,他们从来不会缺席。他们用自己的双脚丈量上海的每一寸土地,用自己柔软的内心去仔细聆听城市的呼吸,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上海发展的一点一滴,用自己平实而又关切的视角为全体上海人民保存下一份共同的时代记忆。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上海摄影师。我们将以十期的篇幅,向广大读者介绍十位或来自上海,或扎根上海的摄影师。从30后到90后,从新闻纪实,到城市风光,再到观念摄影……这群摄影家代际不同,风格迥异,但他们的作品形成的丰富维度,可以带我们穿越进关于上海辽阔的时空走廊。

让我们一同在这十位上海摄影师的影像世界中回望历史,相信未来。


在《解放日报》摄美部的历史上,摄影记者崔益军是个常会被提及的人物。他说,自己整个工作与生命的历程,叫做与国运同步

从崔益军的作品中,能看出上海自80年代开始发展与兴盛的脉络。在他庞杂而丰富的作品谱系中,可以整理出几大堪称高光的系列,这些系列也定义了他不同阶段的创作过程

崔益军近影。

文化名人系列院士系列大凉山的孩子专题摄影校长系列”……崔益军善以宏大叙事的角度,进入微观的人物个体与他们的生活。从对一张张面孔的表情的记录与解读,从某种意义上也解释了上海这座城市,乃至我们所处的国家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样子,前人留下过哪些了不起的瞬间。

1986年到1998年,这一时期的崔益军在《解放日报》摄美部工作,主跑文艺条线。他也因此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居住在上海,和来到上海的各种文化名人。作家、戏曲家、演员、画家……崔益军的记者身份,为他记录大师们在台上光鲜耀眼一面提供了天然的条件,然而崔益军并没有满足于此。他说,成为艺术家们的朋友,才能拍出真正有故事的照片。

说到底,崔益军那时已经清晰地意识到,他要寻找和记录的,是明星标签下的那一面。

杨华生,滑稽戏演员  1991年12月1日摄

谢晋,电影导演  1989年10月2日摄

俞振飞,(左)昆剧表演艺术家  1989年9月2日摄

古月 孙飞虎,电影演员  1989年9月2日摄

朱屺瞻,画家  1991年6月28日摄

于是,我们今天可以得见风华依旧的秦怡,在家中为患有智障的儿子洗头;可以看见谢晋躺在床上,陷入创作过程里,深沉的思考;看见关栋天赤裸着上身,和一代宗师俞振飞快乐地交谈;看见白杨满面柔情,为水兵们歌唱……如今艺术家们韶华已逝,更有不少早早离开人间,崔益军的幕后作品,不仅成为珍贵的史料,也成为了人们今天去探寻艺术家们多面人生重要的窗口。

秦怡,电影话剧表演艺术家 1989年8月8日摄

白杨,电影、话剧演员  1989年12月15日摄

在拍摄艺术家系列的过程当中,崔益军总结出了一些自己的方法论。如何开启一个系列的选题,如何选择合适的拍摄对象,如何深入他人的生活,记录真实的状态……沿着这套理念,崔益军开始了他的院士系列的拍摄。

90年代,在上海生活着100多名院士,这些国家的功臣在诸多重大的社会变革中担当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却并不为外界所了解。长期在一线采访的崔益军深知这些院士的价值,便在繁重的日常工作之余又开辟了一个新战场。

吴孟超,(左二)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6年2月27日摄

谈家桢,(右),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5年11月25日摄

李国豪,桥梁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5年11月22日摄

江欢成,土木结构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5年12月21日摄

在崔益军的院士系列中,有上海第一条隧道的建造者,有东方明珠的设计者,更有医学,物理学,数学等学科的一代宗师。

崔益军说,这些人与上海大发展息息相关,当后代享受着他们无数的恩泽的时候,总有一天会追忆起这些默默无闻的科学家曾经做出过的贡献,而他的作品,也成为了如今被中科院珍藏的,最完整的一批院士的影像记录。

刘建航,隧道与地下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6年5月8日摄

叶叔华,(左)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5年9月14日摄

陈庆云,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5年12月26日摄

叶可明,建筑工程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6年5月3日摄

1998年,在《解放日报》时任总编辑秦绍德的指派下,崔益军参与到了《申江服务导报》的创刊当中,并在《申》报一直干到了退休。《申江服务导报》在当时开创了上海报纸封面整版彩色印刷新闻照片的先河,并在创刊伊始便洛阳纸贵。

在《申》报自由的办报气氛下,崔益军的创作潜力被进一步激发出来,1998年长江决堤,2003SARS事件,2008年汶川地震……崔益军和他带领的《申》报摄影团队从未缺席。

《申江服务导报》创刊号封面整版是崔益军拍摄的申思肖像,如今这期报纸也成为了传奇。

不过在《申》报期间,崔益军最有代表性的系列,还是他拍摄的大凉山的孩子们。

1998年,偶然的一次采访机会,崔益军在大凉山中发现了一群因为贫困而失学的孩子。这片深山中的腹地是中国最贫困的地方,直到去年,仍然可以看到这里是脱贫攻坚最后的堡垒。1998年时的大凉山,条件可想而知,崔益军作为摄影师的敏感性,在大凉山拍摄下了大量当地少年儿童的日常生活的状态。

我要读书  1998年11月摄

大凉山的失学孩子  1998年11月摄

挑锄女孩  1998年11月摄

体育课  1998年11月摄

天使般的笑容  1998年11月摄


希望之声  1998年11月摄


稀罕的牛奶糖  1998年11月摄

“光脚”教室  1998年11月摄

他带着这组作品,回到上海,刊登在了《申江服务导报》上,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篇稿件在上海引发轰动,最后演变成一个300位上海人,捐资300多万元,15年资助3000多位失学儿童的故事。

崔益军说,当时前来提出捐助的人,大多来自社会基层,《申》报和《解放日报》的同事们慷慨解囊自不必言,甚至有省吃俭用的保安大叔,保洁阿姨,拿出自己几百数千的存款,就为了帮助这些孩子能够上学、改变命运。

在这过程中,崔益军前往大凉山多达17次,前期还是为了拍照,后期他索性放下相机,全身心投入帮扶孩子们的工作当中。他说,自己固然热爱摄影,但总有一些事情,比摄影更为重要。

来自上海的爱心源源不断送往大凉山深处,这里也有了《申江服务导报》的身影  1999年10月摄


捐赠物资到了  1999年10月摄

著名教授邝安堃和捐助的孩子们,2003年4月摄

最终,大凉山里建立起了以《申江服务导报》命名的小学,许多孩子第一次有机会走出大山,来到繁华的上海,树立改变命运的志向,2012年,是崔益军开始拍摄大凉山的第十五个年头,他重回大凉山,开启了新的拍摄计划。

当时的孩子们如今都已成人,许多人也真的因为崔益军的作品、上海人热心改变了命运。崔益军记录下了这群风华正茂的青年在镜头前自信微笑的样子,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了贫困地区的老师,扶贫扶志的火炬,在这群受益者的手中,被传递了下去。

如今大凉山的孩子们已经长大成人,许多甚至走上了教师岗位  2012年摄

从拍摄文化名人系列,到院士系列,再到大凉山的孩子,可以看出,崔益军是个聪明人

出身部队宣传干事,进入报社工作,虽然总在新闻的最前沿和摄影的第一线,考虑到时代的局限和信息的不通畅,悟性和热爱,成为决定当时的摄影师们可以走到什么境界的重要因素,而悟性与热爱也从来密不可分。

因为热爱而不满足于现状,因此不断寻求突破的可能,这个过程才有可能产生所谓的;而在不断的过程里,找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发现别人没有做过的题材,成为支撑热爱得以延续的动力。

即使工作之外,崔益军的日常也没有放下相机的时候,老弄堂拍了十几年,最后被上海文化出版社集结成册,命名《上海人事》。从此,摄影界又有了一部上海平民生活史的鲜活影像。

今天的崔益军,不再以庙堂之姿,心系江湖之远,而是彻底投入了漫行世界的大自由中。令人感佩的是,他依然热爱摄影,依然在光影与叙事的交织中不断探索摄影语言新的可能。

老崔到了退休之年,但是他的作品光影奇妙,构图刁钻,画面元素关系复杂精确,人物表情时常生猛。

崔益军如今常在世界各地旅行,镜头下的世界,能看出他老辣的拍摄技法,也有更广阔的心境。

他的作品里,有着30年前,老成的小崔所不具有的勃勃生机。老崔也依然在拍上海。

追求纯粹的他,出门常带一台只能拍摄黑白文件的徕卡相机。在他的画面里,黑白的上海,多了一分别样的浪漫与诗意。

栏目主编:张春海 文字编辑:张驰 图片编辑:张驰 编辑邮箱:8903168@qq.com
视频采制:董天晔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