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当书法纳入中小学美育,“审丑”也是素养?“入口”究竟何在?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刘顺 施晨露 2019-09-10 14:31
摘要:“书法是练出来的,欣赏书法的眼睛也是练出来的。”

近年来,书法在中小学教育中地位不断提升。今年两会,“关于把中小学书法教学纳入考试”的提案再次将书法教育推至热门。书法,被认为是中国艺术中核心的核心,魏晋南北朝时臻于成熟至今,不仅影响中国绘画艺术的生发与繁荣,更承载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与精髓,历来是中华文化美学对象中的焦点。如今,书法被越来越多中小学纳入美育课程,如何找到接触这门艺术的“入口”?最新一期行知读书会以“现代书法很难懂?”为主题,邀请艺术家、策展人王南溟为读者分享中国书法艺术历史与当今碰撞。

书法,究竟是字还是写字?

“中国古代六朝时期,光写字不能称为书法,什么可以称之为书法呢?写字时要有情感的表达。在书法中,点画就像音乐里的音符,音符谱出旋律才叫音乐,否则就只是声音。”王南溟说,魏晋风骨影响之下,书法理论开始重视将字作为情感表达的因素,此后深绵不绝,一直发展到书法纯粹为了表现自己的情感力量,逐步演变成狂草,至唐代之后达到最顶峰。与张旭合称“颠张狂素”的唐代书法家怀素以“狂草”名世,记录其书法创作过程的《怀素上人草书歌》有这样一句:“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生动记录下怀素一边叫喊一边写字的情景,其草书率性逸动,瘦劲自然,如今看来,书写过程一定基于他情感的表露。

不仅是情流于字,写字时动作起伏呈现线条的运动感也是书法的表现力之一,这种运动感隐隐约约为今人所追溯沿袭。现下,网络平台热传一些书法写作表演视频,不单各路“大师”“大家”获追捧,也有书法“门外汉”靠恶搞视频走红,观其风格则以举止夸张为共同点,写作时上窜下跳动作浮夸者,行笔至高潮大声呼号者,更有甚者借助人体搞起“行为艺术”,是恶搞还是文艺?着实令人看不分明。王南溟介绍,书法作品有“平面作品”和“观念作品”之分,这些将创作行为归入作品呈现的就属观念作品。在他看来,观念作品的评价尺度是当前亟须探讨的问题之一。“我们回顾怀素的书写章法可以确定,书法的表面主义是能够成立的,不是所有创新、大家看不懂的东西都是不好的。然而,一旦把创新的当代作品纳入专业范围考量,就会发现混杂其中的一些乱象,它们的创作过程怪异无章法,不能划入书法艺术的范畴,让书法远离了写字本身,反而像盲写。”

审“丑书”是一种艺术素养

中国书法史上,书体历经甲骨文、钟鼎文、小篆、隶书直至楷书定型,所成书体有二:一是所谓“不正之书”的草写,一是正体。历史上,几乎每种书体经草化都会形成新的字体,如隶书草写演变而来的章草,章草发展直至劲草,楷书字形变体为草书等等。正写书体则被赋予更多社会功用。官方青铜器上的钟鼎文,以古朴威严彰显其神圣性和统治地位;唐代“颜筋柳骨”等碑文上的楷书,因承载宣教百姓的作用而规范性随之提高。可以说,一正一草,两体并行分承不同使命,构成了中国传统书法百态纷呈的宏大体系。

书体演变机制与承载功用的多样性,带来审美取向及评价系统不一。谈及公众对书法的认识,王南溟却有不同感触,“我学的是碑学系统,上世纪80年代也曾被人指责,说这个人写得这么丑,回家好好练字去!”王南溟说,所谓“丑书”实则历史积淀选择的成果,与网络流传中毫无章法的乱作不同。历史上,康有为书法的核心就是将不正规碑刻、字体纳入到自己书写方法中,粗矿的气息,厚重的笔法,构成独特的反唯美风韵。“中国古代书法批评史中的美学趣味分两种。一是美的,大家都喜欢美,它常跟俗、甜、媚这些关键词合在一起;二是丑,怪是以丑为美,丑跟玉拔之气、清气、仙气等一系列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美学特征合在一起,以丑胜美。”

面向学生兼顾规范性与审美性

“唐代怎么练好字,一个字,胆;第二个字,胆;第三个字,胆。胆量不够,喝酒再写,如果笔落下去没有胆量,锋是散不开的。”活动当天,听众既有书法教授和书法专业的学生,也有学生、家长等书法爱好者,王南溟与听众分享有针对性的书法练习方法。学生怎样写出好的书法?书法的规范性与审美性如何适存?“中小学是书法练习的基础阶段,首先要通过规范的训练打好基本功,青少年要能先写出匀称得当的字,再考虑进行丑书现代化的创作。”

王南溟强调书法美育的重要性。“一个字就像一个人,没有缺点是不行的。”曾几何时,写文章总要一字一句爬格子;如今网络字库收录的字体应有尽有,一个个标准的宋体、黑体打出来,学生与传统手写书法的距离也越来越远。作为中小学生每日必接触到的艺术形式,如能改变对书法的一些刻板印象,会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和人格塑造产生良好影响。当前,各中小学致力开发书法课程教育,王南溟认为,学校还可通过艺术工坊的形式,从鉴赏角度引导学生进行临摹,并以学术视角进行细节化讲解,向学生介绍传统书法的悠久历史,拓宽青少年艺术欣赏角度的眼界与包容性。在他看来,书法有“道”,如何理解这个“道”?只有书写者亲身经历和沉浸式体验。“书法是练出来的,欣赏书法的眼睛也是练出来的。”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