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海上记忆 > 文章详情
【海上记忆】改革开放前后,我们连夜排队购书的日子
分享至:
 (1)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嘉宇 2019-08-28 12:56
摘要:那一刻我好激动啊,一步冲上前去,一把夺过她手中那个装书的袋子…记得那天晚上在早早吃过晚饭后,我便兴奋地和我妈一起坐到了桌边,拿出牛皮纸开始仔细地给书一一包上一个封面。当然事实是,就在我妈在给书包封面时,我已迫不及待地拿起一本读了起来。

每年书展,我必定会去上海书展打卡。有时甚至是去了再去,去了也不一定为买书,就是单纯地为了逛一逛,为了闻一闻那书香。

相比现在读书人所处的好环境,我们早年可没那么幸运。我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上的小学,等逐渐开始喜欢找书看,书却不多。在我记忆中,我所买的第一本书是电影版的连环画《智取威虎山》,就是根据当时正流行的同名样板戏改编拍摄而成的那种。我那时也就6、7岁的样子, 住在南昌路的生生里。 这条弄堂的另一头通复兴中路, 旁边不远处便是上海电影院,电影院门口摆有一个书摊, 而巧的是书摊的女主人是我邻居,姓汪,六十多岁,宁波人, 我们都管她叫汪家阿娘。 我放学后总喜欢跑去站在她的书摊前看小人书。 阿娘倒也不嫌弃我,总让我尽兴地看个够。 许多书都是已经不准备再卖、或因已弄污损、破损而不好再卖的,而且看来看去也就那么几本, 不过我总还是乐此不彼。

那一日,我就是在汪家阿娘的书摊上看到了那本封面上印着杨子荣形象的连环画《智取威虎山》。 看到后我自然是满心欢喜,伸手便想去翻一下, 这回阿娘没有同意,她阻止我道:这书已有人预定掉了,弄脏了不好。 那天回家后我便一直念念不忘此书,不懂家里的拮据,缠着外公拿钱给我也去买一本。起先外公没同意,后来被我软磨硬泡得没了办法,只得带我去了书摊, 不过这已经是两个星期以后的事了。 到了书摊,汪家阿娘告诉我们说书已卖完了,且第二批来的也已卖完了。如要,只有等她再去进进货看。经过这番曲折,我开始攒起了零花钱,然后用这些零花钱又陆续从这个书摊买了一些自己喜欢的小人书回家。 

我看的第一部小说是《卓娅和舒拉的故事》。那时我大概11岁左右。 一次偶然在家里帮妈妈翻东西的时候, 发现在一只老旧的藤箱里放着许多用牛皮纸包了封面的书。 这些书都蛮厚的,有些纸质已经微微泛黄,但都保存得相当完好,没有一个角是卷起的。 我看到这里面有一套四本的《红楼梦》、有茅盾的《子夜》、有茹志娟的《静静的产院》、有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以及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科斯莫杰米杨斯卡娅《卓娅和舒拉的故事》等。我很奇怪,妈妈是老师,为何不把书放在外面而是藏在箱里?可毕竟没有问她。 当时只是兴奋地说:“妈呀,这么多书啊,快快拿出来给我看。” 只见我妈略微沉吟了下,说:“不要一下全拿出来, 你先拿一本看看。”过了一会又补充道:“就在家里看,不要带到学校去,听到吗?包书纸也不要拿掉!”为了能尽快看到书, 我自是满口答应,坚决照办了。

按照我妈叮嘱的方式,我很快便一本本读完了。之后当然再也无缘觅得和看到和它们一样的好书了。虽然阅读还在继续,但所能看到的只是诸如浩然创作的《艳阳天》、《金光大道》等带有浓烈的当时印记的作品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艳阳天》的故事情节我已记不太清了,但其中的几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如“马大炮”、“马小辫”、“弯弯绕”、“滚刀肉”和“肖长春”等却仍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记忆中,他们或干炼、或诡秘、或直率、或狡猾,以及他们所使用的那些鲜活的个性鲜明的语言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了我练习写作时暗中学习和模仿的范本。

我自己买的一套最实用的书籍是《数理化自学丛书》。1977年,恢复高考。要参加高考,人们当时最需要的就是复习迎考的书籍和资料。由于相关资料的缺乏,许多人为此而愁眉不展,甚至不得不自己动手抄写题目进行练习。尔后,一套《数理化自学丛书》的出版,为那些要参加高考的人们解了燃眉之急,给渴望考上大学的人们带来了信心和希望。那时为了能早日得到这套丛书,在新华书店门口出现了人们连夜排队抢购的壮观场面,有的甚至是全家出动,为的是能够多买几套,寄给远在江西、安徽、云南等地的亲人,因为他们也在翘首以盼能够早日得到这套自学丛书。印刷厂则是日夜赶印,但仍供不应求。幸运的是在我提出要买这套书的时候,我妈妈曾经的一个学生出手给予了热情的帮助,他托他的一个在书店担任柜台长的朋友为我“开后门”优先搞了一套。我拿到书后自是满心喜欢,计划抓紧时间,好好利用这些书中的内容和习题复习迎考。但是事实是还未等我高兴完、计划好,我妈的“命令”来了:“你要书,我帮你弄来了,那就快快抓紧时间复习呀。你每天按书上的内容,化学、物理和数学题目都做些,听到吗?”。于是,我便由此而更加深陷题海,难以自拔,有种深深被套的感觉。不过,如果现在再来评价这套书之于我的作用,我想较之于刚恢复高考的时候,我们那会儿的学习和复习迎考的环境、条件,包括老师的经验、市场上各类图书资料的供应等已经改善了不知多少倍,因此,买一套这样的书回家更多获得的还是一种心理安慰和心理暗示:别人有的书我也有了,别人做过的题目我也做了,和别人比我不会输到哪里了。

说到自己买书、读书和藏书的经历,下面这一段也不能不提:1978年5月,原国家出版局组织调动全国的出版印刷力量, 重印了35种中外文学名著, 投放市场。这些著作包括《子夜》、《家》、《红旗谱》、《苦菜花》、《铁道游击队》、《吕梁英雄传》、《悲惨世界》、《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安娜·卡列尼娜》、《艰难时世》、《一千零一夜》和《牛虹》等。此举对于当时喜欢看书而又正处于严重书荒中的我们来说无疑胜过一场及时雨、好似滴入我们心田的甘露。于是我也和许多正苦于没有好书可看的人们一样,兴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并开始盘算着如何开口向我妈要钱去买。不料,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还未等我开口,我妈已经在一天下班后去书店挑选了一些带回家。那一刻我好激动啊,一步冲上前去,一把夺过她手中那个装书的袋子…记得那天晚上在早早吃过晚饭后,我便兴奋地和我妈一起坐到了桌边,拿出牛皮纸开始仔细地给书一一包上一个封面。当然事实是,就在我妈在给书包封面时,我已迫不及待地拿起一本读了起来。见状,我妈警告我说我主要还是应该把时间放在复习迎考上,如果我不听话,她便要把书先锁起来。为了应付我妈不至于让她把书锁掉,我自是满口答应,并立刻践行。我说那么妈妈你包书,我不帮你了,我边背英语单词,边看你包书好吗?话虽这么说, 可心里那个痒啊,真是恨不得马上拿起书一下看个够。

后来我考入了大学,又由于学的是语言文学专业,因此看书、读书便更变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学校的图书馆亦成了我除了家以外第二个最常光顾的地方。 那时, 时间虽然已经到了八十年代初,但教育、出版等文化业也仅还是在逐渐复苏的过程中,买书还是比较困难。 许多工具书、经典文学作品在市场上仍然难觅踪影,于是要买好书有时就不得不通关系。比如说我就曾通过住我家楼上的华师大教授、著名版本目录学家吕贞白先生的关系,从位于福州路上的上海古籍书店购得了一套三卷线装本的1928年由上海世界书局出版的新体广注《古文观止》和一册由创办于明朝万历年间的老牌书店扫叶山房发行、于民国六年重新校印的《唐诗三百首注疏》。买到这些书后,我真的如获至宝,高兴了好一阵子。

世易时移,买书早已不是难事。以前我们买书,读书并藏书,然后盘点自己读了些什么好书,自己的藏书有多少,以自己能够“坐拥书城”为荣,闲暇时以打理自己的藏书、书房(或书橱)为乐,而现在却是还有谁或多少人会真正醉心于此道?以前读书人藏书靠点滴积累,现在有钱人可以用钱一下买回一个书房。不是吗?我的一位朋友在搬进自己新买的别墅前为了点缀门面,不仅在新居里专门辟出一间房间作为书房,而且一下花了近万元,买回了包括唐诗宋词元曲、《四书五经》、《资治通鉴》、《资本论》、《红楼梦》、《战争与和平》、《源氏物语》、《莎士比亚剧集》以及巴金、老舍和钱钟书等人的著作在内的各类中外名著,外加大部头的精装外文词典。于是乎转眼之间,一间装备考究,金碧辉煌的书房便已赫然在目了。然而这样的书房显然有的只是一付空皮囊,而真正缺的则是所谓的“书香”之气,这种书香之气源自于读书者倘佯其间时心灵的沉淀,是由此而产生的一种由内而外的静气。追忆过去那些买书、读书和藏书的日子,既是对自己那段青春年少岁月生活的纪念,更是对自己未来生活的一种鞭策: 那样物资短缺、精神文化产品匮乏的日子都能过去,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能笑对今天和未来的生活呢?

栏目主编:沈轶伦 文字编辑:沈轶伦 图片编辑:邵竞
本文图片来源:视觉中国、IC photo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