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上书房 > 文章详情
学者书房 | 倪乐雄:海上版“权力的游戏”
分享至:
 (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倪乐雄 2019-07-20 08:00
摘要:百年海权角逐,时时有这本书的影子。

关于马汉的海权论主要观点介绍、背景和影响,国内外论述蔚为大观,本文不再赘述。自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附亚洲问题》问世后,我们看到百多年来一些大国都奉为金科玉律,但历经沧桑之后,那些致力于海权建设的国家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本文着重分析18世纪以来至冷战结束两百多年间,那些信奉、实践马汉海权论的国家成败得失的原因,以飨后来之借鉴。

倪乐雄 | 1956年12月生于上海,198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上海政法学院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系教授,主要研究东西方战争文化比较、战争史、中国军事现代化、中国海权战略、国际军事与外交。


◆英国海权:没落◆

「一战前夕,工业制造能力退至世界第三

已无法让美国、德国屈服于它的霸权要求」

英国在18世纪中叶的英法七年战争中击败了法国,并摧毁了法国海军主力,收割了大片海外殖民地,一跃成了世界海权霸主。在同拿破仑的战争中,英国海军在特拉法加海战中再次全歼法国海军主力,进一步巩固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英国海洋霸权到达顶峰,为维护英联邦国家之间和英国本土的绝对安全,英国认为必须保持海军的绝对优势,它霸道地提出海军“双强标准”,即不允许次等的两个国家的海军吨位之和超过英国。

但是,海上霸权最终要本国工业制造能力来支撑,一战前夕,英国的工业制造能力退至世界第三,事实上,已无法让美国、德国屈服于它的霸权要求。在大陆政策方面,英国决不允许欧洲处于一个大国统治的状况发生。于是,强势崛起、坚持海军吨位要达到英国海军60%的德国同英国迎面相撞,英国在同德国半个多世纪的对决中元气耗尽,让美国坐收渔利亦是自然之结局。

在百年诸强角逐中,英国外交上操作亦理性而老到,英国掌握着战时制海权优势,因控制海洋交通线大做美国战时生意,同时从海上切断德国与美国的贸易往来,通过欠巨债让利的策略,英国两次将大战初坐山观虎斗的美国拉入自己一方,不可谓不高明。英国虽成了破落户,成了美国野牛和俄国熊面前的小毛驴(丘吉尔语),最后定型为美国跟班,经两百年海上辉煌后体面让出第一把交椅,避免了灭顶之灾。英国海权的衰落说明,世界上有些事情非人力所能及,实在是时也、运也,气数也。

◆法国海权:无奈◆

「偏偏要在海陆超强和海陆皆输之间赌一把

结果在海陆两个方向的百年缠斗中元气大伤」

马汉在19世纪末就指出法国争雄海上所处地理位置的缺陷。从18世纪中叶开始,法国的历史也是一幕海权从强盛走向没落、沦为二流陆权国家的历史。

法国曾在海洋争霸中一度与英国在世界范围展开角逐。在1754年爆发的英法七年战争中,法国遭受英国和普鲁士同盟的海陆夹击,英国分散法国财力和兵力的“皮特战略”运用成功,法国海军土伦舰队和布勒斯特舰队被英国海军全歼,失去争霸海上的能力。拿破仑战争时期,法国再次受英、俄、普为主的七次反法联盟的海陆夹击,滑铁卢之战结束了拿破仑的欧陆霸权。1870年普法战争时,英国作壁上观,法国同普鲁士单挑竟然也一败涂地,色当一战全军覆没,法皇被俘,割地赔款,法国沦为二流陆权国家。

随着德国的强势崛起并叫板英国,识时务的法国人发现,英国图谋的是海外的殖民地,德国贪婪自己的国土,于是只好化敌为友,与宿敌英国佬结盟,背靠英国海权来同德国对抗。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法国海军只能固守地中海沿岸,把大西洋海岸的防卫交付英国海军,才同英国陆军一起勉强与德国在陆上僵持,直到美国参战才躲过一劫。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依靠仅剩的海权优势勉强守住本土,而法国则完全被希特勒德国征服,只因美国参战击败德国才得以复国。极具讽刺意味的是法国两个世纪积累下来的海权遗产——海军和殖民地成了毫无作用的海外孤魂游魄。

法国海权、陆权双双衰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地理位置的不利和地缘政治形势险恶。法国争霸世界的雄心注定既要向西对抗英国强大的海权,又要向东对抗德、俄陆权强国,无法专心致志于发展海军并取进攻性战略,一如马汉所言:“法国人几乎总是一贯地把海军作战服从于其他军事考虑,他们不愿意把钱花在海军身上,并且力求节省海军开支,使其保持防御状态。”另外,法国大革命带来的后遗症导致国内长期社会动荡,内耗使得法国的国力、军力无法同时在海上和陆上争锋,而偏偏法国的雄心大于能力,要在海陆超强和海陆皆输之间赌一把,结果在海陆两个方向的百年缠斗中元气大伤,最终只能弃海向陆,沦为二流陆权国家。

◆德国海权:迷失◆

「地理位置缺陷、陆权国家性质、强邻贴身

构成了追求海权时不可克服的障碍」

德国在19世纪末俾斯麦任首相时,外交上低调谨慎、量力行事。在强邻环伺的情况下,俾斯麦外交重点是不挑战英国的海权和殖民地霸主地位,防止法国为复仇而与俄国结盟,避免德国陷入腹背受敌的危境。威廉二世执政后一改俾斯麦的政策,声称德意志民族不再满足于欣赏蔚蓝色的天空,也要阳光下的地盘。德国与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家展开殖民地的争夺,并提出德国海军吨位要达到英国海军的60%,直接挑战英国的海上霸权。本来英国就被德国超过自己的工业总产值弄得心惊肉跳,这下铁了心与法、俄联手对付德国。

从地理上看,德国若在北海有一支强大海军,英国确有芒刺在背之感,但是,德国海岸线接近高纬度,远离世界海洋中心地带,处于世界海洋的边缘,北海各军港容易被英国海军封住,波罗的海水道绵长狭窄,状若被陆地包围的水库,易于被对手封锁,陆上周围强邻紧贴,德国国防本质上是注重陆权的内陆型国家,既然要强出头,就必须同英国争夺制海权,所以,将大量财力投入和英国海军的军备竞赛中,实在是勉为其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在陆上陷于东西腹背受敌困境,海陆两方面作战均力不从心,日德兰海战后,德国公海舰队被英国封死在北海港内,失去了制海权。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企图用潜艇部队切断同盟国海上战略补给线,均告失败。由于两次世界大战中英美掌握着制海权,美国军队两次轻松横跨大西洋登陆欧洲,给陆上陷于东西夹击的德国致命一击。英美的制海权同时也支撑着东面的苏德战场,英美将大量战略物资和武器装备运往苏联北方的摩尔曼斯克港,使得苏军从初期的惨败中缓过劲来。例如,在决定苏德战场战略主动权易手的库尔斯克坦克大会战前,英国提供了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坦克工厂制造的1400辆“情人”中型坦克。

德国两次战败的关键是无法掌控制海权,诚如英国蒙哥马利元帅所说:德国坚持陆权主义传统是注定要失败的,世界大战说到底是争夺海上交通线的斗争。德国的地理位置缺陷、陆权国家的性质、强邻贴身的地缘政治特征构成了追求海权时不可克服的障碍,威廉二世和希特勒除了对抗陆权性质的法国、俄国外,还要对抗英美这两个海洋强国,结果经营海权则力不从心且严重削弱陆权,专营陆权则海权孱弱而无法争雄海上,最终在陆权和海权两个方面都陷入绝境。从德国百年兴衰来看,谋求海权是外交错误的衍生品和牺牲品。

有意思的是,两次世界大战中,英国使用的仍是18世纪英法七年战争中“皮特战略”的老套路:与欧洲大陆次等强国联手,海陆夹击最强者,迫使对手在海、陆两个方向上国力透支、疲于应付。俾斯麦头脑比较清醒,接受了法国衰败的教训,但自威廉二世以后,德国竟无视前车之鉴,最终还是步了法国的后尘,其中教训耐人寻思。

◆俄国海权:困境◆

「虽有较长的海岸线和军港,但离世界角逐的重要地区距离太远

和德国一样,俄国从地理上、财政上、国防性质上,都适合做陆权强国」

和德国极为相似,俄国追求海上霸权有着难以克服的障碍。虽有较长的海岸线和军港,但离世界角逐的重要地区距离太远,北方军港深陷波罗的海里面,黑海军港深陷大陆腹地,极易被封锁而难以到达世界海洋重要水道,亚洲太平洋沿岸又缺乏不冻港,同时因在陆上极度扩张而招致大量敌意。和德国一样,俄国从地理上、财政上、国防性质上,都适合做陆权强国。

然而,帝国的贪婪就是无止境追求强大。俄国从彼得大帝时代开始创立海军,在19世纪中叶之前曾有不俗表现。近100年来,俄国海军有两次高峰期,19世纪末沙俄时代,俄国海军号称世界第三,但在蒸汽时代,沙皇政体和技术落后导致俄国厄运降临。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俄国太平洋第一舰队被歼后,波罗的海舰队改编为第二太平洋舰队,绕好望角前往亚洲增援,经七个多月饶半个地球航行18000海里,精疲力竭的俄国舰队在对马海战中,被以逸待劳的日本联合舰队全歼。两次大战中,俄国战略物资全仗英美海权的支撑。值得注意的是,俄国与日本半个世纪的交锋中,日本在海上全歼俄国海军,俄国(苏联)在陆上全歼日本关东军,这种强烈反差也验证了俄国地理上不宜追求海权的特点。

第二次建设海军高潮是在二战结束后,仿佛是一战前德国挑战英国的重演,因为对手是超强海权国家,苏联就必须克服地理和陆权性质的障碍,直追美国海军。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军备竞赛中,苏联建成了仅次于美国、并能同美国一决雌雄的庞大海军。但在陆权和海权的双向竞争中,苏联国力严重透支,最终被压垮,其貌似强大的海军急速衰弱,顶峰时期的七艘航母只剩下一艘,大批主力战舰被当作破铜烂铁处理,重蹈法国和德国追求海权的失败,而且是不战而败。

◆日本海权:沉没◆

「从海权建设的角度看,日本海权的丧失不是海军专业的问题

而是外交冒险强硬导致陷于中国陆权与美国海权夹击下的结果」

日本地理位置有点类似欧洲的英伦三岛,与亚洲大陆隔海相望,区别在于英国的背后没有能够威胁本土的海上强国,没有腹背受敌之虑,而日本背后却有美国虎视。

日本千百年来内部纷争和以农业为本的缘故,在18世纪中叶之前未有海权意识。唤醒日本海权意识的大致有以下几个事件:一是1853年美国佩里舰队驶入江户湾前来叩门;二是日本一向效仿膜拜的中国惨败于西方炮舰威力之下;三是“牡丹社事件”交涉中,在中国清王朝派沈葆桢率西方新式军舰的水师威慑下,日本被迫撤出台湾;四是明治维新以“脱亚入欧”为国策,加上传统农业经济向工商经济转型,于是在自强图存的激励下,开始打造海军。

从明治维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段时间里,日本国运走得顺风顺水。日本是马汉海权论的信徒,对中国北洋水师的作战计划即以马汉的理论为指导。在1894年甲午战争中,日本海军赢得黄海大东沟海战胜利,进而在刘公岛全歼中国北洋海军。1905年日俄战争中,日本在对马海战和围攻旅顺中全歼俄国海军主力。通过这两场胜利,日本跻身世界列强行列,同时成为亚洲地区性海权强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日本海军能够封锁住从中国到缅甸的漫长海岸线,并可协助陆军在任意一处实施登陆作战。在东南亚战场,日本海陆空协同作战,击败英美军队。在远程作战方面,日本海军成功地偷袭了美海军基地珍珠港。至此,日本海军达到了历史的顶峰状态。

然而仅仅四年,日本不可抑止的发展势头、包括地区性海洋霸权,最终被美国粉碎,其间中途岛海战是转折点。日本在崛起过程中,在处理佩里舰队、“牡丹社事件”、归还辽东半岛、华盛顿海军协定四次危机时,面对实力强大的对手,采取隐忍策略,以退为进,从而避免了凶险,赢得了养精蓄锐的时间。但在二战前夕,日本社会上下被内部改革成功和对外战争的接连胜利冲昏了头脑,军国主义大行其道,军人干政,甚至发展到军人执政。军人内阁对外政策强硬、激进,低估和错判对手,导致入侵中国后不久进退失据;当美国对它进行制裁时,以为只要取得偷袭珍珠港这样的胜利,就能迫使美国放弃,结果引来一场毁灭性的灾难。

从海权建设的角度看,日本海权的丧失不是海军专业的问题,而是外交冒险强硬导致陷于中国陆权与美国海权夹击下的结果,也违反了克劳塞维茨“进攻一个对手时避免引来另一个更强大对手”的战争原理。

◆美国海权:幸运◆

「能成为唯一赢家除国力强盛和动员高效外

主要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外交战略、策略的运用得当」

在百年海洋角逐中,美国是海权实践成功的国家,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应是成功的首要因素。马汉在海军战术上强调:海军舰队在作战中要占据作战区域的中心位置。然而幸运的是,在全球战略格局上,美国天然处于极有利的中心位置。美国地理特点“二水夹陆”,位于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其利弊在于:国弱则东西漫长的海岸线几乎无险可守,入侵者可在任意一处上岸,直捣腹地;国强则东西两面出击,以强大海军护航,向西出击亚洲,向东出击欧洲,也可有效控制世界海洋战略要冲和主要国际水道。美国的地理位置加上资本主义工商贸易的经济生存方式,在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下,随着国力发展和外部环境恶化,注定要放弃被动的本土海岸防守,走向主动的海权扩张。海权产生的规律是“外向型经济生存方式一旦生成,就必然召唤强大的海权”。所以美国海权发展既有外部因素的刺激,又具天然的内生性,而海权的内生性是德国和俄国等大陆国家所缺乏的。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英国凭借强大海军护航将陆军运至美洲作战,无疑给美国留下了深刻印象。由于地中海海盗猖獗,严重干扰美国同欧洲的贸易,美国于1794年通过立法正式创建海军,并于1805年、1815年两次远征地中海北非海盗。可以说美国从建国始,命运就和海权联系在一起了。随着美国同欧洲贸易规模、文化交流的扩大,美国的生存和发展与欧洲越来越密切相关,美国需要一个符合自己国家利益、与自身良性互动的欧洲。美国对欧洲外交政策的核心就是不允许敌对势力控制欧洲大陆,这是美国放弃“门罗主义”“孤立主义”中不干预欧洲事务、两次介入世界大战的原因,也是追求海权强国的持久动力之一。

美国远离欧洲,它在北美开疆扩土、发展工业、扩军备战、不受干扰地日益强盛,一方面不直接构成对英、法等世界老牌强国威胁,另一方面欧洲列强对它在美洲坐大也无可奈何,这就是地理上远离欧洲列强的好处,不像德国、法国,稍有动静就受到强邻贴身的压力。

美国之所以成为当代军事强国和海权霸主,关键是和平与战争时期成熟老到的外交战略运作。它在世界复杂局势下,韬光养晦、审时度势,进退的时机和节奏掌握得非常到位。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海上霸权在英美之间易手,但是,美国并非在同英国正面交战中取而代之,而是在对付共同的敌人——德国的过程中和平交接。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美国已经是世界一等强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比重38%,德国占比15.7%,名列第二,英国占比14.1%,位居第三,但美国不急于挑战英国的世界霸权,而是一面静观咄咄逼人的德国同英国血拼,一面继续坐大。试想若是美国先出头挑战英国,世界格局会怎样演变?大战爆发后,美国也不急于卷入,等双方两败俱伤、元气耗尽后,根据符合国家利益的原则出兵帮助英国,打残德国。以英国债主和救星的身份,通过1922年《华盛顿海军协定》、1930年《伦敦海军条约》,迫使英国让美国分享海上霸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故伎重演,迟迟不介入欧洲战场,利用英国急需援助,乘机廉价吞并英国企业资产。在经济上削弱英国的同时,还迫使英国用海外军事基地来抵一战的债务。此外还有用50艘老军舰换取大西洋上巴哈马群岛上军事基地的“哈默方案”等手段,拿下英国多处海洋战略要地。在出兵帮助时,美国还温柔地给了英国致命一刀,逼迫后者放弃殖民地,肢解了英联邦国家。类似古代“罗马同盟”的英联邦一旦瓦解,英国的霸权就丧失了基础,如同当年法国丧失大片殖民地后退出海洋。从这个角度看,英国是在德国敌人和美国朋友“夹击”下失去世界强国和海上霸主地位的。

在半个多世纪里,已是一流强国的美国仍低调行事,韬光养晦,让鲁莽的德国人先出头与英国人对决,自己占渔翁之利,利用当时世界战略格局中的英德主要矛盾,取助英、削英、灭德之策,并以世界霸主英国的“救星”和债主的强势地位,迫使英国交出海权第一把交椅,演了一出“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大剧。

在亚洲方面,美国对日本这个海权暴发户横挡通往亚洲的道早就看不顺眼,但却隐忍达30年之久。一直等到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的1941年,日军主力深陷中国内陆腹地、进退失据时,突然变脸以强势外交迫使日本冒险发动“珍珠港事件”,取得道义制高点后对日宣战,在二战中一举摧毁日本苦心经营了半个世纪的地区海洋霸权。同向欧洲出击一样,美国向日本出击时机的把握也堪称经典。

美国能在世界诸强百年海权角逐中成为唯一赢家,除了国力强盛和国家动员高效外,主要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外交战略、策略的运用得当。


◆历史淘洗出来的规律◆

从诸强百年海权角逐中可看到以下几个事实:

一、赢得海权成功关键不在军事之内,而在军事之外,那些失败的国家并非不精通马汉海权理论,它们犯的都不是军事专业的错误,而是国家外交战略的错误。

二、国家外交战略的错误又源于顶层“庙算”的失误,即不能正确判断本国和潜在对手的国情国力,更制定不出符合这种判断的外交战略和策略,而二者正是国家海权建设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三、一个崛起中的国家很难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局势中,准确灵活地进行战略规划。这就导致一个崛起的国家往往不清楚不同国际环境中,自己崛起的极限在哪儿,即使有前车之鉴也视而不见,直至失败时才能看清。

四、地理位置对于海权发展成败具有奠基性的意义,它对海权成败具有“历史长时段”意义。

五、陆权性质的国家追求海权具有难以克服的障碍。

六、处于海陆夹击地理位置的国家,在争雄海洋时都以失败告终。

这些可以说是200多年来惨烈的历史淘洗出来的经验教训,值得后世为鉴。


《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附亚洲问题》

[美]马汉 著

李少彦等 译

海洋出版社

栏目主编:顾学文 文字编辑:顾学文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