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上海屋檐下 > 文章详情
全国模范调解员扎根小镇,三年调处172件纠纷:“说的是法,讲的是理,用的是情”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勇娣 2019-07-15 06:37
摘要:顾仁良深知,要推广深化人民调解工作机制,不仅要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还要通过教育培训,培养出更多年轻优秀的人民调解员,做好人民调解的“导师”,传帮带、育新人。

 

“昨天,我共接待了三拨人。上午,来了一家人,是关于老人赡养问题的家庭矛盾;下午,来了一位外来务工人员,说是之前没签劳动合同,现在拿不到工资;之后,是一对夫妻,来咨询离婚的相关事宜……”

 

这是“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顾仁良较为“清闲”的一天。大部分时候,他每天要调处七八起大大小小的矛盾纠纷。自2014年退休,正式成为一名人民调解员,几年来老顾“越干越欢”,仅最近三年就成功调处了172件矛盾纠纷,涉及金额达1400多万元,为维护一方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而他自己也成为了金山区亭林镇上的“金牌老娘舅”。

 

其中秘诀,老顾说得很简单——“我说的是法,讲的是理,用的是情!”


融合“法理情”,是最有效的办法

 

在退休前,老顾是亭林镇上的一名居民区书记,而此前,他还做过多年的村支部书记、建筑公司党支部书记。在基层工作40多年,老顾耐心、热情、口才好、善于调解矛盾纠纷的名声越传越响。

 

2014年3月,刚退休不久的老顾,被亭林镇司法所负责人“动之以情”,成为了人民调解窗口的首席调解员。但当时,老顾心里并不轻松,毕竟,在村居调解的都是些邻里、家庭矛盾,而到镇里窗口要面对的,更多是群体性劳资纠纷、非正常死亡等“大事”,调解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大幅提升。

 

“作为一名专业调解员,首先要讲究一个‘法’字,同时要坚持‘法、理、情’融合,这才能让人心服口服。”一边实践一边学习的老顾,很快在新的领域大展拳脚。

他印象最深的一次调解,是2015年的一起意外伤害事件。这也是老顾调解生涯中“赔偿金额最高”的一起矛盾纠纷。在这起事件中,张某受舅兄雇用,在一家工厂工作,不慎被起重机压成植物人,不省人事,当时,医药费已花去60多万元,张某妻子带着年幼的孩子悲痛欲绝,今后怎么办、谁来赔偿,几方争吵不休,事情越闹越大。

 

老顾接手后,先是从“法”的层面进行梳理。他联系了镇安全办,并咨询区安监局相关专家,弄清楚了责任,这家工厂虽然转租给了张某舅兄,但后者并无资质,所以转租合同无效,这家公司与张某舅兄都有责任,各赔一半。同时,老顾建议,赶紧付清欠医院的10余万元医药费,让张某先出院。之后,就是针对理赔费进行调解。因数额大,争议多,前后调解了数轮,最终达成200余万元的大额理赔协议。这样不仅给伤者和家属以交待,也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尽可能做到了合法、合情、合理。

 

亭林镇司法所所长陈坚告诉记者,在多年的调解实践中,老顾带领团队形成了亭林镇“三个三”人民调解工作法。“三个服务”,即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村居。“三个原则”,即依法调解、自愿调解、平等调解。“三个一样”,即干部和群众一个样、熟人和陌生人一个样、本地人和外地人一个样。对于这些原则和方法,老顾坚持一丝不苟地执行,甚至还因为“铁面无私”得罪了不少人。

 

有一次,老顾接手一起租房合同纠纷,房东是当地村干部,也是老顾的老熟人,便在调解前来打招呼“租客是外地人,你帮帮我,让他多赔点”,对此,老顾回应说,必须按合同办事,该怎么样就怎么样……“我不怕麻烦,最怕伤感情,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老顾告诉记者说。

 


“访调对接”,化矛盾于无形

在老顾看来,能不能当好一名人民调解员,关键在于能否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

 

“把调解工作做好了,可以为老百姓解决难事, 可以让当事双方减少打官司等成本,更可以减少信访工作量,为地区稳定筑起第一道防线,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顾仁良坦言,亭林镇是一个大镇,有着11万常住人口,外来务工人员占到一半,各种类型的矛盾纠纷层出不穷,到镇里人民调解窗口来的,要么是难事,要么是村居无法解决的,要么是突发的矛盾,自己和团队工作人员必须热情接待,以高度的责任感投身到调解工作中去。

 

一位上访人卫某反映,他的房屋因村级河道疏浚工程引起房屋墙体开裂、倾斜等现象,要求村委会和工程施工方队房屋损坏进行赔偿。顾仁良接手这件事后,一方面,仔细查看现场,并要求调解双方授权对房屋损害情况进行第三方鉴定,明确责任归属;另一方面,耐心安抚卫某的情绪,防止其闹访、重访。之后,他不厌其烦地多次调解,向双方解读鉴定结果,解释相关的法律法规。最终,在老顾的努力下,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把信访矛盾化解在了萌芽之中。

 

据介绍,2015年,亭林镇成立金山区首家访调对接工作室,人民调解与信访联动对接工作机制正式形成,并逐步推进、深化。这当中,顾仁良也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他认为,用调处手段化解为符合条件的信访事项提供了解决矛盾的新途径,拓展了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能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此,他经常去镇信访部门查询相关信息,分析资料,对不稳定因素进行研判,力求将调解与信访进行优势互补,力助矛盾纠纷化解。

 

两年前的一起突发性信访矛盾调解,让老顾至今仍感到十分自豪。当时,距离春节只有三天,但一工地上的250名工人却因领不到工资而群情激愤,群体性事件一触即发。老顾和同事们接手后,在现场呆了两天两夜不回家,一边安抚工人情绪,一边督促各相关方一起想办法,“必须发钱”!到了第二天夜里,终于筹到了700多万元,立即发现金、打卡,平均每位工人都拿到了3万元工资,达到了应发金额的70%,终于让工人们可以回家过年了。春节后,工人们和工程承包公司特地给老顾和政府送来了锦旗。

 


一边自我“充电”,一边当好“导师”

 

“顾老师在调解工作中,说话特别有感染力,而且对不同情况有不同办法……”这是许多当事人的直观感受。

 

2018年春节,亭林镇上一间老公房因线路老化发生火灾,所幸并无人员伤亡。灾后,物业公司对起火的老公房和邻居家房屋进行了及时修缮,但对于赔偿的解决方案,几方一直僵持不下、吵闹不休。老顾接手后,先是找到了承租户本人,把出租管理条例等详细讲解给他听,对方表示愿意承担一定责任。接着,与不愿意配合的邻居单独聊天,做其思想工作,以“远亲不如近邻”打动了对方。

 

但“硬骨头”还在后面。转租户提出:“堆放在外的几万元物品被烧毁,必须赔偿!”但这不合情理且没有证据。因为得不到答复,转租户便每天堵在物业公司办公室门口。因为无法与其沟通,老顾便辗转找到了转租户的儿子,在拉家常中建立信任和感情,其儿子最后拍胸脯保证:“顾老师,一切听你的,你说赔偿多少就赔偿多少……”最终,事情圆满解决,承租户、邻居、转租户、物业公司都表示了满意。

 

这也让物业公司负责人感叹不已:“老顾怎么就那么有办法?”对此,老顾坦言,自己只有小学文化水平,最初在合同纠纷调解等方面也是门外汉,因此必须不断地学习“充电”,看书、看报、看电视,并向身边同事学习。在亭林镇司法所里,有一位老俞负责劳动调解,老顾一旦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及时向他请教。同时,老顾还收集法制类报刊上的调解案例,用心阅读、仔细分析,以便在自己的日常工作有所借鉴。

 

顾仁良深知,要推广深化人民调解工作机制,不仅要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还要通过教育培训,培养出更多年轻优秀的人民调解员,做好人民调解的“导师”,传帮带、育新人。总结多年的调解经验与技巧,他以一言一行向年轻人传授自己的“调解心经”——用公心、真心和爱心调解。几年来,在老顾的精心培养下,一批批调解员迅速成长起来,一个个调解能手脱颖而出,其中最年轻的才30岁。而老顾总谦虚地对学生们说:“我们是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在平凡的调解岗位上,老顾发扬了他的工匠精神。”亭林镇党委书记张伟东表示,近年来,亭林镇在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和法制建设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这离不开顾仁良和基层人民调解员队伍的努力和贡献,目前镇里正在号召所有党员干部向老顾看齐,做新时代服务群众的典范。而老顾则说得朴实:“帮助百姓解决难事,我自己也有成就感。只要我还干得动,我就会一直干下去!”

栏目主编:栾吟之 文字编辑:栾吟之
亭林镇供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