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上观学习 > 文章详情
《长安十二时辰》把它带“火”了,其实它来自日本
分享至:
 (6)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常方舟 2019-07-14 17:12
摘要:折扇为何在近代中国成为女子时尚品?

夏日炎炎,人们招凉拂暑的方式也在不断与时俱进,凿冰蓄水已无必要,摇扇取凉也不过偶然为之,但扇子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却从未淡出人们的视野。近日,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的热播,再度引发人们对传统器物源流形制的浓厚兴趣,主人公少年名士李泌手中的一柄麈尾,亦可作掸灰去尘之用,勉强算是扇子的前身之一。而折扇最早自日本传入,明清两代开始流行,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行销海外,在二十世纪初与西式羽扇并举对峙,折扇的舒展之间遂亦融入欧西之思。折扇被形塑为近代女子尚品的曲折历程,揭示了日用器物在多元文化交流与文明传承之间所起的丰富而微妙的作用。

崔豹《古今注》谓:“舜广开视听,求贤人自辅,作五明扇,此箑之始也。” 箑从竹,最早的扇子即为竹制。商代贵族乘坐的马车上设有“扇汗”,用来遮蔽阳光。扬雄《方言》云:“自关而东谓之‘箑’,自关而西谓之‘扇’,亦曰‘便面’。”箑、扇、便面三者同指。《汉书》卷七十六《张敞传》云:“然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汉宣帝时期的能吏张敞曾在京兆尹任上大展身手,巧设智计一举捕获数百个盗贼,但他的言行举止比较随意,下朝之后坐马车经过长安街的时候,就会用便面来遮挡马车,不让别人看见自己。颜师古注:“便面,所以障面,盖车扇之类也。今之沙门所持竹扇,上袤平而下圜,即古之便面也。”两汉魏晋时期,团扇、羽扇等纷纷出现。汉成帝的嫔妃班婕妤有以纨扇为主题的《怨歌行》传世:“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绝”,将失宠拟作夏去秋来被弃置一旁的团扇,团扇的意象也由此成为闺怨的代名词。尽管团扇的使用在明代以前并不拘于性别,似乎却能够为女性形貌之增妍发挥浑然天成的积极效用:“增吴氏之姣好,发西子之玉颜。”(《扇赋》)为团扇的社会性别意识转向埋下了伏笔。

魏晋时期最为普及的是羽扇,从诸葛亮“羽扇纶巾”形象的深入人心可见一斑。《晋书》曾载名士谢安和袁宏以扇子为题的机辩对答一则:“时贤皆集,安欲以卒迫试之,临别执其手,顾就左右取一扇而授之曰:‘聊以赠行。’宏应声答曰:‘辄当奉扬仁风,慰彼黎庶。’”仁风也成为扇子的雅称之一。南宋陆游诗云:“吴中近事君知否,团扇家家画放翁。”虽是放翁向人夸示想象自己的形象可以入画,却也旁证了团扇仍然是当时普通百姓家中的日用品。根据《西湖老人繁胜录》的记载,南宋都城临安不仅设有纸扇行,也有专修破扇的行当。吴自牧《梦梁录》卷十三也提到,杭城自淳祐年间有名相传的店铺之中,即有中瓦子前徐茂之家扇子铺、周家摺揲扇铺、陈家画团扇铺等三家扇铺。南宋大量扇行扇铺的出现固然显示出油纸扇、团扇等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已很普遍,但结合宋人诗文提到团扇和折扇的篇幅和内容可知,此中提及的摺揲扇显然有别于扇面有书画题签的文人折扇,题画团扇仍为主流。

中国虽自古即有团扇、羽扇、蒲葵扇等扇子制品,圆形纨扇更是很早就东传日本,但折扇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舶来品。关于折扇何时何地通过何种方式传入我国,明人笔记对此多有考辨,但众说纷纭,未有定论。清人赵翼《陔馀丛考》“折扇”条折衷诸说,所论最为客观:“折扇非始于元,盖宋、金时已有之,特其时尚未盛行,民间犹多用团扇……直至永乐中,始盛行于中国耳。”这一观点也成为学界共识。早在端拱元年(988年),日本僧人以蝙蝠扇入贡,该扇形制与后世之折扇相近。一说早期折扇为仆隶遮挡面容所用,因后因仿照贡品扇子制作出更为精良的折扇,由皇帝颁赐近臣,始为时人所贵。之后,以日本扇为基础的高丽也入贡折扇,在北宋宣和年间传入中国。不过,直到明代,折扇才逐渐成为文人雅士的爱物,其扇面书画的价值亦水涨船高。此时扇子的社会化性别意识亦发生转变,团扇往往仅限为女用,而折扇则男女咸宜。

扇子与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也渊源颇深。沈从文《扇子史话》指出,扇子在戏曲演出中的运用由来已久,唐宋皆有“歌扇”,元杂剧丑角多持葵扇。包天笑《钏影楼剧话》曾尝试考证戏剧使用折扇的起源,引发各界关注。沈士英《小织帘馆谭剧》则指摘欧阳予倩改编的京剧《潘金莲》中,西门庆在狮子楼喝酒,手中执一纸折扇,未省考据,与史实不符,有负改良戏曲之名。山榴庵主《后台杂话》也提出,京剧中的折扇固然能缓和肢体动作,但不可罔顾剧中人物所处的时代,有关公战秦琼之嫌。而近代的一部改良话剧《少奶奶的扇子》,不仅再次将扇子推到时代的前台,而且也成为承载古今中外扇文化流转迁变的现象级转捩点。

该剧是近代剧作家洪深改译自英国作家王尔德《温米德尔夫人的扇子》的作品,1924年由上海戏剧协社在沪首演,以扇子作为串联全剧人物和情节的重要线索,展现了新时代女性在爱欲纠葛和家庭内外之间的困境。根据现存的诸多史料和剧照,不难发现剧中的核心道具扇子正是来自欧洲的羽扇。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全球市场贸易的发展也把中国的折扇制品带到了欧洲,中国折扇因其别具东方风味在十七世纪初至十八世纪意大利、法国等的宫廷和上流社会中风靡一时,备受青睐。但在十九世纪末,由鸵鸟毛制成的欧洲羽扇开始风行,多用于参加舞会,王尔德作品原文虽仅作扇子(fan),文中人物所用即当为此种羽扇,欧洲羽扇也正是在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作为改良新戏,《少奶奶的扇子》上演之后轰动一时,好评如潮,各地学校和剧社纷纷排演,如南开女中曾将之作为毕业公演,上海南洋女子中学、复旦剧社、中国旅行剧团等都曾在各地剧场演出过此剧。剧中使用的道具羽扇引发了新一轮的流行热潮,导致各地扇行的新式羽毛扇都被顾客抢购一空。当时小报曾载逸闻一则,知名女星白杨饰演剧中女主角,首演时因剧中“所用扇子不美”,两位女性粉丝还特地赶赴其下榻处奉上两柄精美羽扇,也可算作本土最早的粉丝应援扇了。剧中这柄失而复得的羽扇既是“少奶奶”们命运的物化象征,也昭示了现代女性出走与据守的两难抉择,对剧外的女校学生、女演员、女性观众产生了极大的精神触动。

虽然剧中人所用为欧洲羽扇,但作为“少奶奶的扇子”,其所附加的欧西女性意识和文化情境也很快习染了中式折扇。《良友》杂志曾刊出题为“扇子表情”摄影组照(1935年第108期),共七幅呈扇状,照上女子执一折扇,旁附文字说明不同扇语所表示的情思。比如,只手合扇抵腮预示着沉思或追忆,展扇掩唇是含情顾盼,双手分别攥住折扇合拢后的两端,则隐含愤怒之意。而早在两个世纪以前,伦敦一扇行即出版了题为《善语》的英文专著,因此这传情扇语正渊源于西籍人士:“右手执扇遮面:‘随我来’。左手执扇面:‘愿以身许’。以扇贴着耳:‘君之心大变矣’。”(《都会》1940年第21期)消闲娱乐杂志在推介扇子这一近代尚品的过程中也着力凸显它对于女性姿容的装饰作用:“扇子是夏季的风物,不仅是为了扇风取凉,而且为了装饰的点缀。”《夏天的良友——扇子》(1940年第156期)打出了好几组场景化的广告辞,力图将折扇与小姐太太们的名媛形象相联结:“‘扇子好清风,时时在手中’,然而扇子在小姐们的手里却兼有扇风及装饰的两重作用。”插图则是多位打扮入时、款款执扇的女性模特,附有扇骨与扇面设计和制作工艺的流程摄影。另外,该广告还印有身着白色背心的青年男性劳动者小照一张,其手执大幅葵扇一面,上书有“建设抗战”四个大字。这强烈而鲜明的视觉对比,无不标示着,扇子的类型成为了区隔不同人群文化资本和身份的重要象征:“从扇的式款上可以分出人们的级别。少奶奶用少奶奶的扇子,工人却用他们惯用的葵扇。”借由女性与男性、有闲阶层与劳动阶层的隐含对立,折扇也实现了它在文化审美趣味重塑方面的目的。

另一方面,男士西服在近代也逐渐流行起来,但西服里衬繁复,又须绾结领带,与轻摇折扇、披襟当风的意态风流有格格不入处。范烟桥曾撰文指出:“因之国人易西服,多不用摺扇,仅始稍改,然女子犹尚檀香小扇,亦觉别有韵致。”而折扇与女式旗袍倒是相得益彰,或许也是使得折扇成为近代中国女子时尚单品的次要因素。

栏目主编:王多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笪曦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